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网络素质现状调查报告 1 摘要:网络剧烈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样,利用好网络,我们的生活受益无穷,错用了它也会让我们掉入无底的深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工程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对新事物和新思想充满无限热情的大学生们,短短几年内已发展成为我国网络大军中的主流甚至中坚力量。今天,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这个虚拟的世界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情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作了这份调查研究,希冀新时代的大学生自觉提高道德素养,把虚拟新世界看得明白真切,同时也迫切希望极度迷失的网虫能迷途知返!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素质 一、大学生网络素质现状 近年来,网络犯罪不断增加,有关大学生在网上“玩火”出事的例子也屡见报端。因聊天而被网友强奸、因看黄色网站而导致性犯罪、因打游戏而导致脑死亡等这样的事在大学校园已不鲜见。网络剧烈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样,利用好网络,我们的生活受益无穷,错用了它也会让我们掉入无底的深渊。在中国的6800万网民中,在校大学生占着很大一部分比例,这高素质的一群,有多少人在利用网络,如何利用网络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 1、六成大学生用网娱乐 中国大学生网络素质现状调查报告 2 据悉在北京、武汉、重庆等多所高校调查结果显示,具我们调查,有超过90%的同学都触过网,但低年级同学和高年级同学对网络的运用差别较大。大一学生大部分只懂得用QQ聊天,30%的新生不懂得发电子邮件,80%的新生不懂得下载有用程序等。但在高年级同学的影响下,很快懂得进入聊天室,开始打游戏等,但将网络主要用于学习的人却很少。高年级同学运用网络的能力就要强得多,90%以上的同学懂得运用聊天室等网络空间聊天,85%的同学懂得发电子邮件,60%的同学懂得在网上下载自己需要的文件、电影、程序等,40%的人懂得在网上查询各种自己需要的资料。 但有这样一组数据令人愕然。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上网主要用于聊天者占34%,主要用于玩游戏者占28%,主要用于查资料者占30%,其他占8%。如此看来,62%的大学生在网上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 聊天、游戏等这样的网络娱乐不是不能提倡,但关键在于大学生能否自觉约束自己,能否把网络娱乐当成一种适度的休闲方式,而不是沉溺其中害了自己。 2、“玩”网者的悲剧 “上网仅限于聊天、游戏、玩耍,这是网络的悲哀。作为我国网民中素质最高的一个群体,在校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的能力不能不让人忧虑。”华中师范大学一位老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因网络而走向极端的案例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 3、色情:因网而“罪” 中国大学生网络素质现状调查报告 3 我们调查的有关数据显示,上网的大学生中80%以上访问过色情网站,经常光顾者占12%。资料显示,网络色情是导致大学生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专家称:“色情网站鼓励和暗示网民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满足,而这种满足又是现实无法满足的,长此下去,他们将沉迷于幻觉,极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胡俊曾是湖北某专科学校的一名优秀学生,来自农村。偶然一次趁同学不在寝室偷偷打开了电脑,突然弹出了一个色情网站。对“性”几乎一无所知的胡当即感到面红耳赤,连忙拔掉电源,但他事后又禁不住好奇再次打开那些赤裸裸的画面。此后胡经常趁同学不在偷上黄色网站,最终导致犯强奸罪而被判刑。 4、聊天:因“友”而亡 在上网的大学生中,具我们调查,有76%的学生沉迷于聊天室和利用各类聊天工具与网友聊天。在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搜集的网络犯罪的案例中,由QQ引发的“大学生被害事件”发人深省。在天津上大学的大连女孩许婷被网友骗走了手机等财物;湖北一师范类院校女生何琴在与和她聊天达一年之久的湖北省浠水县一网友见面时被对方强奸;网名为沙子的南京某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聊天时被聊天经验丰富的伊春市毕冬冬的“网上形象”深深吸引,在与他第三次会面时被杀害了…… 5、BBS:因“坛”而“坠” 中国大学生网络素质现状调查报告 4 BBS,也称论坛,“灌水”也是不少大学生网民的最爱。谈及“水木清华”、“珞珈山水”、“白云黄鹤”……大学生们很容易联想到他们的“家”——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但是BBS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毒瘤”。武汉某综合性院校的学生李某和刘某在BBS聊天中互相漫骂,导致事后因互相打斗而几乎致残。 除了给社会治安带来了隐患,网络还影响了不少大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 6、游戏:因“戏”而废 网络游戏是不少大学生的“宠物”。据我们在河北农大校内调查表明,30%的学生沉溺于“CS”之类的网络游戏。 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了120名学生,他们大都沉迷于网络不知归路,考试多门“大红灯笼高高挂”。