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方法篇1: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矗近几年,中共湘西州委针对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弱化和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党性淡漠和管理虚化等问题,在全州164个乡镇(街道)、1975个行政村和173个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中,广泛实施了以“党建责任制、公开承诺制、考核评价制和行动目标卡”为主要内容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举措(以下简称“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法),有效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基本做法注重夯实基础,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一是抓队伍。
着重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组织委派、建设整顿等方式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尤其是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实现每村有1名30岁左右的干部、有1名以上大专文化程度的干部目标。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在生产一线、产业带头人、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每村每年培养和发展1名以上党员,重点发展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
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配备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务工作人员,注重把优秀干部选拔到基层党务工作者岗位上来。
加强产业发展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充分发挥先富党员在带头发展产业和带领群众共同发展产业上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1+1”结对,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跟踪管理。
尤其注重在致富能手、打工回乡青年、复员军人和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中培养农村后备干部。
二是抓阵地。
建设好学习阵地。
加大财政投入,达到每村均有1个组织活动场所目标,完善活动设施,做到有标牌、有党旗、有电教设备、有学习资料、有规章制度等。
建设好实践阵地。
每个村均建有1至2个党员示范园(点),打造党员引领产业发展的平台。
建设好宣传阵地,每个村均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条件。
近年来,先后投入1.06亿元,新建或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390个。
三是抓制度。
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发展党员制度等基本制度;同时,各党组织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制度,如村级“四议两公开”、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制度等。
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订简明、管用的村规民约。
四是抓保障。
经费保障,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出一点、部门帮一点、自己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党建活动经费。
对困难村和社区党费进行全额返还;对非公企业,要求按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千分之三至五的比例列入企业财务预算。
政策保障,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对党员的就业、再就业与创业提供扶持,为困难党员提供救助、办理农村低保和特定重大保险等,为他们解决工作、生产、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待遇保障,通过实行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社区“四有一化”以及在优秀农村党员干部中招聘公务员等措施,提高农村干部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待遇。
把握关键环节,推行公开承诺制。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按照推行基层党务公开的规定,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打算,向群众公布,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推行公开承诺主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规范操作方法。
公开承诺严格按照三道程序进行,首先是“党员提”,让党员根据梳理出来的问题、应承担的岗位工作职责和自己的能力特长提出承诺事项。
其次是“群众评”,召开有群众代表参加的专题组织生活会,让大家对党员的承诺内容进行评议,看是否与其能力特长相符合。
最后是“组织定”,召开支委会,由组织对每个党员的承诺情况进行审定。
二是规范承诺形式。
党组织和党员承诺的事项确定以后,采取会议承诺、宣誓承诺、书面承诺等形式向群众承诺,努力做到“三个公开”,即在党员会上公开,在群众会上公开,在公示牌上公开。
通过承诺公开,提高承诺工作的透明度,强化群众监督。
三是突出承诺效果。
通过强化公开承诺,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调整结构兴办产业、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加强基层强基固本、抗洪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
加强分类指导,施行考核评价制。
具体做法:一是实行党组织分类考核制度。
按照要求,以及公开承诺情况,对基层党组织进行量化评分、分类考核,考核结果划分为一、二、三类,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考评,对被评为一类支部的,要求巩固;被评为二类支部的,要求提高;被评为三类支部的,则要求整改。
二是实行党组织书记述职测评制度。
每年年底,州委召开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测评会,重点抓好县市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的专项述职测评。
测评结果作为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其年度评先评优、干部任用、干部储备挂钩。
三是实行党员民-主评议制度。
每年定期对党员兑现承诺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进行民-主评议,采取党员互评、群众参评、组织考评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对被评为优秀的党员予以表彰,对落后的进行批评教育,对不合格的进行严肃处置。
切合实际,发放行动目标卡。
行动目标卡主要将党员的承诺内容、践诺情况和民-主评诺意见等,及时填入卡式红本本中,发放给每一名党员。
目前,全州6000多个基层党组织,12万余名党员均通过发放行动目标卡实行了承诺台账管理。
通过实行行动目标卡,让党员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让群众明白“党员在干什么”,让上级党组织明白“党员将要干什么”。
与此同时,通过党员行动目标卡,党组织及时掌握党员情况、意见和建议,在提升党员素质、发展党员示范经济、保障党员权利、对村干部实行“一定三有”政策、加强对困难党员的关怀和帮扶等方面积极作为,把为党员服务落到实处。
主要成效“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法融责任落实、作用发挥、考核评价三位于一体,贯穿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全过程,抓住了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成效。
党员先进性得到了体现。
“牌子一挂,责任重大,身份一亮,树立榜样”。
通过推行“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法,有效地让党员从台下站到台上,从后台走向前台,在党员头上架起了“聚光灯”,让党员接受群众监督,既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也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了增强。
通过“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更加坚强,党员队伍日益壮大,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基本保障更加有力,工作业绩更加突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在全州8县市480人的抽样问卷调查中,在回答“你认为‘三制一卡’工作法的显著成效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65.5%的干部群众选择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推动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法坚持把党建工作融于中心工作之中,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及农村党员的“双带”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近几年来,全州建立党员示范园区835个,党员带头致富基地1943个,党员大户领办产业2034个,组建专业营销协会967个。
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各级党组织把农村和-谐维稳工作纳入“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法中,组织党员干部为民排忧解难,化解村民矛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全州农村信访量,村干部、党员违纪违法案件大幅度下降。
几点启示推进农村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必须强化党建责任。
推动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关键是要强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建责任,有效破解党建工作职责不明确,责任难落实的问题。
“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法通过完善党建责任制,增强了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层层建立了“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了党建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农村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推进农村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必须紧扣发展主题。
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只有突出发展主题,自觉融入到中心工作之中,有效破解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法把本地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纳入了党建责任、公开承诺、考核评价以及党员的行动目标等各个环节之中,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
推进农村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支持,获得不竭的动力。
“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法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深入摸查群众关注的各种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并纳入承诺事项之中,予以切实解决,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由衷拥戴和广泛支持。
推进农村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法建立健全了相关具体制度,有利于实际操作,有效地克服了空泛化、模糊化、口号化的“老套”做法,顺应了新时期党建工作“具体、实在、管用”的新要求。
篇2: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设计,并要求基层党组织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
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党委着眼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有效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为油田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能量和动力。
以规范管理为基础,把“明责任、设标准、强组织”作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切入点。
规范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 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完成的一种“内功修炼”,厂党委利用现代企业管理的观念、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党建基础工作。
一是完善党建责任体系。
通过制定下发《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建立起基层党组织在各级、各部门职责的明细表和坐标系,实行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分工负责制,明确日常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构建起各级、各部门有机联动的网络化格局。
二是建设标准化党支部。
围绕基层党支部抓什么、怎么抓,厂党委组织编印了《基层党支部工作实用手册》,把党支部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基本标准系统化地编辑成册,并对全厂近年来的党建工作基本经验进行总结,用以指导和规范基层党建工作。
三是强化基层党小组建设。
进一步健全了党小组的设置,制定了定期分析、研究党小组工作的议事机制,规定了党小组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强化党小组作用的发挥,把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以提升素质为中心,把“抓书记、重组长、践双培”作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升党务干部队伍、党员队伍的素质尤为重要。
厂党委把队伍素质提升作为油田发展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