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斯夫:百年公司的绿色创新之道

巴斯夫:百年公司的绿色创新之道

巴斯夫巴斯夫::百年公司的绿色创新之道
百年公司的绿色创新之道
2011年11月10日
巴斯夫的历史巴斯夫的历史,,或许比许多新兴国家的近代工业史还要长
或许比许多新兴国家的近代工业史还要长。。
1865年巴斯夫开始从事化纤纺织染料和煤焦油生产。时至今日已在全球80余个国家
和地区拥有自己的子公司,几乎见证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的每一点渐进。

回顾巴斯夫近147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家百年企业如何在时代发展的各个阶段
作出应对,以及越来越清晰以环境保护、创新作为推动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

信息透明信息透明,,欢迎舆论监督
欢迎舆论监督
2008年开始,巴斯夫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定期发布企业碳足迹综合报告的工业公司。并
为《温室气体议定书》全球第三类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专业知识。2010年,该项新标准被纳
入巴斯夫全球报告,巴斯夫原油和天然气业务的排放量也被计算在内。同时,重新计算了
巴斯夫隔热保温材料、燃油添加剂、工业催化剂等气候保护产品帮助客户减少二氧化碳排
放量,报告显示,通过使用巴斯夫气候保护型产品,2010年巴斯夫在全球范围帮助客户减
少排放量3.2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2008年为2.87亿吨)。

和很多跨国企业一样,巴斯夫非常看重中国这片新兴市场的发展。但是,国内近期化
工行业的事故频出,也开始引发中国民众和舆论的焦虑。

在公众意识中,“化工”似乎还是神秘而危险的代名词。一方面,新兴市场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民众负面情绪却在与日俱增。雄心勃勃地想拓展中国乃至大中华地区市场的巴
斯夫,是否感受到了重重压力,又能如何应对挑战?

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表示:“首先,我们非常关注此类事件,但
还不至于紧张。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发展中自然会遇到一
些问题。民众关于企业污染的舆论,关于环境保护的呼吁,我们都可以理解,并且鼓励。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相信公众的态度会从感性的角度,一步步逐渐过渡到理性的思
考,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环境保护问题。”

为此,巴斯夫正在寻求并实践各种解决办法,以清晰地将真实情况传递给公众。一个
有效例子是和媒体合作举行研讨会,探讨比如一旦发生紧急事故之后的应急方案。通过建
立这样的公开透明的交流平台,来促进公众对行业的科学了解,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和疑虑。

“我们正在努力不断加强和媒体的沟通交流,当然我们也欢迎媒体的不断监督。”关
志华说,“一开始可能对某些话题认识不太全面,但能够开始就是好事,希望今后积极地
与媒体、其他利益相关方更加公开地沟通消息。”

巴斯夫大中华区年度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份报告在排放量和能源等领域,对
巴斯夫大中华区各生产基地约98%的排放情况进行了报告。报告从2008年开始,每年推出
一期年度报告。

“实际上,虽然2008年才开始首次推出,但在推出的第一年我们就已经收录了之前
五年的数据,并且持续进行数据监测。巴斯夫在这方面可以说比较超前。”关志华介绍说,
“2008年,全中国只有不到200本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截至2010年底也只有近700本,
而且当时大多数跨国公司只是做一个翻译版本。只有巴斯夫以中国作为单独案例,进行数
据监测分析,并以此作为沟通的基础,推广到整个化工行业。”

说起因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燃烧引发的上海“11·15”大火,是否会对巴斯夫生产的上
游原料产生影响。关志华表示:“应该科学、理性去看待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不能
因为大火的事情就彻底摒弃。公众的紧张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个科学的结论也是应
该的,不是说发展中出现问题就不发展了。”

关志华还举例说:“巴斯夫曾经做过一个案例,对上海虹口区一座五层高的老楼进行
节能改造,采用聚氨酯外墙隔热保温材料,并对窗框、玻璃等做出改进,最后能够降低70%
的能耗。实际上,城市中能耗的40%~70%均来自建筑能耗,如果能够减去这些能耗,将降
低多少污染和排放?”

