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杂性结石合并急性梗阻性肾积脓的微创治疗

复杂性结石合并急性梗阻性肾积脓的微创治疗

复杂性结石合并急性梗阻性肾积脓的微创治疗
Objective:To discussing the security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of complexity
Calculi with acute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with
pyonephrosis.Methods: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diagnosis of complexity calculi with
urinary tract obstruct complicated with pyonephrosis in
19 cases were reviewed.The 19 cases,after
antiinflammatory and countershock,underwent PCNL for the
first stage.Results:All 19 cases were treated
successfully.The total stone-free rate was nearly
100%.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76
minites.Conclusion:PCNL is a safety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acute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with
pyonephrosis in the first steage.
s Pyonephrosis;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上尿路结石

合并感染,易形成肾积脓,细菌入血,导致感 染性休克,严重者破坏肾功
能[ 1]。若合并其他内科基础病, 如糖尿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甲
状旁腺功能亢进,贫血,冠 状动脉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可增
加病死率。 2009 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复杂性结石合并肾积脓致感
染性休克 患者19例,经I期行一侧微创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40〜79岁,平均
63
岁;均有泌尿系结石史6个月〜25年。6例患有糖尿病,9例 曾行体外冲
击波碎石。发病时间 3〜 10 天。均有寒战高热,一侧 或双侧肾区叩击
痛, 体温均》40C,血白细胞(13〜30) X 109/L , B超、KUB IVP、
CT提示双侧多发(铸型)结石8例,肾结石合并 单侧输尿管结石 4
例,

双侧输尿管结石 4例。
方法:予抗炎补液治疗 1 0 〜 1 4天及对症处理,控制血糖。
行尿培养及血培养。完善 B超、KUB IVU、CT了解结石的大小 位置各盏
积水情况及肾周情况。 患者一般情况稳定, 择日手术治 疗。双侧肾结石
者, 先处理容易取出安全的一侧, 有症状的一侧, 积脓一侧。肾结石合
并同侧输尿管结石,先行输尿管镜碎石术, 再行经皮肾镜。 双侧输尿管
者同时行输尿管镜碎石术。 先采用全 身麻醉,麻醉满意后取膀胱结石
位。行膀胱镜检查,其中 4 例合 并左侧输尿管结石, 先行输尿管镜检
查, 先行输尿管结石气压弹 道碎石。置F5输尿管导管,接生理盐水持续
滴注,至人工肾积 水。改为俯卧位, 超声检查, 确定穿刺目标肾盏。
使用 urovision 肾穿刺套装器,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入导丝, 筋膜扩张
器逐级扩张 至F16,然后改为金属套叠扩张器扩张至 F24,置入肾镜,撤出
导丝。观察结石及各肾盏情况,并送检培养。使用瑞士 EMS第四
代碎石清石系统,打碎并吸出碎石,肾内结石清理完毕,拔除输 尿管导
管,顺行导入 F6COO双J管,撤出肾镜,置F14肾盂造 痿引流。手术后
5〜7天,肾造痿及尿管变淡红色,无脓液引出, 无发热,复查KUB如D-
J管位置好,可拔除肾造痿,观察1
天, 无发热腰疼, 拔除尿管出院。

术后 2 〜 6周膀胱镜下拔除 D-J 管。
结果
19 例术前尿培养, 1
例无菌落发育,余结果均阳性,分别 为大肠

埃希菌 9 例,肺炎克雷白菌 3 例,铜绿假单孢菌 3例,奇 异变形杆菌
1 例,粪肠球菌 1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 1 例。血培养 2
例为大肠埃希

菌, 1 例为铜绿假单胞菌,余阴性。
均在膀胱镜下插管成功,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
I
期单侧碎石成功。复查KUB提示结石基本取净,术后留置肾造 瘘管引

流脓液。 3例术后 7天内引流清亮,拔除。 1例术后脓液 持续引出,抗
炎治疗 14 天后拔除。术后行尿培养, 1 例为铜绿 假单孢菌,菌落数
10万;1 例为粪肠球菌,菌落数 10万。余培 养阴性。 3
例术后体温正

