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长寿粥——孝敬父母的长寿粥、人过四十给力的补气粥 93岁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依然每天接诊40、50人,经常坐飞机到许多地方讲课、参加学术研讨,精力丝毫不比年轻人差。他的保养秘诀,就是每天喝一晚自创的长寿粥,已坚持60多年。中央电视4台《中华医药》2010.3.17日晚10点采访朱良春老师时揭秘了朱良春长寿粥的配方:
绿豆50g 薏仁50g 莲子50g 扁豆50g 大枣30g 枸杞10g 煮粥汤水的制作: 黄芪250g适量水泡20分钟,煮15分钟,沥出汤水。然后再将黄芪加2碗水煮20分钟,再加一碗水煮15分钟,两部分汤水合并用来煮粥(以上配料)。
前五味洗净入锅,加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30分钟再加入枸杞,一起再煮十分钟
以上粥量五天服用。长寿粥的主要原料为:绿豆、薏仁、白扁豆、枸杞、红枣,用黄芪水煮成粥食用。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心的功能正常,则气血运行正常,精力充沛。苦入心,带点苦味的莲子正好能够清心养心,另外这个绿豆也是入心经的,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我们再来说这个肝,肝藏血,主筋,肝经气血充足了,则筋得其养,体力强健;那枸杞是入肝经的,是补肝的佳品。 再来说说这个脾,脾主运化、升清,是后天之本,承担着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脾失健运就会出现营养不良,而这个红枣、薏仁、扁豆都是可以用来健脾的。 我们再来说这个肺,肺主气、司呼吸,管人体氧气供应和输送,肺气足了生机才会旺盛,而薏仁补肺清热化痰的功效也是很好的。 我们接下来再来说这个肾,肾是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的话,则导致脑髓失养,而莲子、薏仁、枸杞都入肾经,对肾有补益的作用。 您看这几样东西看似普通,合在一起却能滋补调和五脏,使正气充足,精力体力旺盛,再加上粥里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呢,那就是煮粥的黄芪水!
相关知识: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近70载。
朱良春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江苏省政协常委暨南通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中医药学会1-2届理事暨江苏省分会副会长,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之后任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中医师,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鲜药研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及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专家组成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技术顾问,沪、港、台当代中医技术中心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新加坡中华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中医教材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 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朱良春:神仙手眼 菩萨心肠
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他90岁高龄还四处看病讲学,使中医薪火相传。他常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朱良春在门诊中 ●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 ●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 ●他90高龄还四处看病讲学,使中医薪火相传。他常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偏于一隅而名闻天下者,朱良春也。“朱良春现象”是中医界称道的话题。他老师章次公送他一方印章“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是朱良春一生的真实写照。 中医界治风湿病素称“南朱北焦”,即指南通朱良春和北京焦树德。而朱良春经验方“益肾蠲痹丸”是目前唯一能修复骨膜破坏的中药制剂,很多癌症患者在朱良春这里绝处逢生。 92岁的朱良春有着骄人的精力和体力,气度儒雅,虽然一脸平和与安然,但其纵贯古今之学识、浩荡之胸怀、仁善之心肠,总让人生出无限敬意。朱良春虽久居南通,却成为一代名医,不以位高职显,而是真正以德服人,以术服人。
用虫药如神善除肿瘤、骨病顽疾 日本西尾市寺部正雄会长的夫人患有乳腺癌,她喝朱良春开的汤药1个月,手术时,肿瘤只剩一小块,癌细胞萎缩死亡。 上海14岁的小男孩,髓母细胞瘤术后复发,头痛耳胀,泛泛欲呕,左侧乳突窦积液,朱良春精心调治,复查多次未显异常,已能正常上学。 南通市三位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危患者,朱良春用中医药使他们转危为安,现正安度幸福晚年。 朱良春善治疑难病这在中医界是公认的,近年来广为传诵的是他治好了上海施先生的淋巴癌,这只是其中的个案。 日本西尾市寺部正雄会长的夫人患有乳腺癌,她瞒着日本医生天天喝朱良春开的汤药,1个月后手术时,原来的癌肿只剩了一小块,癌细胞也萎缩死亡了,日本医生惊呆了。 上海14岁男孩小张,2004年4月在沪诊断为髓母细胞瘤,术后两月余,头痛如重压、耳胀,泛泛欲呕,时轻时重。MRI示脑瘤术后复发,左侧乳突窦积液。朱良春用扶正祛邪、软坚消瘤法,予多种虫类药、补益精血药合用,精心调治,2006年、2007年至今复查多次,均未发现异常,已能正常上学。2008年小张父子等三人专程从上海来通向朱良春报喜:复查肿瘤已完全消失。 朱良春积累了治肿瘤的丰富经验,在南通市中医院、良春风湿病专科医院、良春中医门诊部里,很多慕名而来的肿瘤患者,经朱良春及其女儿、学生采用扶正消癥的综合疗法施治,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或好转,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 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在骨科界一直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因为患者骨节畸形、骨质破坏,失去运动功能、生活不能自理不说,还伴着剧烈的疼痛,患者痛不欲生。 