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1年第03期 (总第253期)
吉林农业
JILlN AGRICULTURAL N0.03。20l1
(CumulativetyNO.253)
中国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江小凤,张俊,吴小龙 (广西大学捉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摘要:文章从国内荔枝产业现状入手,简述中国荔枝产业在生产、保鲜、加工、市场、销售和整个产业配套服务的基本情况,剖 析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分析中国荔枝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荔枝;产业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667.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荔枝原产国,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种植面积 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随着科技和市场的国际化,我国对外开放 和对外贸易步伐的加快,荔枝产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的同 时也面临重大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是目前我国荔枝 产业发展现阶段最亟待的问题。也是推动今后我闭荔枝产业将朝 着商品化、科技化、生态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增强 我国水果产业发展后劲的需要。 1国内外荔枝产业现状 荔枝在国际水果市场属小宗商品,主要以国内消费为主,国 际贸易市场有限,原因在于各荔枝生产国都具有巨大的国内消费 市场和能力,同时缺乏足够的冷藏和保鲜措施以及其他的出口设 施:据粗略统计,荔枝国际贸易量每年约为5万t左右,荔枝在国 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当高,平均每千克3—8美元,稳稳地占据着国际 水果的中高档市场,出口潜力巨大。目前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 福建、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区,少量分布在四川I和云南。最新 数据表明,我国荔枝总面积866.82万亩,总产量155.2万t。产品 销售以鲜品为主,荔枝干或者其他加工产品为辅。 2中国荔枝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目前制约我国荔枝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产品规模化、集 约化、组织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高,产期集中,保 鲜和贮运难等。 2.1荔枝种植品种多乱杂劣,结构欠合理 地方品种主要在产地销售,国内外打不出品牌,产地有的地 方缺少优良品种,大路货居多,上不了规模,打不出品牌。 2.2总体产品科技含量低.产量和品质不稳定 目前中国的荔枝生产管理还比较粗放。荔枝劳动者整体科技 水平低,加大资金投入能力有限,病虫害经常发生灾。造成总体 荔枝产品科技含量参差不齐,产量和品质极其不稳定。 2.3产期集中。保鲜难,流通难,加工难 荔枝成熟期是每年的4至8月,但大部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下 旬。但目前我国产区冷藏保鲜储运的基本设施基本上还未能配套, 容易断链和脱节,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远销。造成荔枝如果抢不得黄 金时间采收和运输销售,荔枝这一“水果贵族”只能就地贱卖,甚 至难卖。我国荔枝加工企业规模不一,多数地方缺乏龙头企业。 2。4荔枝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荔枝种植足家庭为主分散式的,荔枝协会比较少,即使 成立有,也存有规模也不大、管理不规范、运转不灵活、资金难 保障、促进作用不明显等问题。目前,全国还没有产区能很地利 用专业合作组织搞活荔枝产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 2.5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不足 我国荔枝产区中,多数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断链。表现在: 道路狭窄不平、水利灌溉设施残旧落后、水果市场缺乏、宣传不 到位、流通队伍不强等。 2.6荔枝出口贸易受阻,国际市场打不开局面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一03—0009—2 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要求非常严格,如荔枝进入美 要过一 关,即需通过FDA检查,联邦药物管理局和海关的检查。造成我国 荔枝出口贸易受阻严重,国际市场打不开好局面。 2.7政策投入不够 荔枝作为我国的大宗热带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但对作为荔枝产业主力军的民营生产、加工企业贷款问题上条件 非常苛刻,贷款时间和速度也无法保证。
