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
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是落实建设新型
国家战略的需要。大学生创业既是我们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
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我国经济发
展的动力源。大学生创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
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生产、建
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学生就业质量不仅
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死存亡,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
发展。新形势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
效途径,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对学生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让毕业生
把创业作为最高层次就业当成走上社会的追求目标。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逐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从而
带来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
教育迫在眉睫。高校、企业、社会都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鼓励
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高校
全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
创新创业队伍中来,不仅能效缓解不断扩大的就业压力,还能为社会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更加完善学生的就业观念
目前,高校一直在实施素质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的
研究当中。其实,创新创业教育木身也是一种素质教育。中国传统的
教育模式相对封闭,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与社会接触很少,无形中的
障碍让学生创业意识不是很强,大学作为进入社会的最后缓冲期,不
少同学创业意识己经萌动,而由于创业技能训练的相对欠缺以及创业
深入思考的缺乏,一个好的创业思想、创业理念却不能付诸好的创业
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又阻碍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因此,在高职
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完善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树立起既可
以求职又可以创业的就业观,鼓励其开拓创新、勇于创业,用自己的
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以及增加
创业实践环节,学生会在很多方面有所收获。首先,打破了高职院校
原有的教育模式,拓宽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创业有一
个最重要的成果,那就是对事物的判断。在创业过程中,提高了学生
的判断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各项能力,同时也提
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有创业经历的学生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在走
向社会的从业人群中也会略胜一筹。
二、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1)建设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育,高职院校应该把创新创业教
育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将以人为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为理念,
探索并形成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以及课程体系。按照富有创新性、体现前瞻性、注重科学性、突出参
与性、讲究实效性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多形式、多种类、多渠道参与
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现阶段高职院校有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以必修
课的形式由专任教师讲授,侧重于创新创业综合知识的传授,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建设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素质的教师团队
教师队伍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培养一支具有创新创业素质
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
业教育没有专职的教师,主要是由就业指导教师或是负责学生工作的
教师来担任,这些教师有一些专业知识,但还是缺乏这方面的专业实
践经验,在进行创业指导时不能得心应手。当务之急是在高职院校中
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要注重对校内教师的
培训与培养,让他们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和技
能。教师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创业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开阔
教师视野,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建立一支真正的具有创新创业教
育素质的教师团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作为职业院校要建设适合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发展
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具有创业教育素质的教师团队,培养出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