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园艺文摘2017年第1期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董 静‘,赵志伟 ,梁 斌 ,李俊良 (1.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局,山东寿光262700;2.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1 09) 

摘要:上世纪8O年代开始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和单产逐年提高,北方单产水平普遍高于南方。2000年 之后,设施栽培面积增加迅速,201 5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达57O万hm 和2.5亿t,占 蔬菜种植面积的1 8%和蔬菜总产量的54%以上。目前,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存在机械化水平低、环境调 控能力差、管理粗放、缺乏标准化生产规程、组织化程度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普及率低等问题,今后需 要通过设施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管理精准化、操作机械化等途径提高设施蔬菜经营管理水平,促进 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设施栽培;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蔬菜发展现状 1.1 蔬菜栽培面积和单产逐年提高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蔬菜栽培面积逐年增 加,2003~2006年期间有所下降,2006年之后,我 国蔬菜栽培面积和单产逐年提高,平均分别每年增加 3.3%和2.7%(见图1)。到2013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 达到2 090万hm ,单产达到35 t/hm ,人均蔬菜 供应量达到544 kg,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一I412 30 妻001嘲 翰 叫 ,叩 {/ 蠢 

年份 图1我国蔬菜栽培面积和单产变化情况n, 1.2栽培面积和总产相对集中 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我国南方蔬菜栽培面积大 于北方(见图2)。蔬菜栽培主要分布在中南地区(湖北、 湖南、河南、广东、广西、海南)和华东地区(上海、 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山东),2013年 上述2个地区分别占蔬菜总栽培面积的33%和29%, 而这2个地区耕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面的19.8%和 19.9%。种植面积最大省份为山东183万hm ,其次 

第一作者简介:董静(1981一),女,硕士,农艺师;从 事设施番茄品种选育研究。 通讯作者:赵志伟,农艺师。E-mail:zgys9814@126.com 项目来源: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一25)资助。 

为河南175万hm ,居前5位的还有江苏、广东和湖 南,分别为l35万hm 、131万hm 和128万hm 。 总产量以华东地区最高,占全国总产的31%,其次为 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占28%和l5%。前5位 分别为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和四川,前5位省份 总产占全国总产的46%(见图3)。 

0 一 {L 

一 北方 南方 图2 2 01 3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南北方分布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地区 

鲁 一 恒 蜒 

图3我国不同地区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 1.3南方和北方蔬菜单产水平差距大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单产平均为45 t/hm , 其中最高的省份为辽宁,为66 t/hm ,其次为河北 65 t/hm 。南方蔬菜单产明显低于北方,南方单产平 均仅为26 t/hm ,江苏单产水平最高为38 t/hm (见 图4)。 

-'/5- CHINESE H0RTICULTURE ABSTRACTS 皇 ':} 

: 

嘲 世 蒌 怔柢疑 褪嫩 三嬗题.目怔壕 怔怔 度螓 目 目枢 暮 怛 圜 罴茵 L L 酿 

省份 图4 201 3年各省份蔬菜单产情况(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统计数据) 1.4各省人均蔬菜产量差距大 华北地区人均蔬菜产量最高为659 kg,其次为 西北、华东和中南地区,上述3地区分别为563 kg、 563 kg和534 kg,东北和西南地区人均蔬菜产量明 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470 kg和445 kg。不 同省份比较,人均蔬菜产量最高的5个省份为河北、 

0 皿删 |}L 

褥 

山东、宁夏、河南和辽宁,人均分别高达1 078 kg、 992 kg、778 kg、756 kg和745 kg(见图5),人均 蔬菜产量最低的省份为北京、上海、西藏、青海和江 西,人均仅为126 kg、165 kg、215 kg、275 kg和 278 kg,蔬菜自给率明显不足。 

怔柢三怔 目题目制嘲 弓霹霹捌圜聂餐 L L懈燕耀 陋怔 框 扭目 目纂怔 班嫩倏燎燎 1 1j茁I{扭枢 日 n嶷 H< 怛 酢 省份 

图5 我国各省份蔬菜总产与人均产量情况(未包括港澳台地区) 2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近年来,设施蔬菜面积增长速度加快,设施蔬菜 栽培面积和产量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到2013年设施 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370万hm (见图6),占蔬菜种 植面积的l8%以上,设施蔬菜总产达到2.5亿t,占 蔬菜总产量的34%。与露地蔬菜相比,设施蔬菜产业 的技术装备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比 较效益高,每667 iTI 净产值比露地生产高3~5倍 。 我国设施蔬菜包括大中塑料棚、日光温室以及防 雨遮阳棚等,主要分布于黄淮海与环渤海地区、长 江流域和陕甘宁蒙等半干旱地区,栽培面积分别为 153万hm 、73.3万hm 和25万hm 。北方以Et 光温室和大中塑料拱棚为主,南方以大中塑料棚和防 雨遮阳棚为主。2013年我国大中塑料拱棚种植面积约 

