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瓜类2
【主要品种】 (1)绿皮佛手 绿皮佛手生长势强,蔓粗壮而长,分枝多 而早,节长15~20厘米就有分枝出现。结瓜 多,产量高。 瓜形大而长,瓜皮深绿色,分无刺和有刺 两种,皮色深绿。云南栽培较多。
(2)白皮佛手白皮佛手生长势较弱, 蔓细而短,结瓜少,瓜形圆而小, 皮色淡白色至淡白绿色,分有刺和无刺两 种, 组织致密,糯性,味道好。
第1个瓜长至100克左右时,可追肥培土。
连续结果后要持续供肥,可用复合肥,每 隔10~15天施用1次。 一般花后12~15天,当瓜呈灰白色、粗3~4 厘米时应及时采收
作观赏用的老鼠瓜可不采收, 老熟的老鼠瓜瓜皮呈鲜红色,非常美丽。 【使用价值】老鼠瓜是一种具备食用保健 多种功能的新奇瓜菜。嫩瓜,用于做菜食 用(或凉拌或炒菜或做汤,口味清香可口);
观赏瓜类
观赏瓜类的品种很多,它们以外形和色彩 奇特多样而极具观赏价值。 尤其是观赏南瓜的种类品种较多,观赏期 也长。
瓜类同属于葫芦科,原产于热带、亚热带 , 根系再生能力弱,多以直播或护根育苗。 移栽时应“移早移小”。 茎多为蔓生,分枝力强,具攀缘性,需支 架绑蔓,植株调整。 喜温怕寒,需肥量大。
【使用价值】
飞碟瓜以食用嫩瓜为主,采收过晚,上部 节位易化瓜,必须及时采收。 另外果径大于15厘米,则产品品质变差;若 用于加工制罐,则只能采收瓜径为6~8厘米 的嫩果。 老熟的瓜表皮坚硬,内部海绵状,失去食 用。
食用瓜籽还可驱逐肠道寄生虫。
从观赏价值看,瓜形奇特,寓意深刻,植 株矮生,适合家庭盆栽,很受人们喜爱。
(3)古岭佛手瓜古岭佛手瓜生长健壮,结果 较多。 果实皮色白绿,品质好。属福建省地方品 种,产于福州古岭地区,在当地栽培有50多 年
【栽培要点】 春季播种期为2~3月,秋季播种期为8~9月 。 可进行无土栽培和盆栽。 盆栽时,选用30厘米×40厘米规格的盆,每 盆栽1株。 盆土采用菜园土,并添加适量有机肥。
【生态习性】蛇瓜喜温暖,耐热力强,不 耐寒; 种子发芽适温为20~35℃,高于30℃也能正 常开花结果,低于20℃生长缓慢,15℃以下 停止生长。 蛇瓜较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广。
【主要品种】 蛇瓜依果实长度分长、短2种; 依果实颜色分白皮、黑皮、青皮3种;
依果表面条纹分青皮白条、白皮青丝、灰 皮青斑3种;
【栽培要点】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苗期为28~30天。 选用直径30厘米以上的中型盆。盆土以疏松的腐 熟质土或微带沙性的园土,将盆置于向阳处。
盆栽时,当苗高30厘米左右时可插立竹竿。 主要虫害有蚜虫,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病毒病。 可用1000倍的杀灭菊酯药液喷洒叶子,切勿喷在 瓜上。
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广,但以排水良好的沙 壤土或粘壤土为宜。
【栽培要点】 老鼠瓜在华东地区2~8月均可播种。 其种皮厚,播种前应进行浸种催芽。
出苗期间土壤湿度不要过大,出苗后,要 控制地表湿度,防止苗期猝倒病的发生
幼苗达到5~6片叶时,定植到30厘米×40厘 米花盆中,或选用木质筐、竹篓。 每盆1株,盆土采用菜园土,并添加腐熟有 机肥1.5千克。 老鼠瓜生长期长,采收期长达100天,定植 前要施足基肥,一般盆施农家肥2千克、磷 肥50克
(三)蛇瓜
【别名】蚊龙。 【植物学特性】 蛇瓜为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属葫芦科。 叶深绿色,五角形或3~7裂,叶面和背面密 生茸毛。
果实长条形,一般长1米以上,横径3~5厘 米,基部和末端较尖细,似蛇形; 果实光滑无毛,灰白色,具蜡质,果肉白 色,厚0.3~0.4厘米,肉质松软; 成熟果实浅褐色,并且有深浅相间的绿色 条斑,肉质疏松。
观赏蛇瓜主要病害有疫病、枯萎病、白粉 病等。 在栽培上要加强管理,施足基肥,避免偏 施氮肥,及时拔除病株,防止蔓延;
药剂防治可用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300倍 液等, 每隔10天1次,交替使用。
(四)金瓜
金丝瓜也叫金瓜、搅瓜、面条瓜、海蛰丝 瓜等,原产美洲, 属西葫芦科,许多市场上还较少见到,是 瓜类菜中的稀有品种,被列为特种蔬菜。
【植物学特性】老鼠瓜为葫芦科一年生攀 缘性草本植物, 根系发达,侧根多,蔓长6~8米,易发子蔓 ,生长势旺盛。
嫩果有茸毛,皮色以白绿为主, 间有绿色细条纹,果肉白色,肉厚0.3~0.4 厘米,有鱼腥味; 成熟果光滑无毛,橙黄色或橙红色。种子 土褐色。
【生态习性】老鼠瓜对光照要求不严格, 耐高温, 较耐干旱,不耐寒,在华南地区可以越夏 。 在10~40℃下均能生长,生长适温为17~ 35℃。
