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临床治疗探讨
发表时间:
2014-08-21T11:33:14.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9期供稿 作者: 罗光宝
[导读] 继发性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其中又以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最为多见。
罗光宝
(
威信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657900)
【摘要】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的平均眼压为
(39.81±5.34)mmHg,治疗后为平均眼压为
(15.97±2.21)mmHg
,治疗前后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后视力≥0.25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
;视力0.06-0.25、≤0.05者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无光感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首先应认真分析病因,然后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
【关键词】继发性青光眼 眼外伤 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236-01
继发性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其中又以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最为多见。眼外伤会使眼球承受高眼压及外伤双重作用,从而严重损害患
者的视功能
[1]。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临床医师需在了解病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本文旨在总结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5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男31例,女14例,
右眼
29例,左眼16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炮竹炸伤4例、运动击伤15例、高空坠物击伤12例。其中眼挫伤35例,眼球穿孔8例,化
学伤
2例。视力情况:3例≥0.25,35例0.06-0.25,6例≤0.05,1例无光感。眼压:3例>50mmHg,30例26-50mmHg,12例15-25mmHg。
临床表现:眼内出血型
20例;晶体源型10例;房角挫伤型8例;玻璃体移位型3例;粘连增生型4例。
1.2
方法
①眼内出血型。通常采用保守疗法,比如注射甘露醇、小剂量地塞米松、止血剂,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以β受体阻滞剂眼药水滴眼
等。对于药物治疗后,眼压控制仍不理想,积血吸收不明显者,以及疑有角膜血染者,要及时冲洗前房。
14例保守治疗成功,5例行前房冲
洗术,
1例行滤过性手术。
②晶体源型。晶体半脱位者,若晶状体无明显屈光不正且较为透明,则可视病情进行保守治疗;若晶状体后脱位完全,且房角粘连广
泛
(2例),要及时行静状态摘除术、滤过性手术;若晶状体脱位入前房(2例),要行晶状体囊内切除术、前段玻璃体切除术;若前囊破裂皮质
入前房
(2例),要行白内障外摘除术、前房冲洗术。
③房角挫伤型。予以抗青光眼药物,若视功能有进行性损害(1例),则要行滤过性手术。
④玻璃体移位型。若晶状体半脱位,且玻璃体嵌入瞳孔区或入前房,行晶状体囊内摘除术、玻璃体切除术。
⑤粘连增生型。对于有眼痛症状的无光感患者(2例),行睫状体光凝术;对于瞳孔膜闭者(2例),行虹膜周边切除术。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相关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药物或手术治疗,高眼压均有所降低,治疗前的平均眼压为(39.81±5.34)mmHg,治疗后为平均眼压为
(15.97±2.21)mmHg
,治疗前后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眼压为10-21mmHg者39例。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比较,详见表1。从表1可知,本组患者治疗后视力≥0.25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视力0.06-
0.25
、≤0.05者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无光感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比较[n,%]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眼外伤可致眼内出血、房角挫伤、玻璃体移位等,使眼压急剧升高,严重损害视功能。目前,临床上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将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分为晶状体损伤、房角挫伤、眼内出血、眼球穿通几种类型
[2-3]。眼内出血包括玻璃体和前房出血,在发生前房积血后,纤
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会挫伤房水排出通道或阻塞小梁网,从而导致眼压升高。临床上应先进行药物治疗。本次研究中,
20例眼内出血
患者,
14例经药物治疗,积血明显吸收,眼压控制理想。其余6例经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后行滤过性手术(1例)和前房冲洗术(5例),眼压
得到有效控制。眼外伤致房角后退引起的眼压升高有
2个高峰期,分别是伤后1年内和10年内[4]。早期是因小梁组织水肿,释放炎性介质,
再加上组织碎片阻塞而阻碍房水循环所致;迟发型则是因为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小梁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或增生而引起
Schlenm管、小
梁间隙闭塞,阻止房水外流而引起眼压升高。临床治疗先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对于进行性损害者,行滤过性手术。本组患者经药物或手术
治疗,眼压明显降低,视力明显提高。
总之,临床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首先应认真分析病因,然后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卫群,白燕慧,金学民等.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晚期外伤性青光眼[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4):374-376.
[2]
史贻玉.眼外伤继发青光眼95例病因及治疗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3):3555-3556.
[3]
李云侠.眼外伤继发青光眼15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0 ,50(30):81-81.
[4]
姜皓,刘芳,李峰等.眼外伤玻璃体术后青光眼应用睫状体光凝联合前房穿刺治疗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8):8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