-76- 

l 2oo l 0OO 800 600 枷 < 20o 

0 

为170万hm2,Et光温室面积约为100万hm2。综合各 省报道数据,我国设施农业面积最大的省份为山东省, 总种植面积为90万hm2,其次为辽宁省为73万hm2, 其中Et光温室栽培面积为53万hm ,位居全国首位。 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还有河北省和河南省, 种植面积分别为40万hm 和39.2万hm2。 

昌 一 甏 瞳 昌 一 旧 

^^^^^^)) ∞ ∞ 加 m 0 m 啪 瑚 啪 瑚 o ;{ 2 0 8 6 4 2 3我国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设施结构不合理、生产安全性较差 我国设施栽培生产多采用简易型日光温室和竹木 结构塑料拱棚,设施简陋、空间小、作业不便、产出 率低,缺乏有效抵御冬春低温、高湿、寡照和积雪, 夏秋季高温等不利气候的措施。 3.2设施机械化水平低和环境调控能力差 我国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普遍缺少必要的温、光、 水、气等环境调控设备;由于空间小,导致机械化程 度极低,人均管理面积小,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 温室作物单产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据统计,我国设 施番茄每年平均产量为l 84 t,而荷兰设施番茄每年 产量可高达484 t,我国设施黄瓜产量也仅为高产国 家的1/4 。 3.3管理粗放,水肥投入过量,威胁环境与土 壤健康 我国设施栽培普遍采取大水大肥的水肥管理模式, 设施温室化肥投入量(纯量)超过5 000 kg/hm删, 氮肥利用率不足l5% 。大量的肥料随灌溉水进入地 下水,威胁饮用水健康。由于设施栽培化肥的不合理 使用以及多年连作,加之土壤管理措施不当,导致土 壤次生盐渍化、土传病害严重、土壤板结及酸化等一 系列土壤健康问题,影响产量的提高,降低农产品品 质,阻碍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 3.4农业现代新技术推广应用普及率低 由于一方面农业新技术应用效果差或存在配套问 题,另一方面农民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导致我国设 施蔬菜生产在环境控制、水肥管理和栽培管理等方面 多依靠经验进行。基质栽培、无土栽培、自动化控制、 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推广缓慢。比如,我国无土栽培技 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规模和范围极小,面积约占温 室大棚面积的千分之二,产量和质量优势不明显。水 肥一体化技术已经推广20多年,技术也已经成熟, 但是目前在设施蔬菜中推广应用还不足10%。并且在 应用水肥一体化设备的温室中,农民依然采用经验浇 水、施肥的现象普遍存在,使该技术节水、节肥的作 用大打折扣。 3.5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标准化生产规程。 劳动生产率低下 目前,我国设施蔬菜产业仍以个体农户分散经营 为主,在水、肥、药及栽培管理等方面,完全凭经验 进行,主观差异大。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较低,不 利于高产高效优质环保。 

中国园艺文摘2017年第1期 4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趋势 4.1设施规模化 一方面单个温室或大棚面积增大,近几年在设施 蔬菜种植典型开始建造单个面积大于0.27 hm 的日 光温室,宽度和高度大大增加,为机械化提供了条 件。另一方面,实行园区化和适度规模化生产,一个 园区以6.67~20 hm 为宜,加强相配套的基础建 设,建立完善的水肥药统~供给管理系统,提高劳动 生产率。 4.2技术标准化 由传统经验管理到按规程标准化生产,制定良种 与良法配套,水与肥配套、光与温配套等技术规范, 引入信息技术,建立各环节量化标准,一方面有利于 蔬菜的高产优质和水肥等资源的高效,另一方面简化 农业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人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4.3操作机械化 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方面用机械代替人工,比 如目前应用比较多的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装置等。 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地降低人工投 入,促进产业化发展。比如,引进熊蜂授粉解决点花 的问题,通过育种或栽培途径解决打岔、吊蔓的问 题,通过机械或智能装置解决放蔓与采摘的问题等。 4.4管理精准化、智能化 大力发展互联网+设施农业,通过原位监测和手 机APP等软件开发,结合环境状况,实现实施内光、 温、水、肥的远程或自动控制。 

-77- 搬 瓢一 ~ 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