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 对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析................................. 2
二、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
(一) 国内经济出现了增长迅速下滑的趋势 ........................... 3
(二) 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 3
(三) 出口增长速度放缓 ........................................... 4
(四) 外汇储备大幅下降 ........................................... 4
三、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4
四、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 7
(一)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 7
(二) 商品与服务消费同时回升 ..................................... 8
(三) 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影响,有助于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 . 8
五、 结论及思路.....................................................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吉首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及作用分析
1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及作用分析
何希
(吉首大学 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依据国内外经济运行情况,对货币政策先后进行了由“稳健——从紧——适度宽松”的重大调整,国家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对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支持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认为必须坚定地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采取一系列灵活有力地措施,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积极配合国家扩大内需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全力推进社会经济的平稳、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货币政策;调整;作用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direction of monetary policy and
analysis
He Xi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The monetary policy is the national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important method.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rest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nomical movement situation, carried on successively to the monetary
policy by steady - - from tight - - moderate the significant adjustment, the country
monetary policy the adjustment to has maintained at the right moment the social
economy the normal operation, supported the social economy the steady fast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extremely positive effective function.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e crisis stern situation, must implement the moderate loose
monetary policy firmly day by day, synthesis utilization many kinds of tools takes a
series of nimbly powerfully measures, maintains the bank system fluidity full supply,
the promotion currency credit reasonable, the steady growth in, coordinates the
country to expand positively needs and so on a series of stimulation economy the
special operational policy measures, enlarge support economy development dynamics,
advances the social economy with all one's strength steadily, continually, the fast
development。
Keywords: Monetary policy; Adjustment ; Function 吉首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及作用分析
2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经济运行状况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经济运行的状况决定着货币政策的调整与实施;货币政策又反作用于经济体以及经济运行的结果。近年来,国家依据国内外经济运行情况,对货币政策先后进行了由“稳健——从紧——适度宽松”的重大调整,国家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对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支持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需要坚定地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文试对近年来国家对货币政策的几次重大调整及其作用进行粗略分析。
一、 对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析
我国从八十年代后期就已经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了慎重的调整。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的货币政策在承接上世纪末期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按照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进行了积极、有效调整。依据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状况,国家对货币政策的调整总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3年至2007年上半年。这一时期,我国执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然而依据社会经济情况,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子阶段:第一个子阶段为2003年初至2005年初。在这一时期,全球经济整体上来说有较为明显的复苏迹象,我国经济在前几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也开始逐步显现,从而逐渐走出了通货紧缩的阴影进而进入新一轮上升的周期。虽经2003年近半年“SARS”病毒的短期冲击,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但没有放缓,反而经济快速增长整体的趋势得到确立, GDP、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迅速,物价水平止跌回升。投资增长迅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2004年初达到峰值,接近60%;全国房地产开发与投资热情高涨,房地产价格在短短两年内迅速攀升,泡沫现象严重,集聚较大金融风险。在这种背景下,从2003年第一季度开始,金融宏观调控方向发生了较大转变,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是遵循“有保有压”的原则,通过结构调整,抑制诸如房地产行业、国内股市等行业和领域投资需求过热,控制银行贷款过快增长,防止通货膨胀。第二个子阶段为2005年至2007年上半年。这一时期,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地回收流动性和紧缩银根。
第二阶段,从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实施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了抵制日渐明显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央政府在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且采取综合措施,正确把握金融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维持总量平衡,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吉首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及作用分析
3
从2007年以来,央行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6次发行定向央票,紧缩力度不断加大。[1]因此,通过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从而达到降低货币流通速度来缓解通胀水平的进一步上升。
第三阶段,即2008年下半年至今。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加大,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先后5次的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且明确取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信贷规划的硬性约束等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上述几次重大的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并继续发挥着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二、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直接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终于酿成国际金融危机。为了缓解危机,一些国家央行通过注资、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统紧急注入流动性资金,从而,一场全球范围的救赎行动正在上演。尽管我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仍然不可低估。突出的表现是:
(一) 国内经济出现了增长迅速下滑的趋势
自去年以来,我国GDP增长速度出现连续5个季度的回落,沿海地区的一些工厂面临着经营困难,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向实体经济蔓延。
(二) 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加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一方面,会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直接加剧;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中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长期预期。就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出的次贷巨亏引发的全球性股灾。就1月份而言,全球股市就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这样持续动荡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市场上的资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持续动荡很可能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