创新化学创新化学,,推动全行业发展
推动全行业发展
在全行业的交流和沟通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共识正在显现:作为传统行业化工业,
亟须新材料、新产品以及新解决方案。

巴斯夫的创新化学正是众多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促进了大量新产品、技术和工艺
流程的开发与应用。2010年,巴斯夫所销售的隔热材料、燃料添加剂、工业催化剂等产品
共帮助住房、汽车和其他行业减少了3.22亿吨二氧化碳量的排放。同时,公司基于产品
为气候保护和提高能源效率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例如,2009年起,巴斯夫专利催化剂技
术开始应用于路德维希港基地的多个生产装置中,可以有效地分解温室气体一氧化二氮。

2010年,巴斯夫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09年的3110万吨减少到2520万吨,该
催化剂功不可没。再如,巴斯夫将三分之一的研发经费投入到开发新型节能及气候保护解
决方案上。作为沙漠产业行动计划的合作伙伴之一,巴斯夫充分利用其在化学领域的专业
知识帮助北非和中东沙漠地区的太阳能和风电事业提高效率。

此外,巴斯夫在交通运输方面也通过创新技术和多样化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
竞争力。巴斯夫为中国汽车制造行业提供多种采用Ultramid聚酰胺制造的产品,不仅帮
助国内汽车制造商减轻了车重,也提高了发动机和整车的性能。例如,其客户之一的奇瑞
汽车最新A3车型采用了Ultramid塑料进气歧管(PAIM)。该车配备了1.6升自然进气式
汽油发动机和可变长度进气歧管(VIS)。主要功能就是将燃烧混合物均匀分配到汽缸盖
上的进气口中,从而提高发动机效率和性能。

关志华系统性地总结了巴斯夫在低碳环保方面的举措:首先,制度性安排上,巴斯夫
设置了首席气候官、可持续发展指导委员会等,全面考虑从产品原材料选择、生产、物流
运输等产品生产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且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上的负责人。

其次,生产研发方面,巴斯夫从研发起就注重为产品和客户设计合适的可持续发展方
案。技术统筹部门会从一开始就考虑在经济生态效应基础上,来寻找产品和使用方式的整
合点,分析通过何种方案能够对客户、环境和社会形成最积极的影响。

由于外部供应商和服务商的参与,巴斯夫实施环保措施的积极影响已经不仅限于企业
内部,而是扩大到整个价值链。

协同全行业协同全行业,,实践企业社会责任
实践企业社会责任
巴斯夫还积极鼓励合作伙伴,通过参与各种可持续发展项目和倡议活动,实现企业社
会责任。

2008年开始,巴斯夫提出了“金蜜蜂”理念,并于2008年与媒体共同发布“金蜜蜂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旨在表彰社会责任方面有出色表现的企业,并授予“金蜜蜂”
奖。以鼓励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中来。榜单每年发布一次,迄今为止,已有
1200多家企业申请该奖项,119家企业最终获奖,另有107家企业入围。

巴斯夫始终致力于“负责的行为”这一理念,作为《责任关怀全球宪章》的共同发起
者之一,巴斯夫制定了自己的责任关怀管理体系。责任关怀是由化工行业发起的一项全球
志愿活动,为了使参加企业共同致力于提高健康、安全和环境表现。这是法律法规要求以
外的最佳实践方法,可以和行业、协会非常频繁地交流,尤其是推动安全环保的问题(巴
斯夫不仅身体力行,把责任关怀融入到自身发展目标和经营方针之中,而且还推进到合作
伙伴、推进到社会其他各行业,通过实现共赢来促进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责任关怀”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准则,巴斯夫推出了“C.A.R.E”关爱行动,通
过关爱行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力求实现安全零事故;巴斯夫浦东基地提供
急救车医疗服务,为基地员工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等。“谁都不希望看到化工行业内部
的员工安全受到伤害,这同时也会对企业声誉造成影响。”关志华说。

巴斯夫正在利用各种方法寻求应对气候变化、能源保护、健康营养、房屋住宅、交通
运输与移动通讯领域等全球性挑战的解决方案。至2020年,巴斯夫的目标是实现每年比
亚太区化学品市场的增长率高出2个百分点,并在2020年实现地区销售额翻番。2011至
2015年间,巴斯夫将在亚太区投资23亿欧元,实现70%的产品来自本地化生产。同时,
通过打破生产瓶颈、发挥技术协同优势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效率,至2012年,每年节省1.5
亿欧元开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