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马钱子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摘要:马钱子是一味毒性剧烈的中药,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番木鳖碱(即士的宁).具有较强的通络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马钱子能抗肿瘤,抗炎,镇痛,健胃,镇咳祛痰,杀菌,改善微循环,刺激骨髓,活跃造血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严格的炮制,应用得当,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对面神经麻痹,眶上神经痛,银屑病,手足癣,肺结核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马钱子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马钱子原名番木鳖,别名马钱子,李时珍谓:状如马之连钱,故名。为马钱科马钱子属植物马钱及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化学成分含有多种生物碱,番木鳖碱(即士的宁)为马钱子的最主要成分。约占总生物碱的45%。还含有马钱子碱及其它生物碱。其作用能通络止痛,散结解毒。因其毒性剧烈,一般不宜生用。但若应用得当,常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其药理及应用做如下概述。
1 药理作用 1.1 镇痛作用 马钱子碱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而士的宁有较弱的镇痛作用。马钱子碱不仅能明显地增加吗啡的镇痛作用,还能延长其镇痛时间。马钱子中枢镇痛机制似与增加脑部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脑啡肽含量有关。马钱子碱单用易产生镇痛耐受性,与吗啡合用,可明显推迟吗啡镇痛耐受时间,且马钱子碱不具有成瘾性。
1.2 抗肿瘤作用 通过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发现,马钱子碱及其氧化物以及士的宁及其氮氧化物对肿瘤细胞株K652,Hela。HEP0-2具有抑制其生长及抵制其形态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作用,而不是直接作用。
1.3 抗炎作用 马钱子碱氮氧化物抑制大鼠角叉菜胶致胸腔渗出液白细胞游走的作用明显强于马钱子碱,马钱子氮氧化物还能明显抑制小鼠由巴豆油所致的耳肿及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况,降低局部致痛化学因子的浓度,使疼痛得以缓解。马钱子碱和去氧马钱子碱有镇痛,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反应中前列腺素的释放,降低由醋酸引起的血管渗透性增高,降低佛氏完全佐剂诱导小鼠关节炎血浆中6-keto-PGF和5-HIAA的含量,去氧马钱子碱对交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肿胀的抵制作用强于马钱子碱。
1.4 神经系统作用 士的宁对整个中枢系统都有兴奋作用。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其次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能提高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机能。小剂量的士的宁能加强皮质的兴奋过程,促使处于抑制状态的患者苏醒,还能提高味觉,触觉,听觉和视觉等感官器官的功能。大剂量士的宁(接近中毒量),在短暂的提高兴奋过程后即发生超限抑制现象。
1.5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士的宁具强烈苦味,可刺激味觉感受器反射性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机能和食欲。病人肠瘘管试验证明,士的宁对人体胃肠平滑肌无兴奋作用。内服马钱子粉0.37g/kg,羊瘤胃由正常运动3~4次/分增至11~14次/分。内服0.6g/kg,记录1h不发生瘤胃运动,处于抵制状态。提示马钱子内服适量可兴奋瘤胃,能治疗前胃弛缓;用量过大反会抑制瘤胃蠕动,使前胃弛缓加重。
1.6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二氧化硫或氨雾引咳法均证明,马钱子碱50mg/kg,灌胃对小鼠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其作用强度超过可待胃。小鼠酚红排泌法证明,马钱子碱40mg/kg,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强度与氯化铵无显著差别。平喘作用弱。但动物实验发现,当用药时间延长,用量增加时,能加强家兔抗组织胺的作用。
1.7 抑菌作用 马钱子的小煎剂(1:2)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表明,0。1%马钱子碱能完全抑制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的生长。
1.8 其它作用 马钱子煎剂高浓度时能抑制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而低浓度时能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0.025mg/ml的马钱子煎剂能显著提高淋巴细胞进入1,2,3周期中期分裂相频率。马钱子浓度为0.3~0.7mg/ml之间分裂指数基本一致。有报道,马钱子有改善微循环,刺激骨髓,活跃造血功能的作用。
