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审批程序的构建及相关制度研究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审批程序的构建及相关制度研究

检察机关技术侦查审批程序的构建及相关制度研究
【摘要】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规
定了技术侦查这一侦查方式,这就为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提供了
新的侦查措施,但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好这一措施,来打击犯罪、保
证人权,刑诉法的规定还不够全面,有鉴于此,笔者就检察机关技
术侦查审批程序的建构等方面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技术侦查;审批程序
当前,检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面临着作案手
段隐蔽化、作案主体的反侦查化、侦查手段传统化等诸多严峻考验,
对打击犯罪造成了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引进一些特殊的侦查方式,
来保证及时有效的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定。此次修改的新刑诉
法规定了技术侦查这一侦查方式,这就为检察机关具体实施这一措
施在立法上提供了依据,笔者就检察机关技术侦查审批程序的建构
等方面阐述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申请
(一)案件范围
依照新刑诉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对于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可以采
取技术侦查措施。不难看出,检察机关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案件必
须是重大案件,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因为技术侦查是一种极易导致
非法侦查的侦查行为,所以必须严格限制在重大案件范围。在界定
什么是重大案件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考虑:①涉案金额的大
小。②涉案人员的情况及案件的复杂程度。③案件性质的严重程度。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可能判处三年以
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渎职侵权犯罪和可能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
罚的贪污贿赂犯罪才能使用技术侦查这一手段。
(二)申请的程序要求
反贪污贿赂部门和反渎职侵权部门是检察机关可以申请技术侦
查的主体,申请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报告,载明犯罪嫌
疑人的基本情况、证据情况、采取技术侦查的依据、范围,方式、
时间等,申请报告应当得到主管检察长的批准后方可提请相关部门
进行审批。
二、审查批准
(一)审查主体
根据现有的检察机关内部的分工情况,侦查监督部门是承担侦
查监督活动的主要部门,而之所以要对技术侦查进行审批,就是为
了防止此项措施的滥用,所以理应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此外,这
种审批应当由上一级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部门负责,这样做一是为
了防止同级机关之间仅做形式审查、不做实质审查的现象发生,以
保证技术侦查措施用到实处,另一方面也是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
的一种保护。对于此项权利可以参照自侦案件上提一级的有关规定
来执行。
(二)审查的内容
除了对是否属于重大案件进行审查,笔者认为还应当对使用技
术侦查措施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即审查该案件是否需要通过采取技
术侦查手段才能达到侦查的目的,如果一般侦查手段达不到及时、
准确的获取证据惩处犯罪嫌疑人,而且达到一定的证据的要求,那
么应当批准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如果一般的侦查手段和技术侦查手
段都能达到侦查目的,那么就应当采取一般的侦查手段,不批准采
取技术侦查措施。
(三)程序构建
针对设定案件管理中心这一趋势,笔者认为,一般的程序如下:
省级以下检察机关(不含省级)自侦部门将申请报告及相关材料交
至案管中心进行备案,后将材料交至本院侦查监督部门,本院侦查
监督部门经过实质审查,提出是否使用技术措施的审查意见,报检
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审批后,连同《申请报告》、案卷材料以及本
院侦查监督部门审查意见一并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并确保报
请材料齐备与规范。
上一级检察机关在收到相关材料后,应当及时审查,在3日内
决定是否准许,以此来保证技术侦查的严格使用和及时高效的使
用。审查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呈现,比如以批准决定书的形式。为
了凸显技术侦查的具体情况,在文书上应载明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
况、罪名,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类型、方法、内容以及起止期限。
为了保证下级单位最大限度的打击犯罪,对于上级检察机关不批准
的决定,下级机关有权提出申请复议,但是在复议期间不得采取技
术侦查措施。
三、执行
(一)主体
新刑诉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是“按照规定交有关机
关执行”,这里并没有载明是何机关来执行,在相关司法解释出台
之前,笔者认为应当分两部分来执行,首先,对于有相关人力、财
力、物力支持的检察机关,可以自行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同级侦查
监督部门应派员参加,监督与配合措施的执行,其次,对于没有条
件的机关,应当由提出申请的检察机关同级的公安机关来执行,公
安机关在技术侦查方面的比较优势明显,这样做可以保证技术侦查
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同时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应派员参加,监督与配
合公安机关的执行情况。
(二)依据
技术侦查得到批准后,应当严格按照文书记载内容进行执行,
不得滥用或者超越文书的范围进行执行。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有
违法使用技术侦查措施的情形,应当予以坚决制止,必要时可以提
请批准部门撤销批准决定。
(三)期限
严格按照新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期限要求,批准使用技术
侦查措施的决定书应当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内有效。对于满足新刑
诉法规定条件的可以延长,但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不需要继
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同时,对于执行的开始与
结束情况都应当在三日内反馈到批准机关。对于次数,新刑诉法并
没有规定,但是为了防止此项措施的滥用,应当参照延长侦查羁押
期限的相关规定,以三次为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