常, 1 例术后发热,持续引流,根据尿 培养应用敏感抗生素后体温正
常。住院时间 21〜35天,平均 29 天。
术后复查KUB结石基本取净,术后定期观察随访。
讨论
上尿路结石导致同侧肾梗阻性积脓,使肾盂内高压的脓液 渗入肾实
质,形成脓性炎症及肾实质脓肿, 最终导致肾实质破坏, 患肾功能丧
失。 严重细菌及毒素入血至全身, 出现严重的全身中 毒症状,甚至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及休克[ 1]。
老年人抗感染力低下,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 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肥胖等内科疾病,使病情更加凶险。对手术 耐受性差[ 2],
早期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导 致患者死亡。
肾积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易误诊为急性肾盂肾炎、阑 尾炎、肠
梗阻、肾周脓肿、肾肿瘤、胆石症等,误诊率高达 50%。 临床症状、 实
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不能区别脓肾和肾积水, 只有 肾穿刺才是惟一的确
诊方法。 患者有反复发作肾绞痛史, 高热不 退,尿急, 尿频,尿痛,
患肾区叩痛阳性, 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 应考虑本病。 “脓液分层现
象”是肾积脓特有的疾病特征。 由于 肾盂肾盏中的脓液密度高于肾盂尿
液密度,故在静息体位 B 超、
CT
中,脓液呈现分层分布的特征。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方法, 结合膀胱

清洁试验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率。 肾穿刺抽出脓液, 即 可确诊肾积脓。
直到 20 世纪 80年代早期,肾切除术仍是梗阻性肾积脓的 主要治
疗方法,存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问题。曾报 道,国内肾切除
率达45%- 87%随着泌尿外科腔内技术的飞速 发展及设备的不断更新, 对
于梗阻性肾积脓治疗方法多样化, 肾 切除率显著下降。及早解除梗阻,
通畅引流,减低患侧肾盂的压 力,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 已成为目前
治疗梗阻性肾积脓的原 则[ 3]。经皮肾镜已经成为肾结石的主要治疗方
法,部分取代 了传统的开放手术[ 4]。
急性发作型结石性肾积脓, 由于发病时间短, 解除梗阻后, 肾皮
质血运改善,肾功能多可恢复,保肾手术是可行的。脓肾的 早期诊断和治
疗对于防止肾功能的永久性损害和避免败血症的 发生十分重要,一旦确
诊,应立即引流和抗感染。 PCNL与输尿
管镜碎石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是目前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治 疗方法
[ 5]。
上尿路梗阻并发肾积脓单用抗生素治疗常难 以奏
效,而是否保留肾脏视肾功能而定。若患肾皮质菲薄,呈囊 袋状,已完全
丧失功能,且患者身体情况可耐受手术,应考虑I 期肾切除。若全身情况
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打击,可先行肾造瘘 引流脓液,抗炎补液治疗,待全
身情况好转再行手术切除。若肾 脏功能残存,有保留价值,应尽量保留。
从B超、CT上看,此19例患者肾脏皮质存在,肾图提示 肾脏功能
存在,故有保留肾脏的价值。此 1 9例术前均应用敏感 抗生素抗炎及补
液治疗 7〜14天,身体一般情况可以耐受手术, 均行I期经皮肾镜取石
术。
对于脓肾患者,1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应持谨慎的态度, 在置入肾
镜操作的过程当中, 为了使视野清晰, 增加穿刺成功率, 应用高压水
泵, 这样使肾盂内的压力显著升高, 脓液中的细菌可 经过肾盂反流入血
液, 造成感染扩散。 术中肾盂内压一般 20mmHg 左右,但波动极大,极
限高值可达 200mmH,g 而肾盂内压达 100cmH2O即可发生严重的灌注液
外渗[6]。如碎石时间稍长, 极易造成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低,心
率快,血氧饱和度低, 予输血、补液、升压药物后反应迟钝,血红蛋白迅
速下降,随后 出现高热,感染性休克,术中出血,故实施I期经皮肾镜的
取石 的患者,身体条件应该良好,结石易于短时间取出,注意控制灌 注
压。复杂性结石不宜持久操作, 而应分期进行, 缩短手术时间。 操作轻
柔,减少感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本 19例行I期取石, 未出现大出
血、感染性休克、脓肿播散。
经皮肾镜取石治疗结石性梗阻性肾积脓,具有安全有效, 迅速解除
肾梗阻,最大程度保存和恢复肾功能,创伤小,术后恢 复快的优势。但应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I期或分期取石[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