3中国荔枝产业发展趋势 3.1品种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优化 未来中国荔枝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品种选育,一些优势老品种得 到巩固和推广,向外型和风味佳、丰产的新品种将逐步代替‘些低 品质、低产量、发展潜力小的品种。如桂味、妃子笑、香荔、怀枝 等一些老牌品种将进一步扩大,贵妃红、无核荔枝、鸡嘴荔等将逐 渐代替一些杂牌品种。预计全国在10年内可全部淘汰低劣品种,贵 妃红、无核荔枝等名优新品种将推广至总面积的20%以上。预计全 国荔枝适植区域限制近年来小会有较大的增长,总面积仍将保持在 6O万hm 左右,重点是进行产业布局调整,优良品种的新植面积仍 会增加。主要做法是在海南、广东增加早熟优质品种比例。比如广 东现已选育出优质细核甜三月红荔枝新株系——阳春红荔枝,维持 广西中熟品种面积,适当增加四川、福建晚熟品种比例。 3.2栽培技术、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为提高荔枝经济效益,我国将继续采用标准措施发展荔枝生 产:优化品种构成、结合配方施肥,实施管道灌溉、修剪与树冠 调控、采后分级保鲜处理等,栽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还会 进一步增强,未来5提。全国掌握先进荔枝栽培技术人数将达到世 界的68%,荔枝单产会保持在4400kg/hm 以上,高于全球荔枝单产 2775kg/hmz平均水平,收获面积保持在31万h 以上。荔枝产品质 量处于世界中上水 ,一些发达国家注重加大到果园和专业合作 组织的投入,生产能力略高于我国。 3.3生产规模化、组织化 和其他农业产业一样,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整体提高劳 动者素质,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由于荔枝产品产期 短、产量大,目前中国荔枝产业链的完成还比较松散和软弱,销 售方面还是主要靠经销商到产地直接收购,交易手段落后,采后 处理设施及仓储设备仍不完善。根据日前我国对荔枝产业的重视 程度,为延伸产业链,我国荔枝产业必然从提高栽培技术、增强 品质、提高产量、搞活荔枝产品深加工、激活荔枝流通环节等方 面入手,大力扶持和培育荔枝中介组织,建立荔枝生产协会、荔 枝流通协会、荔枝加工销售协会等荔枝流通载体。区域化、规模 化、组织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3.4产品包装和加工技术日趋成熟 我国将加大培训力度,着重增强荔枝果农和农民工掌握先进 的荔枝采后选果、包装和低温处理技术,估计培训果农60%以上: 将从政策和技术上重点扶持荔枝加工企业发展。将据专家预测, (下转38页) 201 1年第03期 (总第253期) 吉林农业 N0.03.2011
垒 U :! JRAL (CumulativetyNO.253
永吉县实施国家苹果产业体系 东北寒地综合试验站吉林省示范基地建设
李云鹏,王明忠,姚伟军,张晓峰,徐莉芬 (永吉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吉林永吉132100)
国家苹果产业体系东北寒地综合试验站吉林省示范基地建 设项目,经围家苹果产业体系建设东北寒地综合试验站考察,于 2010年l0月落户在永吉县北大湖镇草庙子村,此示范基地建设旨 在提高果园集约化生产水平,加快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和产业化经营步伐,通过标准果园创建工作,将吉林地区果品生 产建设成为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统一,生产、生活、生态 三个功能为一体,栽培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 信息化的现代高效果品生产模式,全面提升水果综合生产和产业 竞争能力,提高永吉县乃至吉林省苹果生产的技术管理、经营水 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赢。 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主管县长为 组长,以农业局局长、北大湖镇党委书记、财政局副局长为副组 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园艺特产 站。 编写了《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东北寒地综合试验站吉 林省示范基地苹果生产关键技术资料汇编》,本资料由国家现代 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研究室育种岗位专家、辽 (上接09页) 今后荔枝采后低温处理能力要由目前的不足30%提高到5O%以上, 加工产品要由目前的不足5—8万t提高到5O万t左右,其中用于荔枝 罐头3O万t,用于制荔枝干15)7吨,用于制酒16万吨。 