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徐州市城市行道树的调查及研究) 学 生 赵燕妮 指导教师 刘育检 专 业 园林 层 次 专升本 批 次 091 学 号 w************ 学习中心 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工作单位 新沂市人民医院(分院)
2011年 5 月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徐州市城市行道树的调查及研究 摘 要:徐州市近几年园林绿化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行道树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长期以来行道树品种繁杂,没有地方特色且落叶树多,常绿树少的绿化现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本文通过调查提出坚持适地适树,着力发展乡土树种,适当引进色叶树种、常绿阔叶树种的行道树选择原则,建议突出以悬铃木、银杏、重阳木、栾树为主调树种,以女贞、榉树、乌桕等乡土树种为骨干,适当引进马褂木等色叶树种,重点推进香樟等常绿树种,进一步丰富道路绿化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山水徐州、生态徐州的绿色项链。 关键词: 行道树 主调树种 骨干树种 乡土树种 色叶树种。
1.前言
1.1研究背景 徐州位于江苏西北部,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交界处。年平均气温14℃,最高气温40.1℃,最低气温-22.6℃,年平均降水量869.9mm,霜期70d,无霜期205d,徐州城市形态良好,四周群山连绵起伏,大运河,故黄河,奎河等蜿蜒穿城而过,云龙湖如明珠镶嵌城中,山环水绕,湖山相依。徐州地区行道树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仍以阔叶落叶树乔木为主,冬季缺乏绿色景观,且树种较为混乱没有特色。近十年来,徐州经济的稳定发展不断的拉动了城市建设特别是园林绿化景观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一条路,两排树”的绿化格局已经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大量的南方树种和乡土树种未经引种试验和驯化就被运用到城市绿化中来,虽然带来了一时是景观效果,但是其种植养护成本成倍的增加,适应性也大打折扣。为此,有不少的施工单位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同时也影响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值得我们有关部门的关注。
1.2研究现状
调查发现目前徐州市主城区,铜山新区的行道树以悬铃木、国槐、高杆女贞、广玉兰,重阳木、栾树、毛白杨、垂柳为主。新城区,金山桥经济开发区以香樟、雪松、广玉兰、白玉兰、马褂木、银杏、乌桕、重阳木、小叶朴、榉树、合欢等为主。其他种类有黑松、毛白杨、紫叶李合欢、垂柳、枫杨。 目前,徐州市老城区法国梧恫生长强健、夏季枝叶茂密、能充分发挥行道树遮荫的功能,冬季落叶后又能透过阳光,且抗烟尘能力很强、耐修剪、观叶和观干效果好。尤其在苏堤路、王陵路、黄河西路一带有30年生树龄以上的法国梧桐,树姿优美、枝叶茂盛、成规模。今年又栽植了大规格的香樟等树。2006年公路管理部门仅三环路绿化就投入了200多万元,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如今西三环路西南段、新城区许多道路两侧已经或者正在建设绿岛、大型绿化带,树种繁多。随着新城区的建设徐州市行道树发展又提升了一个档次。由于本地无大型苗木生产基地,除银杏外, 近年来引进的树种、乡土树种都是从外地或临近地区购来,生长势参差不齐。
1.3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徐州市区行道树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突出以乡土树种为主干树种,配置好基调树种,适当提高常绿阔叶行道树比例及行道树配置基本思路,不断丰富行道树品种,增添冬季景观,提升我市绿化档次。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以此为乡土树种利用及南树北引逐渐引种、驯化,建立资源圃和繁育基地,提供有力经验支持和技术保障贡献出我们的微薄力量。 2.三种行道树树种性状及其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2.1香樟树行道树的调查 香樟树是近几年来,园林部门大力引进推广的骨干树种。香樟以树姿优美,叶色亮丽,具有成荫快、病虫害少等优点,成为行道树中特色的绿化树种,越来越受到徐州人民的青睐。 香樟树:属樟科,为常绿乔木。可作为行道树和绿地的骨干树种。原产在南方,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湖南、江西、台湾等东南沿海省份一带。该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属弱阳性树种,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适生于平均气温16℃以上,1月平均气温5℃以上、绝对最低温度-7℃以上的地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湿润的微酸性粘质土最好。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有一定的抗风能力,吸烟滞尘、吸收毒气体、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能较快的适应城市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处。