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7卷第5期 水利 渔 业 (总第153期) ·37·
澳洲淡水龙虾人工繁殖试验
李贵雄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进行澳洲淡水龙虾人工孵化,产卵量320粒/尾,抱卵率为89.6%,孵化率达到78.4%。澳大利亚
淡水龙虾的人工繁殖在我国南方地区是可行的。
关键词:澳洲淡水龙虾;人工繁殖;抱卵率;孵化率
中图分类号:¥9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278(2007)05—0037—01
澳洲淡水龙虾又称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原产于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试养,
但迄今为止尚未有较成熟的养殖技术,大多还在研究探 索之中”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从澳大利 亚引进淡水龙虾虾苗,进行了人工繁殖的试验研究,现将 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在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渔场。亲虾产卵 池2口,每口面积24 in ,孵化池2口,每口面积16 in ,均 为水泥池;水族箱1个,规格50 cm×50 cm×100 cm;孵化 网箱2个,规格1 in×2 in×1.5 in,2 kW充气泵1台,微型 充气泵1台。试验用水采自本场机井水和池塘过滤水, pH值7.0—7.6,总碱度280~310 mg/L,总硬度320—360 mg/L。 2试验方法 2.1亲虾选择 从澳大利亚引进的虾苗,经过本场1年培育为成虾, 选择个体重150—200 g、健康无病、附肢完整、色泽鲜艳、 活动能力强的成虾做亲本。共选雄虾71尾、雌虾121尾, 雌雄比为1.7:1;其中4号池放雌虾47尾、雄虾40尾。 亲虾全部用5%的食盐水浸泡?肖毒,对寄生虫附着严重的 亲虾,用500 g/nl 甲醛溶液浸泡处理。 2.2亲虾培育 2004年5月初,水温20 ̄C以上,亲虾放人产卵池,4 号池密度3.2 N_/nl ,10号池密度4.8尾/m ,水深均为 60 cm,保持溶氧在5.5 mg/L以上,2~3 d进排水1/3,保 持水质清新,每日下午定点投喂1次绞碎的鱼肉、浸泡的 黄豆和新鲜的青饲料,投喂量以次日略有剩余为宜,注意 清除残饵;同时,在产卵池放置覆盖水面1/3的水葫芦,在 池底放置供亲虾隐蔽、栖息的废旧轮胎和竹筒节等。 2.3孵化 5月29日,发现有个别亲虾抱卵,6月17日大部分亲 虾抱卵,即可开始孵化。把抱卵较多未有脱落卵的亲虾, 收稿日期:2006—09—14 作者简介:李贵雄,1971年生,男,湖南蓝山人,硕士研究生 副教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教研与技术推广工作。 按其卵子发育的不同期,分别放人孵化池、网箱、水族箱 中进行孵化;同时,放置覆盖水面1/3的水葫芦和供亲虾 及幼苗隐蔽栖息设施。
孵化期间的网箱管理与亲虾培育相同,继续投喂;同
时,每日刷洗孵化网箱1次,及时清除网箱内的残饵和脏
物,保持内外水体交换,及时清除产空的亲虾,放人其它
池中饲养,以防亲虾对幼苗的残害。
3试验结果
3.1抱卵情况
经过培育121尾雌性亲虾,抱卵103尾,未抱卵的12
尾,死亡6尾,抱卵率达到89.6%。抽样检查中,个体抱
卵量最多达到508粒,少的86粒,这主要是由于亲虾受到
惊吓和操作上的影响,造成大部分卵子脱落。我们选择
了卵子没有脱落、抱卵多的亲虾55尾进行孵化,平均个
体抱卵量在320粒左右。
3.2胚胎发育
通过观察孵化的全过程,对卵子胚胎的发育及变化
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胚胎发育变化情况见表1。
表1胚胎发育情况
3.3出苗情况
淡水龙虾孵化周期长,主要由于产卵受精时间不一
致,出苗时间间隔较长,首次发现出苗是5月28日,详细
情况见表2。
表2出苗情况统计
注:4尾亲虾逃逸,卵子脱落严重。
(下转第54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4·(总第153期) 水利 渔 业 2007年第27卷第5期
3小结与讨论
3.1推广的可行性
水库中放养适量的加州鲈,可转化大量野杂鱼。野
杂鱼减少了,浮游动物数量大幅增加,鳙鱼等以浮游动物
为食的鱼的天然饵料相应增加,生长速度加快,个体相应
增大,产量则相应增加;养殖鱼类在竞争氧气、空间方面