3.5进出口贸易逐渐增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我国水果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受到严重冲击,虽然我国是 荔枝主产国,仍有来自越南毛荔枝的冲击,出口门槛也将增高。然 而我国非常注重对荔枝进行深入研究,相关人员必然更加熟练掌 握WTO规则,熟悉并能熟练运用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透明度原 则、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提高荔枝产品国际竞 争能力和应对能力,扩大传统出口市场份额和开发新市场。 4中国荔枝产业发展对策 4.1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政府作为荔枝产业发展的指导主体,加强对荔枝果农的政策 和财政支持,给予相应补贴。通过建立荔枝生产、加工、流通和 内外贸统管的协调机构,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加大荔枝专项科 研资金投入,建立新技术的生产示范基地,给果农提供更多学习 新技术的机会,政府无条件指导各地建立荔枝协会,组织学习相 关法律法规,重点扶持一些主产区(可延伸到乡镇)荔枝协会的 建立和发展。对荔枝果农进行相对补贴,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及时 推出荔枝农业保险。在水利、道路等设施方面,重点加大对荔枝 主产区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体系,及时提供详细、准确 的信息,促进荔枝产业链的形成,特别是荔枝上市的相关信息, 按小时更新,以便各地客商及时掌握,维护果农利益。 4.2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定种植面积,在此基础上优化荔枝产 业生产布局。按照荔枝各品种的生态适宜性、种植习惯和商品特 性统一规划,优化区域结构和品种结构。一方面充分发挥品种特 38 JILIN AGRICUI TURAL 宁省果树研究所苹果育种研究室——伊凯研究员;国家苹果产业 技术体系东北寒地综合试验站站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 分院仁果研究室主任——刘延杰研究员;吉林省农科院果树研究 所书记——张冰冰研究员提供。 《汇编》中搜集了全国知名的苹 果产业专家、学者编辑的新技术及发展信息,对促进我地区苹果 产业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0l1年1月l4日 ̄u2o11年3月14日,分别在永吉县北大湖镇草 庙子村会议室、北大湖中心学校举办了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东 北寒地综合实验站培训班,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东北寒地综合 实验站站长刘彦杰和现代苹果产业系岗位专家辽宁省果树研究所 研究员伊凯系统讲解了苹果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现代 果园集约高效新技术、苹果整形修剪新技术和当前苹果产业发展 的新趋势。参加人数230余人。 该项目今年新建1000亩示范园以落实到位。 永吉县政府要求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上下齐心协力,全力以 赴把此示范基地建设做好、做大、做强,促进我县及全省苹果产 、l 快速发展。
性,生产质优价高的荔枝;另一方面可避免各地盲目种植优质品 种,上市期过于集中,缩短荔枝鲜果供应期。 4.3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 政府部门加强引导,鼓励和帮助果农组建荔枝协会等合作经 济组织,通过协会带动荔枝果农的生产能力,提高荔枝果农的组 织化程度,引导荔枝果农实行标准化生产和采后商品化处理,扩 大销售,提高荔枝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推广无伤采摘、分级、洗 果、打蜡、标注标识、标准化包装等,在技术服务、信息咨询、 产品促销、市场开发、标准化生产、规范经营行为、行业损害调 查等方面发挥作用,提高荔枝的商品率和商品价值。 4.4加强技术攻关,培养龙头企业,解决保鲜难和加工难问题 荔枝的贮运保鲜技术尚未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荔枝加工品主要为荔枝干、冷冻荔枝和荔枝罐头等初级加工 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技术攻关,适当扶持一些有潜力的企 业,增强荔枝酒、荔枝果汁、荔枝酱、荔枝调味品和保健品等深 加工品技术,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延伸荔枝价值增值链。 4.5实施品牌战备,提高我国荔枝竞争力 国内方面,根据各地实际树立品牌,改变以往比较粗犷的 “荔枝之乡”的竞争理念,实施荔枝质量识别标志制度和地域标 志保护,如广东一些地区可实施 枝”品牌战略,广西地区继 续实施“灵山香荔之乡”、钦北“黑叶荔之乡”品牌战略。国际 方面,积极进行品牌策划与国内外商标注册,避免过多注册绿色 无公害标志,应统一品牌形象,一致对外,打出独特的中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