马钱子碱对感觉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5~10%马钱子碱溶液可使口腔粘膜麻醉。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极大剂量时,均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呈现箭毒样作用,此种作用在整体动物上被全身性惊厥所掩盖,只在离体神经肌肉标本上才能表现出来。
1.9 体内过程 士的宁不论口服,注射均能迅速吸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浓度并不比其它脏器高。士的宁在体内主要被肝微粒体酶迅速代谢,约20%经尿排泄。
1.10 毒副作用 士的宁,马钱子碱和马钱子仁对小鼠灌胃的LD50分别为3.27,233和234.5mg/kg。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53,69和77.76mg/kg。成人一次服5~10mg士的宁可致中毒,30mg可致死亡。曾报道用马钱子治疗白喉,总剂量达50.54mg时引起中毒,并有服马钱子7粒中毒致死的病例报告。死亡原因为强直性惊厥反复发作造成衰竭及窒息死亡。
2 应用 2.1 治疗面神经麻痹 将丰满的马钱子,在治疗前一天浸泡在少许温水中,用时取出,用小刀横切成两瓣,然后把切面贴于太阳穴和下关穴上,再用胶布将药全部覆盖固定,隔日换药一次。换药3~4次后患侧眼裂闭合好转时,加贴颊车穴;太阳穴和下关穴则改为隔日交替贴药。结果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均痊愈(症状,体征消失,面对称,面肌功能恢复正常)。均随访观察1年以上未见复发。
2.2 治疗眶上神经痛 马蝉散(生马钱子0.9克,置麻油灯上烧成灰,与蝉衣9克共为细末,以黄酒120克一次冲服)。结果治疗13例,均愈。
2.3 治疗三叉神经痛 用马钱子膏(马钱子30克川乌15克草乌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共研细末,以香油,清凉油各适量调成膏)贴患侧太阳穴,下关,颊车或阿是穴,每次1~2穴,2天换一次。结果治疗三叉神经痛134例,痊愈98例,好转36例。
2.4 治疗重症肌无力 每次口服炙马钱子粉胶囊一粒(每粒装炙马钱子粉0.2克),日三次,饭后开水送下。每隔2~4日增服一次,逐渐加至7粒止。如不足7粒而自觉机体面部有一过性肌肉抽动或跳动时,不可复增加。原服新斯的明等药者,随肌力逐步增强,可减少用量,直至停药。同时据证而配服相应中药。共治8例,近期治愈4例,好转1例,无效3例。
2.5 治疗呼吸肌麻痹 每日用马钱子散(含马钱子,地龙等)1.8~2.4克,分两次冲服,小儿酌减。虚证兼用生脉散加味,实证兼用承气汤类,一般兼用黄龙汤加味,可口服,可保留灌肠。同时据情给以针剂,输氧,补液,抗呼吸衰竭等治疗。共治14例,治愈11例,死亡2例。
2.6 治疗银屑病 取马钱子35克,用香油炸鼓起来,轧成细末,核桃仁12个炒焦轧细,朱砂6克,三味药拌匀,然后加入水银35克(先加适量香油),混匀做成鸡蛋黄大小的药丸15个,患者肚脐清洗后,取药丸1个放入脐内固定,24小时后更换新药丸。用过的药丸可用之外擦皮损处。结果:排除季节因素,痊愈28例,显效21例,无效3例。 2.7 治疗痈肿 取马钱子投入铜锅内,加麻油炸至呈深黄色时取出,刮去毛,研成细末,用米糊为丸或胶囊(平均一粒马钱子制成4粒)。成人体壮者,每天3~4丸,临睡前用米汤1次送服。结果治疗1500余例,均获明显效果。
2.8 治疗手足癣 将生马钱子适量放入香油锅中,炸至鼓起,切开呈黄色即可,滤渣后用其药油。先将手足洗净,将药油涂于患处,边搓边用火烤,隔日1次,5次为1疗程。禁忌药液入口中。治疗手足癣64例,结果60例治愈,好转4例。
2.9 治疗结核病 用马钱子药鸡蛋治疗颈淋巴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慢性纤维性空洞肺结核合并胸膜炎均有一定疗效。
2.10 治疗子宫颈糜烂 取马钱子仁放香油中炸后滤去药渣,加入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先用高锰酸钾水冲洗阴道,抹净分泌物,将带线的棉塞蘸马钱子油膏,放入糜烂处,线尾留在阴道外,经6小时后取出,每日或隔日上药1次,五次为一疗程。治疗子宫颈糜烂34例,结果13例痊愈,有效20例,1例无变化。
2.11 治疗不射精症 制马钱子0.3克蜈蚣0.5克冰片0.1克。共研细末,于每晚睡前1.5小时吞服。治疗功能性不射精症99例,治愈70例,好转3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3.7%。
2.12 治疗脱肛 马钱子15克,研成极细末备用。先用升麻30克乌梅30克枳壳30克煎水洗患处,擦干,再用药液将马钱子药末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送入复位,治疗脱肛44例,有效率90。9%。
3 不良反应 可见口干,头晕,头痛和胃肠道刺激症状。亦可见心慌,肢体不灵,恐惧,癫痫样发作。如一次误服士的宁0.03~1克以上,开始出现嚼肌及颈部肌有抽筋感觉,咽下困难,全身不安,随后伸肌与屈肌作极度的收缩而出现强直性惊厥,即所谓角弓反张,呼吸肌痉挛性收缩,呼吸停止于最大吸气状态,惊厥反复发作,患者可因窒息而死。士的宁中毒可用乙醚作轻度麻醉或用戊巴比妥钠等药物静注,以及用水合氯醛灌肠以制止惊厥,惊厥停止后,如认为胃中尚有余毒,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参考文献 [1]朱燕娜.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89;24(4):288. [2]周金黄.药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52:179. [3]朱颜.中药的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94. [4]陈安静.江苏中医,1988(6):31. [5]蒲世林.陕西中医,1985(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