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晋察冀根据地感想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参观晋察冀根据地的旧址。就是在这样狭
小、简陋的旧房子里,聂荣臻元帅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
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就是在这小油
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
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
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
伟大历史篇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
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了第一
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之为
“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挺进华北
抗日前线。9月25日,首战平型关,歼敌近千人,取得了抗战开始
后的第一个胜利。10月,一一五师主力由五台山南下晋西南,开始
创建晋西南根据地。第一一五师一部及军政干部共约3000余人,在
政委聂荣臻率领下留驻五台山地区,着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们
开展游击战争,收复敌占城镇,很快在平绥、正太、同蒲、平汉路之
间的晋察冀边区形成了敌后抗日根据地。11月7日,根据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的命令,以阜平、五台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四个军分区。11月下旬,粉碎了日军2万
余人的八路围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展到30多个县。
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河北阜平召开,
会议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宋劭文为主任委
员,胡仁奎为副主任委员。这是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统一战线性
质的抗日民主政权。
1937年10月,共产党员吕正操率国民党东北军一部在河北晋县
誓师抗日,部队改编为人民自卫军。1938年4月,人民自卫军与河
北游击军配合,粉碎了日军对冀中的第一次“扫荡”,奠定了扩大和
巩固冀中抗日武装及根据地的基础。同年5月,冀中省委成立,黄敬
为书记。同时,人民自卫军与河北省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
并成立冀中军区,吕正操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同时成立冀中
区统一的政权领导机关——冀中区政治主任公署,吕正操任主任。冀
中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1938年2月,根据毛泽东指示,晋察冀军区派第一军分区邓华
支队向北平以西地区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政权。5月,晋西北的
八路军宋时轮支队和邓华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为司令
员,邓华为政治委员。6月,第四纵队向冀东挺进,策应、配合了冀
东20余县20余万人的武装起义,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奠定了基
础。
1938年11月,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成立,彭真任书记。不久,
彭真奉调延安,由聂荣臻任书记。到1938年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共辖70余县,拥有居民1200万,武装力量约10万人。
这次参观回来,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要好好学习中国
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
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永葆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我们还要按照《党章》要求,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以革命精神教
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
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
础,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
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
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