某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江科进学校时曾拿了新生入学一等奖学金,但是后来江科沉迷于电脑游戏,旷课成了习惯,现在已经有10多门功课不及格,面临退学的危险。 “包夜”(通宵上网)成了不少大学生周末必做的一件事,周一的课必受影响。医学调查也表明,缺乏睡眠会导致食欲下降、身体免疫力下降、情感冷漠、心理活动异常、感知、记忆、思维、言语等各种反应能力显著下降等问题。 2003年2月27日,武汉某大学计算机学院21岁的大一学生唐某上午课程结束后,顾不上吃午饭,便和同学直奔校门外的一家网吧中国大学生网络素质现状调查报告 5 打游戏。连续上网5小时后,突感头疼,口吐白沫,继而昏迷,最终导致“脑死亡”而离开了人世。 7、六成大学生缘何在“玩”网? 为什么有高达62%的学生不能正确利用网络?这是他们天生的堕落?还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还是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利用网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令我们深思。 有关专家称,造成大学生网络素质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生自身对网络认识有偏差;二是高校网络环境建设普遍匮乏;三是高校在网络素质教育方面资源非常不足。 大学生对网络认识有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上网多在课余时间,放下了繁重的课程,上网时便希望能放松,而不是再学习。在没有人正确引导的情况下,聊天、游戏等易学、大众化的消遣性娱乐自然成了大学生们的最爱。 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40%的学生认为玩网是因为学校的课外活动过于单调,一些娱乐只能通过网络实现。 对于高校的网络建设环境目前的确不尽人意。 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目前河北保定等省市仍有多所高校互联网还未接到宿舍,学生只能到学校计算机中心、到校内外各种环境不健全的网吧上网,在那样嘈杂的环境里,学生们很难进入好的学习状态,“玩”网也就成了自然。 此外,我们浏览了多所高校的网站,发现“死网”、“呆网”是个通病。某理工类高校网络学院的网上教程一个月难得更新一次,因中国大学生网络素质现状调查报告 6 而谈不上让学生们利用校园网站进行学习。对此,该校网络中心的一工作人员称:“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是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它从1994始建以来,主干网速在4M以上,部分线路达155M,通达中国大陆31个省会的80余个城市,联网的大学和科研单位有550多个,用户200万人。这样的网络根本无法与国外高校高速的Internet相比。这样的网络环境让更新工作做起来耗时耗力。”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学校网络素质教育的匮乏是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运用网络的关键。 据调查,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学院开设了“网络素质教育”这门课外,大部分高校仅仅开设了选修课,有的甚至是一片空白。并且这些选修课大都“名存实亡”,平常不去上课,考试稍微准备准备也能过关拿到学分。
8、其实网络可以用得很精彩 互联网功过皆有,但作为知识含量较高、素质较好的大学生群体,更应该在网络中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网络中有用的部分变为自己的财富。大学生运用网络可以很精彩。 不少世界顶尖的“网络大侠”、“黑客高手”都来自于在校大学生。 国内的丁磊等第一批网络英雄也正是利用网络带来了事业成功的契机。 利用网络可以帮助自己查找各种学习资料,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深度、广度; 中国大学生网络素质现状调查报告 7 利用网络可以找到各种实践、兼职、打工、招聘的信息,为自己的前途找到好的信息渠道; 利用网络可以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积极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 利用网络写稿的大学生不仅仅赚稿费养活了自己,更结交了不少优秀编辑记者们,积累了社会关系,开阔了视野,也培养了综合能力; 利用网络开班会可以让大家畅所欲言,发挥互相交流的真正作用; 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 …… 网络的好处无处不在。 二、大学生的网络生活 纵观人类历史,20世纪无疑是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上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耀眼的时代。自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问世以来,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着。在飞转的巨大历史车轮的带动下,世界各地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文化各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其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面貌无一不深深地打上了信息时代的烙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工程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对新事物和新思想充满无限热情的大学生们,短短几年内已发展成为我国网络大军中的主流甚至中坚力量。这当然与其自身的文化素养有着必然的、不可忽视的联系,而不少高校校园网的建设更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