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质量管理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
1.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自B起施行。 A、2011年1月1日B、2010年11月1日C、2010年9月30日
2.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共七章,六十一条,包括总则,A,研制、生产与试验质量管理,,质量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章节。 A、论证质量管理维修质量管理B、合同质量管理维修质量管理 C、合同质量管理使用质量管理 3.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所称武器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军事行动的武器、B和军事技术器材。 A、装备B、武器系统C、武器技术装备 4.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武器装备C过程实施控制和监督,保证武器装备性能满足规定或者预期要求。 A、研制、生产、试验B、使用和维修C、质量特性的形成、保持和恢复等 5. 武器装备论证质量管理的任务是保证论证科学、合理、可行,论证结果满足C。 A、各军兵种需求B、承制单位的能力C、作战任务需求
6. B组织武器装备的论证,并对武器装备论证质量负责。 A、论证单位B、军队有关装备部门C、承研单位
7. B应当制定并执行论证工作程序和规范,实施论证过程的质量管理。 A、各军兵种武器装备管理部门B、武器装备论证单位C、承研承制单位
8. 武器装备论证单位应当根据论证任务需求,统筹考虑武器装备性能、研制进度和费用,提出相互协调的武器装备性能的定性定量要求、C和保障要求。 A、功能要求B、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和安全性等要求C、质量保证要求 9. 武器装备研制总体方案应当优先选用B。 A、新技术B、成熟技术C、关键技术 10. 武器装备论证单位应当对论证结果进行A,提出降低或者控制风险的措施。 A、风险分析B、综合评价C、试验或验证
11. 军队有关装备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C对武器装备论证结果进行评审。 A、作战、训练、运输等部门B、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试验、使用、维修等单位 C、A和B 12.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质量管理的任务是C。 A、在最短时间内交付装备B、以最低成本交付装备 C、保证武器装备质量符合研制总要求和合同要求 13. 订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合同应当明确规定武器装备的C、、依据的标准、验收准则和方法以及合同双方的质量责任。 A、功能指标性能指标B、性能指标监督检查要求C、性能指标质量保证要求 14. 对可能影响武器装备性能和合同要求的技术状态的更改,应当充分论证和验证,并经B 批准。 A、主管领导B、原审批部门C、武器装备论证单位 15.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设计评审、C和产品质量评审制度。 A、出厂验收B、转阶段评审C、工艺评审
16.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应当对关键件、BC进行首件鉴定。 A、新产品B、关键工序C、重要件
17.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试验单位应当建立故障的C,及时报告产品发生的故障,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故障再现。 A、报告制度B、分析制度C、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18. 军事代表应当按照合同和验收技术要求对交付的C进行检验、验收。 A、武器装备及其配套的设备、备件和技术资料B、武器装备 C、武器装备及其配套的设备、备件 19. 军队有关装备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武器装备质量评估,将武器装备质量问题及时反馈武器装备研制、生产、B单位,并督促其采取纠正措施。 A、试验B、维修C、使用 20.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维修单位发现武器装备存在质量缺陷的,应当及时、主动通报军队有关装备部门及有关单位,A,解决武器装备质量问题,防止类似质量缺陷重复发生。 A、采取纠正措施B、立即纠正C、采取预防措施 21. 部队执行作战和重大任务时,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维修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A,协助部队保持、恢复武器装备的质量水平。 A、伴随保障和应急维修保障B、备品、备件的生产C、培训技术骨干 22.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总装备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组织对武器装备测试和校准试验室实施B,对质量专业人员实施资格管理。 A、认证B、认可C、考评 23. 军工产品定型工作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全面考核新型武器装备质量,确认其达到武器装备c和规定标准的质量要求。 A、验收文件B、试验条件C、研制总要求 24. 军事代表依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和武器装备合同要求,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维修的质量和质量管理工作A。 A、实施监督B、实施认证C、实施控制 25. 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总装备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查处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维修过程中C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 A、制造B、制造、销售C、制造、销售和使用 26.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试验、使用和维修过程中发生C时,有关单位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延误报告。 A、故障B、废品C、质量事故 27. 武器装备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B;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批评教育B、依法给予处分C、经济处罚 28. C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A、安全性B、保障性C、可靠性