朱良春善治风湿骨病,益肾蠲痹丸是最能体现朱良春多年经验的代表方剂。32岁的蒋女士患类风湿16年,全身大小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经朱良春用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法治疗1年半后,各项指标均正常,能正常工作生活,并于今年年初怀孕、待产。 南通市3位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先后被通知病危,朱良春用中医药使他们转危为安,现正安度着幸福的晚年。 在上世纪中叶,朱良春还有一个“五毒医生”的雅号,原因是他善用有毒的虫类药。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生物活性强,但作用峻猛、具有一定的毒性,能搜剔深入精隧骨骱之病邪,没有功底的医生不敢乱用。当年,药店老药工当得知开方子的朱良春只有20多岁时,赞叹道:“这个年轻大夫,胆识可真大。”
深邃高远引领学术 启迪后学 他是我国最早撰文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医生。他倾囊相授诊治疑难病的诀窍,并认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非典”期间,他主张打破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采用表里双解或通下泄热。他参与广东、香港的远程会诊,取得显效。 朱良春在学术上,思想深邃而有远见,对后学多有启迪和引领,而且不尚空谈、求真实干。 据医史学家马伯英考证,朱良春是为我国最早撰文提出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学者。朱良春指出,“证”和“病”不可分割,但不能为追求统计学意义,就始终使用一个处方治疗,这样会把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活法”庸俗化、机械化,要防止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引入歧途。 在危急重病面前,朱良春也颇具高见:对急性热病的诊治,他主张打破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提出“先发制病,发于机先”,采用表里双解或通下泄热,多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2003年非典期间,他参与广东、香港的远程会诊,取得显效,荣获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就是例证。 而对于一度迷惘、困惑的中医学子,朱良春不管在学术上还是在信仰上都让人看到希望。 对于中医发展,朱良春一语中的:“一个是保持中医特色,一个是要有信心。”“经典是基础,师传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很多人曾请教朱良春诊治疑难病的诀窍,朱良春总是倾囊相授:“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入络,久必及肾”;“上下不一应从下,表里不一当从里”。准确辨证之后,采取相应的扶正、培本、涤痰、化瘀、蠲痹、通络、熄风、定痉等法,再配合虫类药,很多时候都可明显提高疗效,这是朱良春70年从医生涯的心得,屡试不爽。 朱良春认为: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事实上大部分病症还是可辨可治的,关键是找到“证”的本质。如果说不能治,那是我们尚未认识许多确有疗效的“未知方药”的缘故,但总会找到。 这不仅是一个人治病水平的高低反映,也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根本观念。朱良春对中医充满了信心,并敢于去攻克疑难重症,这种信念产生出巨大的力量。 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对后学也颇多启迪:上世纪60年代,朱良春首创的“复肝丸”,以扶正化瘀立法,用红参、紫河车配山甲、鸡内金、地鳖虫、三七等,开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先河。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内容之一就有“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纤维化的作用”;1963年朱良春在杂志上连载《虫类药的临床应用》文章,在水蛭条下曾明确提及,治胸痹心痛,配全蝎、蝉衣、地鳖虫等虫类药,收到常规药难以达到的效果。这对后来以虫类药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思路和方药,深有启迪。 山西灵石名医李可先生在一次会议上见到朱良春,热情地跑过来拥抱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师,因李可早年吸取了朱良春用虫类药的部分经验,效果很好,心仪已久。朱良春笑:“不敢当,我现在用药审慎,不如你那样胆大有魄力。”
力倡实用不尚空谈重实效 从临床干起,多年来,求真实干,绝不做表面功夫。对于虫类药的应用,朱良春不是妄用峻猛毒烈之品以邀功,而是从实践中摸索出的真经验。 朱良春讲学内容都是人们认为秘而不传的“真货”,故不管是应邀官方讲学,还是单位讲座,很多人都愿意自费参加。 朱良春是章次公先生的得意门生,章老倡导的“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注重实效”的治学主张,朱良春终身践行。 朱良春从临床干起,明白诊病关乎生死,当然要凭真本事,况患者也是医家的衣食父母,切忌空谈和造势。多年来,朱良春无论是临床、科研、讲学都求真实干,绝不做表面功夫。 中医界多年来热议的辨病辨证关系等,一直争论不休。如什么是“病”和“证”,关系如何,能不能结合,怎样结合等等,从理论、哲学层面上探讨莫衷一是。朱良春从临床着眼,举了一个例子,马上就一目了然,并提出了公允的看法。 辨证论治灵活,体现中医特色,但对疾病的具体机制和明确诊断缺少现代科学依据。这种中西医之间的客观差别,如不经综合参考分析,有可能导致医疗上的严重失误。如直肠癌早期症状易与慢性痢疾或痔疮混淆,如不运用西医学方法早期确诊,中西医结合,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就很有可能贻误病机,致病情恶化,癌肿转移,甚至不治。 朱良春讲学讲的也都是人们认为秘而不传的“真货”,故不管是应邀官方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