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中学语文论文
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无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来说,都是学习汉语, 获得汉
语读写能力的基础。因此,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然 而,汉字是表
意体系的文字,与拼音文字有很大的差别,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外 国人来说,汉字是
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有些外国人甚至回避汉字 的学习。所以对外汉字
教学既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了解对外汉字 教学研究的成果和现状,有
利于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
一・以教学为目的的汉字本体硏究 对外汉字教学领域的汉字本体研究包括字形研究.
字音研究、字义研究,具体来 说又主要集中在汉字构形研究和形声字研究两个方面
上。
(一)字形研究 字形研究是对外汉字教学本体研究的主要方面。现代汉字学主张汉
字有笔画.部 件和整字三个结构层次。受现代汉字学的影响,大部分学者对对外汉字
教学彳殄 的理解主要局限在教授汉字形体上■在汉字本体方面的研究上偏重字形结
构研 究,而尤为堇视部件的研究。
I.
部件研究
张旺褰《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一谈对外汉字教学》(1990 )从汉字的特点出 发,
分析了 1000个高频字的部件分布,提出了汉字"部件结构教学"的基本原
则和方法,该方法立足于现行汉字的特点,符合汉字本身的规律,其有效性不断 地得到
教学实践的证实;费锦昌《汉字部件研究》(1996 )主要讨论了汉字部件
切分的原则和方法;崔永华《汉字部件和对外汉字教学》(1997 )主要对《汉语 水
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甲、乙两级词的基础部件进行了分析;万业警《汉 字字符
分工与部件教学》(1999 )在讨论字符分工的基础上提出了 "汉字教学部 件”;梁
彦民《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2004 )提出对外汉字教学 应贯彻汉字
系统性教学原则,联系汉字的理据性;邢红兵《(汉语水平)汉字等 级大纲汉字部件
统计分析》(2005 )在拆分《大纲》2905个汉字的基础上,建
立了 ”等级汉字拆分数据库”和”等级汉字基础部件数据库”,并对数据库中相 关
信息进行了统计等等。这些文童在5村汉字构形规律和部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说明
了汉字部件教学的可彳亍性和高效性,对汉字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但是关于部 件的切
分,各家观点并不一致,仍存在争议。我们认为,部件的切分应从适于教 学的角度出发,
以"据理切分"为主,辅以必要的"据形切分"。
2
.笔画笔顺研究
笔画是汉字最基本的书写单位,但是关于笔画笔顺研究的文童数量不多,比如, 张
静贤《现代汉字笔顺论》(1990 ),易洪川等《笔顺综合研究及留学生用笔顺
规则》(2000 )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梁彦民《汉字笔画区别特征初步分析》
(2002 )从留学生汉字偏误入手,分析了汉字笔画的形状、数目、组合关系以 及
笔顺等构成的区别特征,指出教学中"忽视了形体区别特征知识"的问题。
(二)字音和字义研究 由于与语音、词汇研究有交叉,对外汉字教学领域的字音和
字义研究主要是指对 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的研究。主要有:施正宇《现代形声字表
义功能分析》
(1992 ),施正宇《现代形声字形符意义的分析》(1994 ),
潘先军《形旁表
意
功能在留学生汉字学习中的负迁移及对策》(2002 ),(德国)孟坤雅《声旁能不
能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发挥作用?》(2000 h万业馨《略论形声字声旁与对外汉
语教学》(2000 )等。万业警从汉字教学中,'重形不堇音‘‘的现状岀发,结合心
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形声字表音的实际情况『说明了解形声字读音的途径不是 唯
一的.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形声字的安科E提出了建议,51!^教学有一定的 指
导意义。总的来说,形声字形旁的研究比较多,在汉字教学中也有很好的应用, 而形
声字声旁的研究相对薄I昌,认为声旁的有效表音率很低。
二.汉字习得研究 汉字习得研究,是指从学习者角度来研究对外汉字教学,主要包括
认知规律的调 查和研究,以及汉字偏误分析。
(一)汉字认知规律研究 代表性的论文有:王碧a等《从留学生识记汉字的心理
过程探讨基础阶段汉字教 学》(1994 )通过对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心理调查,从学
的角度探讨了对外汉字教 学存在的问题,指岀应当设立专门的汉字课,基础阶段的汉
字输入要大,输岀要 小,在大量输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字感";石定果和万业馨
《有关对外汉字 教学的调查报告》(1998 )对留学生在汉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
行了调查,证实 了汉字学习态度与母语文化背景的关系,证实了汉字学习能力与汉语
综合知识水 平的关系;陈慧等•江新(2001 )留学生在汉字注音任务中,也表现出
规则喊 应,而且对形声字规则性的认识还随看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万业馨《从
汉字 识别谈汉字与汉字认知的综合研究》(2002 )指出对汉字规律的探求应该是
一项 综合研究,应当把汉字研究和汉字认知规律的探求结合起来,才能有益于汉字
教 学。
(二)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指认知心理学实验与对外汉字教学相结合,主要是笔画数、部件对汉 字
识别的影响研究。比如,张积家等《笔画复杂性和重复性对笔画和汉字认知的 影响》
(2002 ),冯丽萍等《部件位置信息在留学生汉字加工中的作用》(2004 )
等。尽管认知心理学实验取得了鼎交丰硕的成果,但是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 而且
如何将认知研究与具体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仍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 题。
(三)偏误分析 在偏误分析方面代表性的有:施正宇《外国留学生字形书写偏误分
析》(
2000 )
认为跟汉语习得过程中存在中介语一样,汉字习得过程中也存在看一种中介状 态,而
以正字法为依据,对非字、假字.别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准确 地描述这种中
介状态。高立群《外国留学生规则字偏误分析一于中介语语 料库的研究》(
2001 )
主要对比分析了留学生在学习读音规则形声字和不规则形
声字时出现的错误,认为学生对汉字的识别主要依赖于对字形信息的加工。偏误 分析
针对学生在汉字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为汉字教学提供了依据。
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在汉字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和偏误逬行归类总结,从而找出原 因.并
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费锦昌•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对策[几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1998,0).
[2]冯丽萍•对外汉语教学用2905汉字的语音状况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
会科学版)」
998,( 6).
[3]冯丽萍•遵循汉字认知规律的原则[A]•对外汉字教学硏究[C]
•北京:商
务印书
馆,
2006.
[4]江新针•对西方学习者的汉字教学:认写分流、多认少写[A]
•对外汉语研
究学术
论会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5]万业馨•略论形声字声旁与对外汉字教学[几世界汉语教学,2000,
( 1 ).
⑹王汉卫•精读课框架内相对独立的汉字教学模式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
2007 ,
(2).
[刀肖奚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几世界汉语教学,
2002 , ( 2 ) •
[8]
邢红兵.《(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几世界汉语教
学,
2005 , ( 20 ) • [9]徐彩华•汉字教学中的几个认知心理问题[J]
•北京师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
2000,(6).
[10]
苑春法,黄昌宁•基于语素数据库的汉语语素及构词研究[几世界汉语教学,
1998 ,(2).
[11]张旺*•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一谈对外汉字教学[J]
•世界汉语教学,
1990 , ( 2).
(高程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