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成功案例调查分析
—―以黔南州荔波县旅游产业发展为例
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当地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是增加少数民族人
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可以极大的提高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质量,本文
以黔南州荔波县特色旅游业发展为例,分析荔波县旅游业成功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更好的
促进荔波县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经济,特色旅游,黔南州荔波县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这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
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9056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
由于这个原因,习惯上把其余的兄弟民族称为少数民族。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中
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在各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结合着本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
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民族难以做到的,无与伦
比。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汉族地区有少数
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
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
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由于汉族人口众多,一直以来,汉族人民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
化上占据这绝对的优势。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往往会掩盖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风采,长期以来,
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等在艰难中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特色依然在中华大
地上屹立风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民族风情和特色。纯洁的民风民情,是
我国少数民族无价的文化,精神宝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得到大大的改善,人们
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大
多时候,人们在假期期间,越来越多的选择外出旅游,放松自己。而往往保持着传统民族风
情的少数民族地区成了这些旅客的向往之地,越来越多的旅客涌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他们
的到来,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经济方面,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生
活质量得到改善。
黔南州荔波县发展旅游的条件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总面积2431.8平方千米。总人
口16.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就有14.51万人,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人口较多的
少数民族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荔波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在2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世居于这块神奇土地的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
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荔波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温度适宜,是一个天然
的温室。荔波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资源丰富,
人杰地灵,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荔波县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的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和少数
民族风情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目前,荔波旅游资源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 国家级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国家级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占全县
1/6的面积,以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珍贵的科研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2006年,
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被评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二, 国家级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该地区自然风光旖旎而神奇,喀斯特地貌十分发
育,喀斯特形态多种多样,呈现出峰峦叠嶂的喀斯特峰丛奇特景观。主要有四
大景区:水春河峡谷景区、樟江田园风光景区、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
三, 浓郁的民族风情。世居于这块秀美土地上的布依、水、苗、瑶、汉等民族,长
期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长期以来,
民族的花灯表演、山歌对唱、吹笔管、打刷把、赛龙舟、爬刀山、跳芦笙舞、
陀螺赛、打猎舞等,至今仍很好地传承。热烈 诙谐的布依族婚礼中的唱“朗外”,
盛大非凡的水族“卯坡”对歌,自由纯朴的苗族婚恋,古朴神秘的瑶族凿壁谈
婚和抢腰带,令人倍感新奇
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异彩纷呈,风光绝世。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古朴、神奇而神秘。
游人来此一游,真有悦目赏心、超凡脱俗、世外桃源之感。一批批中外游客均盛赞“荔波风
光天下奇”。
黔南州荔波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荔波县政府在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以及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努力下,荔波县的旅
游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旅客流量逐年急速攀升。优美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多的吸引着外来的游客,2006
年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的申遗成功,很好的对外宣传荔波优美无比的自然风
光,每年到荔波旅游的游客流量逐年急速攀升,并且这种攀升的趋势越来越高。
二, 荔波社会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荔波旅游,对促进当地少数民
族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为当地的少数带来很多的好处,最直接的表现在
增加了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收入,极大的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
的快速发展
三,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完善。为了吸引越来越多的旅客,荔波县人民政府在基础
建设上做出巨大的投资,也极大的改善荔波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地区自然景
观做了很大的改造。2007年,荔波机场通过了总体工程的验收,不久,该机
场便可以正式运营
四, 更好的宣传荔波。越来越多的旅客来到荔波旅游,他们不仅对荔波的自然风
景所叹为观止,而且了解了荔波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情和风俗习惯,对少数民
族的风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部分旅客对荔波之行感到极大的满足,一批批
中外游客均盛赞“荔波风光天下奇”。
五, 逐渐把“蛋糕”做大。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荔波,原本的社会,经济,文化,
教育等比较落后,发展旅游也对荔波至关重要,逐渐把旅游这一“蛋糕”做大,
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反扑其他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荔波人民所要
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也是荔波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
黔南州荔波县旅游产业发展意见和建议
经过认真的调查,对荔波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一)基础设施
荔波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相比而言,基础设施还是比
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是阻碍荔波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而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主
要包括交通建设,住宿条件,医疗卫生等
(二)环境保护
由于逐年增加的旅客流量,旅客在旅游过程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荔波政府要调整发展的战略,要特别强调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
关系,在保护中适度开发,通过开发促进保护,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
持续发展,使旅游业发展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进
一步推进重点景区和旅游城市的生态重建,切实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把因旅游带来的生态破
坏和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科学发展旅游业,全面协调经济和环境的关系。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当地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大力加
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防止旅游资源的商业化开发对民族文化造成的侵蚀,使我省宝贵
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必须保护当地少数民族的灵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保护
(四)政府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县政府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高瞻远瞩,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忘记长远发展的需
要。积极培养各种人才,注重提高荔波的教育水平。在依托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实施科教
兴县,科教强县
结语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黔南州荔波县特色旅游,经过本次调查,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特
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感知,也是践行了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
的实践展示。荔波县政府要继续发扬创新的精神,制定符合荔波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才能
引领荔波人民努力奋斗,经济发展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得到极大的提
高,才会完成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