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这载体可以是一件文物、一处遗址、一种风俗,或者说一座城镇。

从长白山麓到南海之滨,从陌上塞北到江南水乡,一座座古镇承载着跨越时代的历史积淀,在多元文化灿烂的国度里,以其完整而独特的人文环境、历史风貌成为展示地域文化最鲜明夺目的标志。它们或有相对完整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古建筑群;或较好继承了某种民间传统工艺和地方特色技艺;或发生过抗击外来侵略、经历过改变历史的重大战役;或系水陆交通中心,对推动全国和某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当周围的世界在斗转星移中不可避免地历经沧海沉浮,这些小镇却幸运地依旧保持着古老而传统的面貌,宁静自守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间渐渐失散的生活气质和人文信息,从而构筑起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情感。

【选题宗旨】

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有着兴衰不一的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从而在中华大地上造就了分布区域广泛、特色不一的古镇。对它们,该系列片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选题上将在体现《走遍中国》栏目特质的基础上,挑选代表一定地域共性和个性特征、承载特定文化记忆的小镇为叙事载体,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展示先人非凡的成就,追寻祖辈撼人的精魂,欣赏昔时迷人的生活气质,体验过往引人的民风民俗,在叙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于不同时代聚散离合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勾勒出一幅幅丰富多彩、多元多层次的文化地图,从而从一个个侧面走近中国、感受中国、认识中国、读懂中国。

该系列片的理想追求:小镇大中国,名镇大中华。

【选题思路】

截至目前,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共5批,181个,系列片《中国古镇》将依托这181个名镇,但不限于这些名镇。

通过对这181个名镇的资料整理和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长江领域多于黄河流域的显著特点,而东南部的江浙两省与西南部的云贵川三省更出现集中带这一突出现象;在客观遗存的历史分布上则呈现出明清时期建筑遗存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格局决定了历史文化名镇的分布。

面对名镇分布不均这一突出现象,选题上在注意地区分布、地域平衡前提下,不平均选取,古镇多、特色凸显的地区将多选多做,特别像西南省区的古镇,因其观众关注度高,数量上将倾斜,毕竟这一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比起东部地区,这一带外来文明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冲击弱,从而较好地保存了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资源。同时适当扩大西部、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古镇的入选比例,将利于展示文化的多元性。

具体思路上,该系列片所聚焦的古镇需具备以下条件或之一: 1、突出的地域特色。

小镇在某一地域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以江南水乡小镇为例,理想的目标既具有江南水乡共有的文化底蕴,又有某些独特的文化印记。

比如浙江嘉兴的西塘:有“活着的千年古镇”之称,“活着”是大多江南水乡古镇的共有特征,“廊棚”则是它较为独特的文化印记。

2、特殊的历史记忆。

小镇曾发生的事件能够唤起某个地域或某类人群对特定时期的一段历史记忆,并且这记忆在我国厚重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比如:

①四川雅安的安顺场:当年红军抢渡大渡河就发生于此,由此它成为“红色名镇”,而当年石达开全军覆没于此,又使其成为“清史名镇” 。

②甘肃陇南的哈达铺,被称为“长征重镇”,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到陕北去”,这是长征以来第一次提出明确、具体的最终目的地。

③黑龙江海林的横道河子:工业遗产中东铁路建筑群200余座遍布此镇,1901至1905年建成的俄式风格建筑97栋,见证了中东铁路屈辱史。

3、显明的个性特征。

小镇个性突出,特色鲜明,同时拥有一定历史,文化特色亦较为突出。这些自我特征深刻的小镇是自然地理环境、特定历史事件、文化传承共同作用的结果,同类古镇少有,比如:

①浙江绍兴的安昌:被称为“绍兴师爷的发祥地”,这里留有丰富的师爷遗迹与师爷故事,很好展示了绍兴师爷这种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

②江苏昆山的千灯:昆曲发源地,昆曲创始人顾坚的故里,也是明末清初著名爱国主义思想家顾炎武的家乡。

③河北永年的广府:太极拳的发源地,太极始祖杨露婵故地,被誉为“中国太极拳之乡”,是一古城,也是一座水城。

④海南三亚的崖城:最南端古镇,是历代封建朝廷贬谪、流放“罪犯”之地,先后贬逐此地的朝廷官员有40多人,仅皇子、宰相和内阁大臣就多达14人。

⑤浙江江山的廿八都:我国惟一有百个以上姓氏的移民古镇。现在镇上3600多人口中姓氏有140多个,流行的方言有10来种,有“百姓镇”、“方言王国”之称。

⑥广东江门的赤坎:建镇历史约有350年,最大特点是境内保留的华侨建筑,中西合壁,仅碉楼就有200多座,骑楼建筑群更是侨乡一绝。作为侨乡,是众多海外华人故园情结的承载地。

【制作方式】

1、选题上以选择单一话题为主,这样可增强操作性,易于实现“每天一个传奇故事”的目标。

2、对知名度大、内容丰富但难以形成单一话题的古镇,可以漫游或见闻的方式选取可视性强的内容展开。

3、紧密结合古镇所处区域,将古镇的历史放在地域大历史背景下探究其历史宿命。

4、多数古镇建筑遗存多一些,节目将突出古建遗产非物质化的内涵,即揭示建筑遗存所反映的古镇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心态等,而不必纠结于建筑遗存的表面现象。 【运作方式】