直播一般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进行 ,但育苗移栽一般在3月中旬后育苗为宜。 首先,种子要进行浸种催芽,常用温水浸 种,在50℃温水中浸泡15分钟, 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炭疽病、枯萎病病菌 ,然后再在常温下浸种2小时,催芽播种,2 天后出土
金瓜主、侧蔓均可结瓜,但以主蔓结瓜为 主,侧蔓瓜小。 短蔓品种一般不整枝, 长蔓品种支架栽培仅留主蔓,摘除侧枝, 满架时打顶,使养分集中供应开花结果。
春播的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秋播在7月 上中旬到8月上旬均可播种。 浇透盆土,待水渗完播种,覆盖细沙土0.6 厘米,白天保持15-25度,夜晚不低于15度 ,5-7天即出苗。 春播的可采用塑料小拱棚保温育苗,每盆 栽一棵。秋播的出苗前要遮荫保苗。Fra bibliotek
春播的飞碟瓜,因气温低,昆虫少,所以每天上 午8-10时,进行人工授粉。 结合食用要及时摘除根瓜(第一个瓜)。瓜秧长 大以后要增施氮、磷、钾复合肥或有机肥。见干 及时浇水。从发芽到第一个瓜约需50余天。 飞碟瓜的最佳温度为15-25度,成苗能忍耐短时3-5 度的低温,38度以上生长缓慢。
【栽培要点】长江以南可做春秋两季栽培 ,春季播种期为1~4月,秋季播种期为7~ 10月。 盆栽时,选用30厘米×40厘米规格的盆,每 盆植1株,盆土采用菜园土,并添加一些有 机肥,抽蔓后即搭架、绑蔓,可追肥。
一般每10天左右施花生粕10克/盆,或复合 肥12~15克/盆。 作为观赏用的蛇瓜,一般不采收,使其老 熟变红色,更具观赏价值。
成熟后又可当瓜果直接食用, 味更鲜美(剥开外皮,里面是一粒粒如红玛 瑙般的果实,入口甘甜滑嫩
(六)鸳鸯梨
又名玲珑。植株长蔓型,株幅较小,主侧蔓均可 结果,一般每株结果3-5个,早熟性好。 果实梨形,纵径10 厘米左右,横径5-7 厘米,单 果重100 克左右。 一般果实底部为绿色,顶部为金黄色,其果面上 有淡黄色条纹相问; 也有的果实为底部绿、中间黄、顶部绿,并且各 颜色所占比例皆不相同,非常别致美观,呈显著 的多样性特征; 还有的果实呈现全绿或全黄的颜色,其观赏性不 如前者。只作观赏用,观赏价值极高。
(七)龙凤飘
又名麦克风。植株长蔓型,株幅较小,主侧蔓均 可结果,中早熟。 果实弯曲如汤匙,其果实底部为圆形,有可握式 长柄,形态如麦克风,因而得名。 果实纵径15 厘米,横径6-9 厘米,单果重150200 克。 一般其果实底部为绿色,上部为黄色,并有淡黄 色条纹相间, 果实也有全黄或全绿的情况。只作观赏用,观赏 价值极高
【生态习性】佛手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并耐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地上部如遇霜 冻即枯死。 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若地温低 于5℃,则地下根部很快冻死。果实能在7~ 12℃的温度下发育长大,但生长速度较慢
佛手瓜是一种典型的短日照植物,耐阴, 在长日照下不开花结果; 对水分要求量比较大,怕干旱,不耐涝, 要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稳定状态;
(九)桔瓜
植株长蔓型,株幅中等,中熟。 果实扁圆形,纵径10-15 厘米,横径8-10 厘 米,单果重200-250 克果皮黄色, 果面具有10条纵橙红色棱沟,似瓣状。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
(十)白蛋
植株长蔓型,株幅较小,主侧蔓均可结瓜 ,早熟。 其果实形如鹅蛋,乳白色,果面光滑。果 实纵径10-18 厘米,横径7-10 厘米,单果重 150-200 克。 只作观赏用,观赏价值较高
金丝瓜瓜丝是天然形成的,食用前将瓜横 切开, 去掉籽、瓤后,将瓜放入热水中蒸煮6~8分 钟,或入冰箱冷冻后自然融化,其瓜肉就 自然形成粗细均匀,晶莹脆嫩的金黄色粉 丝,也称其为植物海蛰。
【栽培要点】一般选用直径20~30厘米的圆 盆栽植, 盆土用未种过瓜类植物的园土5份,堆厩肥4 份或膨化鸡粪2份,河沙1份,混匀配制而成 。 金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植。
(一)佛手瓜
【别名】洋丝瓜、拳头瓜、合掌瓜、福寿 瓜、万年瓜、菜肴梨 【植物学特性】佛手瓜直根肥大,近地表 处能横向生长形成多个块根; 主要根系分布在距地面30厘米左右,在肥沃 疏松的土壤中,少数根系可达1.5米。
茎蔓生,光滑,其横切面圆形,具纵沟, 近节处有茸毛; 卷须大,具3~5个分杈,着生于茎节,与叶 对生;其茎蔓长且分枝力强。 果实近梨形,上有不规则的浅纵沟,表皮 白色或绿色,果肉白色,纤维少;单果重300 ~600克。
在上午8时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并摘除过 多的雄花,促进坐果。 中后期及时摘去病叶和老叶,以利通风透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