的压力减小,生长速度加快,产量也相应提高 。
表2套养加州鲈前后的收入 元
各种鱼的收入是根据表1中相应的渔获量按当时的市场平均售价计算。市场平均售价:鳙鱼5.8 f./kg、鲢鱼3.0 f_/kg、草鱼7.0 if_/
kg、鲤鱼5.2元/kg、野杂鱼2.0元/kg、加州鲈18、0元/kg。
表3套养加州鲈前后的支出情况 万元
九龙水库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中溶解氧量高,小型野 杂鱼资源丰富,加州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迅速,当年夏 花鱼种在12月底捕捞时基本上在0.35 kg/尾左右,有的 达0.6 kg/尾,这正符合市场所要求的规格,因此市场售价 比较理想,平均达18元/ 以上。九龙水库溶解氧量高, 放养的加州鲈夏花鱼种存活率也高,达到了40.6%。 水库套养加州鲈,进一步调整了水库渔业品种结构, 增加了有经济价值鱼类的产量,使营养价值低的野杂鱼 转化为高品质的加州鲈 ;同时除增加购买加州鲈苗种 的费用外基本上未增加其它经费开支,也不增加管理上 的麻烦,更没有增加水库养殖的风险。因此水库套养加 州鲈是一项增产、增效的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推广意 义。 3.2建议 加卅I鲈以小型野杂鱼为食时,其饵料系数约为4.5, 所以水库放养加州鲈的密度可根据水库野杂鱼的数量、 投放苗种的规格等确定。我们在此次试验中还发现,所 放养的加州鲈到了第2年性成熟时在水库中还能自行繁
殖,这样在投放一次加州鲈苗种以后,只要实行一些增殖
保护措施,就可不用再增投加州鲈苗种,减少了费用 。
加州鲈在处于饥饿状态时会相互残杀,因此,如果水库中
加州鲈的相对密度过大,可投放罗非鱼等繁殖周期短的
鱼类,以补充加州鲈的天然饵料。
参考文献:
[1]刘淑梅,倪信岳.加州鲈不同发育阶段的食性[J].
水产科技情报,1996,23(5):225—228.
[2] 罗世松,丁伯文,沈新玉.成鱼塘套养加州鲈的试验
[J].安徽农业科学,1995,23(2):180—181.
[3] 马贵华,许明,胡新元,等.小型水库套养鳜鱼试验
[J].水利渔业,2006,26(1):38—39.
[4] 徐圣才,张德明.山塘水库加州鲈的繁殖与养成试
验[J].水利渔业,2000,20(3):23—24.
(责任编辑张俊友)
(上接第37页)
4讨论与分析 _ 】
4.1试验结果的可行性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淡水龙虾的人工孵化、产卵
量、抱卵率及孵化率都是较高的,产卵量达到320粒/尾,
抱卵率为89.6%,孵化率达到78.4%。通过试验可知,澳
大利亚淡水龙虾的人工繁殖在我国南方地区是可行的。
同时,这将对南方地区引进澳大利亚淡水龙虾、增加新的
养殖品种、扩大养殖面积,提供了苗种保证。
4.2孵化率比较
从网箱和水泥池的孵化结果可以看出,网箱的孵化
率明显高于水泥池,网箱孵化率分别为87.2%、91.7%,
平均达到89.5%;水泥池仅有55.6%。其主要原因是网
箱便于管理、操作方便、无敌害生物的危害,能及时清出
产空的亲虾。而水泥池不具备这些条件,特别是不能及
时清出产空的亲虾,其对虾苗的残食较大。
4.3生产方式
若大批量地生产淡水龙虾苗种,可采用网箱和水泥
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繁殖和孵化,以提高成活率,降低生
产成本;同时具有敌害生物危害小、管理方便、便于回收
虾苗的优点,但是此方法要精心管理,必须保证充足的适
口饵料。
参考文献:
[1]周定刚,等.特种水产养殖[M].成都:四川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7.
[2]沈嘉瑞,刘瑞玉.我国的虾蟹[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76.71—73.
[3]刘军,龚世园,何绪刚,等.武湖日本沼虾形态参数
相互关系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张道源,孙建贻,段中华,等.日本沼虾形态参数相
互关系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5]杨严鸥,向华云,姚峰.长湖青虾形态参数关系的初
步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2):137—141.
(责任编辑万月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