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析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模式及特点

探析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模式及特点

探析现代国家审计体制模式及特点
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
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
的行为,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的监督。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
家建立了国家审计机关。由于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其国家审计
的体制亦有很大的差别。

一、四种主要国家审计体制模式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按照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可将不同形式的国家审计体制分成四种类型:立法型、司法
型、行政型和独立型。
1.立法型审计模式及特点。
立法型国家审计模式,是指国家审计机构隶属于立法部门。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西欧、
北美等实行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国家。
(1)实行立法型审计体制的国家,在政治体制上基本上属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
立的国家;(2)国家审计机构隶属于立法机构。立法型审计体制模式,采取审计机构向代表
人民的议会负责,向议会提供服务,审计结果对议会负责;(3)国家审计机构都具有很强的
独立性。审计机构的法律地位,一般通过国家立法,对人员的任命、预算经费的保障、监督
权的行使等予以保证,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宏观服务职能。
2.司法型审计模式及特点。
司法型国家审计模式,国家最高审计机构以审计法院的形式存在。该模式以法律的形式
强调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审计人员具有司法地位,并享有司法权力,强化了国家审计的功能。
(1)国家审计机构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属于司法系列,即以法律的形式强调国家审计机
构的权威性,突出了国家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强化了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和作用;(2)具有
显著的稳定性。由于司法型国家审计是行使国家司法权,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进行审计,能
有效地保证审计机构的稳定性与审计方针、政策的一贯性;(3)审计机构被赋予独特的司法
职能和司法权。相对于立法模式而言,该模式更侧重于根据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奖励或惩
罚有关政府官员或其他责任者,审查和追究当事人的财务责任,具有微观特征。
3.行政型审计模式及特点。
行政型审计模式下的国家审计机构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对政府负责,是国家加强行政
管理的重要工具,政府部门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审计机构的工作范围和审计处理。
(1)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或是隶属于某一个政府行政机构;(2)审计机构有
较强的权威性。这类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地位往往在宪法或有关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根据国
家法律赋予的权力,对政府所属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顶算和收支活动进行审计;(3)国家
审计机构的时效性强。审计机关同属于行政部门,从而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建议的执行
方面都具有较为有利的条件。
4.独立型审计模式及特点
独立型审计模式是指国家审计机构独立于立法、行政、司法,不属于任何国家机构,独
立形成国家政权的一个分支,只对法律负责。该模式的组织形式是会计检察院或审计院。
(1)审计机构独立于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之外,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免受立法、司
法和行政的干涉;(2)审计机构虽然没有处理权,但可以向立法、行政、司法机构提供建议,
由相关机构进行处理,确保审计监督的结果;(3)其独立依据是法律。独立型国家审计不同
于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国家审计,后三者的独立主要是权力对权力的独立,而前者却是
只服从法律的独立。

二、国家审计体制模式比较
对于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独立型四种模式本身而言,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
绝对的优劣之分。各种体制之间不绝对独立,可以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下面每种模式以一
个典型国家为代表进行比较,概括如下表:
现行国家审计体制基本模式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归纳出各国国家审计体制的一些基本规律:
1.世界主要国家都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具有自己本国特色的国家审计体制模式。在最高
审计机关的归属方面不存在公认的国际惯例,但由于具体国情和文化传统不同,各国最高审
计机关的归属也不同。可见,建立审计模式要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
2.普遍奉行依法审计原则。依法审计原则是国家审计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审计机关和
审计人员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审计监督职权,开展各项审计活动。依法审计原则是现代国
家管理中依法行政原则在国家审计领域的体现。各种国家审计体制模式都对审计机关的职权
和职责作了详细规定。
3.绝大多数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对地方审计机关无领导关系。美国、法国、日本审计体
制模式都与其国家政体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