29. B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和恢复规定状态的能力。 A、可靠性B、维修性C、测试性 30. 根据GJB2547A《装备测试性工作通用要求》,测试性工作的目标是B。 A、确保系统和设备达到规定的测试性要求B、实现故障隔离 C、发现产品固有缺陷 31. 根据GJB3872《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保障性定量要求一般分为三类,即针对装备系统的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B,针对保障系统及其资源的要求。 A、针对装备的保障性要求B、针对装备的保障性设计特性要求 C、针对装备的保障性特性要求 32. A是指产品所具有的不导致人员伤亡、系统毁坏、重大财产损失或不危及人员健康和环境的能力。 A、安全性B、保障性C、可靠性 33. 制定元器件、原材料优选目录时,严格控制选用优选目录外的元器件、原材料,B已禁用、淘汰及质量等级不符合的元器件、原材料。 A、限制使用B、严格禁止使用C、可以使用 34. 军工产品定型包括C。 A、设计定型、生产定型、试验定型B、设计定型、批产定型C、设计定型、生产定型 35.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涉及若干单位的,其质量保证工作由B负责组织。 A、主管部门B、任务总体单位或者总承包单位C、军事代表机构
36.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应当运用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和安全性等工程技术方法,优化武器装备的B。 A、设计方案和工艺方案B、设计方案和保障方案C、工艺方案和保障方案 37. 武器装备研制单位对设计方案采用的C应当进行充分的论证、试验和鉴定。 A、新材料、新工艺B、新技术、新方法C、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38. 承担武器装备定型试验的单位应当根据武器装备定型有关规定,针对重大试验拟制B。 A、试验规范B、试验大纲C、试验管理办法
39.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应当对其外购、外协产品的质量负责,编制A并将其作为选择供方单位的依据。 A、合格供应单位名录B、供方评价计划C、合格产品目录 40. C对其承担的武器装备试验结论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负责。 A、武器装备生产单位B、武器装备研制单位C、武器装备试验单位
41. 对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的产品,应当进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和安全性以及计算机软件、元器件、原材料等B。 A、管理评审B、专题评审C、过程评审 42. 提交武器装备生产定型审查的试验报告和B的数据应当全面、准确、结论明确。 A、生产单位试制报告B、部队试用报告C、研制单位试验报告
43. 对实行军检的项目,应当按照规定最终提交C检验。 A、厂(所)内检验员B、第三方机构C、军事代表
44.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应当分析工序能力,改进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C。 A、科学性B、全面性C、稳定性 45.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交付的技术资料应当满足使用单位对武器装备的C。 A、改进要求B、改型要求C、使用和维修要求
46.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A,及时解决武器装备交付后出现的质量问题。 A、售(修)后服务保障机制B、生产质量保证机制C、研制质量保证机制 47. A应当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全面考核新型武器装备质量,确认其达到武器装备研制总要求和规定标准的质量要求。 A、军工产品定型工作机构B、研制、生产单位C、使用单位 48.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为A。 A、研制、生产与试验单位B、认证机构C、军事代表
49. 武器装备研制单位应当在满足武器装备研制总要求和合同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成熟技术和通用化、B、组合化的产品。 A、标准化B、系列化C、模块化 50. 技术状态管理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B、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 A、技术状态更改B、技术状态控制C、技术状态基线
51. 试验单位对一次性使用的试验装备,应当进行试验前的检定和A。 A、校准B、鉴定C、评审
52.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应当按照标准和程序要求进行进货检验、C和最终产品检验。 A、抽样检验B、特殊过程认证C、工序检验
53. 全面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是B。 A、质量记录B、质量手册C、质量计划
54. 对于承担军用产品研制、生产、维修任务的组织,应采用B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A、ISO9001B、GJB9001BC、GB/T1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