1、密切联系各地宣传部或旅游局,从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入选名单中遴选适合古镇,同时不拘泥于名单,对特色突出、可视性强的未入选古镇可纳入选题范围。

2、《中国古镇》与《一方收藏》两个大型系列片同步推进。

【播出方式】

1、以地域为播出单位,比如江南十大古镇、四川十大古镇或云南十大古镇这样的编排方式播出。

2、以主题为播出单位,比如盐道古镇、边关重镇、长寿古镇、茶马古道重镇、丝绸之路古镇、红色名镇等等。

走遍中国》大型系列片《一方收藏》策划方案

【选题背景】

有史以来,收藏历来兴于国富民强、物阜民丰之时。

在保持了长达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我国的财富积累已经达到一个让世界瞩目的高峰。那些一件件拍出“天价”的藏品,一个个不吝千金的神秘豪客,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把传说中的盛世收藏景观在国人面前放大到了极致。

事实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古玩店、古玩街、古玩城在我国的天南地北陆续开张;车站、码头、旅游景点,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场次第出现,特别是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法》关于民间收藏合法化的相关规定,被看作是全国性民间收藏大发展的历史节点。现在的收藏业,其从业人数之多,经营范围之广,都远远超过历朝历代。

当收藏从过去少数人的执着之爱变成人人皆可参与的流行之事,当收藏变成一种行业不可避免地裹挟进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时,收藏,已悄然从小众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

【选题宗旨】

目前,我国收藏业的参与人数与收藏类型难有准确数字,该系列片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选题上将以体现《走遍中国》栏目特质、具有一定规模、承载特定地域文化的藏品为叙事主体,以藏品和藏家的故事为叙事线索,叙述史海钩沉,春秋兴废,从而展现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选题思路】

一、地域性收藏。

承载历史记忆的藏品。

该系列片所聚焦、主打的典型藏品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规模化。藏家的藏品在特定领域必须具有一定规模,为同类藏家所公认,数一数二。如果只是拥有一件两件,那不管其身价如何之高也不能忝列其中。

2、高惊奇度。所述藏品对观众应有较强吸引力,较高期待性,追求必视性题材,比如价格居高不下的“海南黄花梨”、“沉香”,存世量极少的“元青花瓷”,极富民族特色的“铜鼓”等等。 3、深厚的历史。

所述藏品所承载的故事能够唤起某个城市或某个地域特定时期的一段历史记忆。

从整个系列而言,每集应为一个历史的侧影,而一个个侧影的播出可为广大观众拼制出一部生动、形象的中国史。

正如史海钩沉、春秋兴废,从来都不仅仅是史书上枯燥的文字记载,本系列片以“收藏品”作为历史变迁的见证,同时结合丰厚的地域文化,可以让广大受众直观、生动地触摸和感知几十年前甚至上千年前中国悠久历史的肌理。

通过藏品对特定地域的历史、人文进行梳理、探讨,这样的节目在该系列片中最为符合栏目特征、定位,而同样具有极强地域特色,但不具备深厚历史文化,只是大自然恩赐般的藏品,比如玉石、观赏石类,这样的收藏同样是栏目的主打产品。

二、主题性收藏或称个性化收藏。

特色鲜明、引人而又拥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藏品同样是该系列片的关注重点。

个性独特的藏品大都深刻地折射出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审美情趣的变迁,反映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感受中华文明的独有魅力。比如:

1、“圣旨”的收藏。

聊城民间收藏家吕乃涛收藏有圣旨200多种。他的圣旨收藏始于1993年。由他申请成立的明清圣旨博物馆于2006年10月1日开馆,是山东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与吕乃涛一样喜爱收藏圣旨的人不在少数。江苏省徐州市九里山两汉文化旅游区同样有一个“圣旨博物馆”,收藏者是一位名叫周庆明的老人。

2、“三寸金莲”的收藏。

上海市收藏协会理事杨韶荣,用20多年的时间先后收藏1500多双“三寸金莲”, 并成立了上海“百履堂”古鞋博物馆。

3、“地图”的收藏。

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理事温举珍藏有上海地图近500种,其中1949年前出版发行的地图40余种;地图折扇近百柄,其中民国早期的两柄"国耻扇"极具文史价值,自办了“温氏上海地图资料藏馆”。

4、“戏服”的收藏

原本是票友,后来下海组班的包畹蓉以整理收藏京剧界名家服饰著称,收藏有近代京剧服饰千余件。

【操作要义】

1、节目总体风格为纪实,坚持栏目目前比较精致的特色,坚持栏目“每天一个传奇故事”的定位。

2、讲述藏家身份、身世,藏家收藏缘由。

3、强调藏品所在地域的特殊社会价值,发掘其背后深厚的文化价值。

4、突出藏品,而非藏家。每期节目至少有一个片断围绕最有价值或最具特色的一件或两件藏品展开。

5、表现藏家收藏过程中引人或感人的故事应引入不少于两个,目的在于展现藏品被收集过程中的艰难曲折。

6、藏品自身的内涵,此部分主要强调知识性、趣味性,追寻藏品的历史踪迹。

【运作方式】

1、选题一为组员上报,二为网络信息征集,三为主动联系各地收藏协会征集资料。

2、《一方收藏》与《中国古镇》两个大型系列片同步推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