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 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俱、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樟树也会有病虫害的侵袭。 据调查,最早引进香樟的是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基地绿化站,该站于1992年从苏州引进30余棵栽植于机关院内,到冬天采取了树干缠草绳,树穴覆盖薄膜等保暖措施,经过几年的锻炼,生长良好,打破了“香樟不过江”的传统观念。随着全球变暖,香樟在徐州市的行道树绿化中已逐渐崭露头角。香樟大多采用大树移栽。移植多采用大苗(胸径>15㎝),选择主干青嫩光滑或深绿色、树冠匀称美观健壮的树苗,于3、4月间或9,10月栽植最宜。有些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反季节种植,这就在管理上提高要求。栽后管理水平跟上,成活率就高,反之,则低。香樟在挖取时少修根系,保留宿土,挖成土球,用麻绳等捆扎。树冠则重剪(疏剪枝叶的1/2左右)树干用草绳保湿。做到随挖、随捆、随运、随栽。 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遇到一些问题,这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香樟树在徐州的小气候环境下生长良好,但是作为行道树就得充分考虑其周边环境。栽植时尽量采用ABT生根粉、活力素等生长调节剂促进生根成活,在生长后期控制新梢生长可常喷磷酸二氢钾以及糖类等提高枝条的充实度和抗冻力。新植树冬天一定要做好防冻工作,08年春和平路东延工程中栽植了3000余棵香樟,前期生长虽然良好,但是一个冬季过来大量香樟冻死,代价惨重。目前淮海东路成段新植了不少大规格的香樟树。
2.2广玉兰行道树的调查 广玉兰木兰科木兰属,别名荷花玉兰、洋玉兰,常绿乔木,抗逆性强。小枝具有环状托叶痕。小枝、叶背面、叶柄密被褐色短绒毛,幼树叶背面无毛。叶厚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钝圆;正面深绿而有光泽,背面有铁锈色短绒毛;叶缘略翻卷。花大白色。根系深广,能抗风。抗空气污染的能力较强。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长良好。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各城市栽培。 广玉兰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徐州种植且大都作为庭院树种,生长良好。近几年来,广玉兰由庭院走向了城市道路。主要表现为:前期生长缓慢,抗寒性稍差,但后期生长良好。如九七医院内、云龙湖风景区的广玉兰高达10余米,胸径达20厘米,生长旺盛,年年开花。目前在市区泉新路、金港路、湖东路生长良好,但有个别枝叶黄化。主要原因是:广玉兰喜欢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对铁元素需求量大。可通过浇灌酸化硫酸亚铁改善土壤酸碱度或树干注射可缓解黄化。
2.3银杏行道树的调查 银杏为徐州市的市树,在全市各地广为种植,特别是下辖邳州市已经成为全国银杏苗木的主产区,也是我市道路绿化的主调树种。由于银杏具有树姿雄伟壮丽,叶形秀美,寿命长,病虫害少的优点。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银杏逐渐被广泛用作行道树、庭荫树或独赏树。 银杏:银杏科,为我国特产,世界著名树种,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落叶大乔木,深根性树种,寿命很强,生长速度较慢。秋季叶色变黄,为观叶的阳性树种,对各种气候条件适应性很强。喜适当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深厚砂质壤土,在酸性土、石灰性土中均可生长良好,而以中性或微酸性土最适宜。不耐积水,较能耐干旱,耐寒性颇强,能适应高温多雨的气候。 作为“活化石”的 银杏树是被国家林业局和环保局确认的最优经济环保绿化观赏树种,具有树高大挺拔,冠大浓荫降温、适应强、绝少病虫害、可保证大气环境的不受污染、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抗离子辐射等价值。叶似扇形叶形古雅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可掬,给人以俊俏雄奇、华贵典雅之感。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 银杏是中国特有而丰富的经济植物资源。外种皮可提栲胶。银杏树干通直,木材浅黄色,木质细致、轻软、具光泽、纹理直、易加工、不翘裂、耐腐性强、易着漆、掘钉力小,并有特殊的药香味,抗蛀性强。是建筑、家具、雕刻、乐器、工艺品、测绘器具、文化用品、体育器材、印章等的高级材料。在工业生产上,最适宜制作X线机滤线板、纺织印染滚、机模及脱胎漆器的木模、胶合板等。种子含有氢氰酸、组胺酸、蛋白质等。种仁供食用,多食中毒,中医学上种子和叶可以入药,性平、味苦涩,有小毒。 在城市绿化中,由于城市建设对绿化效果的需要,银杏的绿化种植多数采用大规格苗木。银杏移栽易成活,因银杏有雌雄之分,在作为行道树绿化的时候,应选择雄株,以免果实污染行人的衣物及街道。在大面积用银杏绿化时,可多用雌株。秋季时节,效果十分壮观。 根据对徐州市行道树的实地考查,目前采用银杏作为行道树的主干道有:淮海路、昆仑大道、铜山路、徐淮路、北京路、汉源大道、三环路一些路段、湖西路等。目前这些道路的银杏生长健壮,绿化效果好。主要病害为银杏叶枯病,表现叶片边缘枯萎,远望整株树枯黄,影响景观效果。根据调查由于银杏前期生长较慢,苗木培育周期较长,加之银杏的适应性强应用地区广,所以苗木价格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苗源紧张。银杏树移栽之后有1-3年的缓苗期,应加强管理保证成活。
2.4徐州市行道树绿化的不足之处 徐州市旧城规模小,原来道路行道树主要以悬铃木,女贞为主。随着我国不断对外开放,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发展,城市建设面貌日新月异,园林绿化也越来越受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