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L_I 口 同 謦掘f } l 睁li 稻F 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提要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课程双 语教学模式优势及不足的分析,结合我国高校 实际情况,提出双语教学的“并行模式”,并对 该模式实践中应注意的i. ̄-j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双语教学;专业课;并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增强,双语教 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高等教育 领域兴起并迅速发展。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的目的在于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 口文/张普
高他们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倡导不同于 我国传统学习方法的创新型思维方式。为此, 我们必须考虑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取 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双语教学的模式问 题。本文在对现有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 上,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种新 的双语教学模式。 一、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主要 模式及其分析 ‘ 当前普遍存在于我国高校的专业课双语 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 ’ 1、;l导模式: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教 师用中文讲解,其间穿插英文术语,习题和考 试则中英文结合。这是最简单的双语教学模 式,其优势在于授课过程中师生问没有任何语 言交流的障碍,基本上不会出现由于语言问题 产生的误解,因而在双语教学试点的初期往往 比较受欢迎。但是,由于东西方教学思想和教 学体系的巨大差异,英文教材和中文讲解之间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比如,学生课前花大 量精力预习的内容与老师的讲解可能从思想 方法,问题切入点,乃至语言形式上都存在较 社会添砖加瓦。 2、充分发挥教师在少数民族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切实关心和 保障教师生活,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少数民族高校大部分在偏远的欠发达地 区,高校教师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相对于东 部发达地区要稍差一些,这就可能在某种 程度上造成少数民族高校教师心理失衡, 所以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不但要给予物 质奖励,还应给予精神奖励,多鼓励少惩 罚,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加强师德教育, 用榜样的力量激励教师认真投入到教育 工作中去。 3、加强少数民族高校领导干部和管 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领导干部 和管理人员在进行各项工作时,要注意贯 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人本管理 思想中,企业管理者的目标是运用一切手 段调动组织成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 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少数民族高校的 管理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的目标实质上 是一致的,作为高校的领导干部和管理 者,应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就遵循以人为 本的原则,注意领导方式的科学性,在重 大事件的决策上,要多听取广大师生的意 见,杜绝领导干部“一言堂”的情况出现, 实现决策的民主性,让广大师生在学校中 有主人翁的意识,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学校 的各项事业中来。 4、从少数民族高校实际情况出发,切 实保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由于少数民族 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有大量的贫困学 生存在,这部分贫困生一般性格比较内 向,自尊心强而且比较敏感,如果教育保 护不好,他们很容易走向极端,严重的情 况下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学校的领导、管 理者和广大教师要特别注意这部分学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困难 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帮助,但是一定要注 意方式方法,如可以采取奖学金和助学贷 款等方式。在对待少数民族学生时,应特 别注意采取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榜样激 励并举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 习热情,多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而不是一 味的命令和用强硬的规章制度压制学生, 把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用潜 移默化的方式内化于少数民族学生心中。 对全局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少 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 重要,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入 “新鲜血液”的少数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则需要创新,而人本管理思想引 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为 目标,积极推进和发展少数民族高校的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程洁.人本管理在高校政治思想工作 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0.2. [3】赵丽梅.对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探讨….教育探索, 2007.7. [4]钟秀梅.人本管理是和谐教育的一种 实践方式….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 0.4. [5]童海军,李兴忠.注重人本管理充分调 动教师的积极性【J】.宁夏教育科研, 20O6.2.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8月号上(总第422期)
固 大差异,学生无法迅速地将老师所讲和课本所 述的内容结合起来,于是,尽管上课时似乎听 懂了,但由于下课后不知如何复习,同样影响 了学习效果。加之这种模式的英文授课比例 低,无法达到“双语”教学的基本标准,所以目 前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2、渗透模式: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中 英文结合习题和考试,教师中英文结合讲解, 即先对某个知识点用英文讲解,然后再中文重 复。看起来,这种模式既考虑NT双语教学英 文授课的必要,又通过中文重复的形式保证了 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成为目前较为流行的 形式。但是,由于这种模式没有一个完整的英 语语言环境,加之教师和学生对母语本能的依 赖心理,使得其英文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了 严峻的挑战。英文教学时,教师寄希望于稍后 更加深入和生动的中文讲解,学生则会更加期 待母语的交流。于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 入,专业课重点难点内容的陆续出现,这种模 式中的英文教学部分变得越来越薄弱,有时甚 至干脆全部让位给全中文授课的引导模式。 3、完全模式:完全英文教学,即不仅教材、 板书、习题和考试用英文,教师的讲解也完全 是英文。可以说,这是双语教学的高级阶段,能 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培养学生 用英语理解、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如 果综合考虑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英语 语言应用能力,这种模式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运 用其实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决不能以牺牲专 业知识的教学质量为代价而去片面地追求双 语教学的形式。 二、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并行模式 综合考虑上述三种模式,尤其是渗透模式 和完全模式的优势及不足,我们在实践中扬长 避短,总结出了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并行模式。 首先,将整个课程按照内容的关联性划分 为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可以是一章或几章,并 在课程开始时向学生说明;然后,对课程的每 一部分,先完全用英文讲解,建立英语语言环 境,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并理解相关问题。此 时,应充分利用原版教材普遍具有的语言平实 生动、案例翔实丰富等优势,大量引用课本的 实例,注重从151常生活中寻找切入点,让学生 先从耳熟能详的身边事中产生感性认识,再逐 渐深入剖析,环环相扣,最终水到渠成地达成 理性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适当地缩小课程 回 信息量的相对落差,降低英文授课的难度,使 学生感到学习双语课不再是努力地攀登悬崖 峭壁,而是在平缓的盘山公路上信步而行。同 时,授课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情况, 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做好记录;最后,一个部 分的英文授课结束之后,增设复习课,此时,再 用母语勾画总体结构框架,串讲主要内容,打 通知识脉络,强调关键知识点 对学生反映比 较集中的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解释和探讨,及 时纠正学生的理解偏差,对于英文教材没有涉 及而国内教学大纲又有具体要求的内容加以 补充。这里的复习课与前面的英文教学是“并 行”的,但绝不是英文教学的“中文版”,而应是 带领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以关键知识点为核 心向外扩展,逐步发散,强调相关内容之间的 联系和综合应用,最终帮助他们形成一张层次 分明,条理清楚的知识网。换句话说,在每一部 分的英、中文教学中,讲授的内容是大体相同 的,但问题的切入点、研究的角度、分析的方法 和思路的拓展过程则是不同的,而正是这种相 同与不同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一门课程所有 内容的融会贯通。 并行模式的特点是:第一,充分结合当前 我国高校师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 保留了中英文结合教学的形式:第二,强调培 育完整的英语语言环境,中英文语言的转换是 以课时为单位的,即在一个教学课时中仅使用 一种语言:第三,通过中文复习课的形式,有力 地保证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实现了真 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 实践证明,这一模式 是能够被学生广泛接受和喜爱的。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将双语教学仅仅看成是两种语言 之间的转换。并行模式中的英文授课从教学的 思想方法上应该是全新的,绝非简单地将原来 中文的内容“翻译”成英文。教师应走出“只要 英语水平高,就可以上好双语课”的误区,避免 因一味地强化英语而忽视了对课程体系的整 体研究。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文教 学过程和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之间在课程的 整体构架和教学思路等方面必然存在明显的 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按照英语的语言习惯和思 维方式,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双语课程, 不仅从语言上,而且从思想方法上将课程“双 语化”,同时寻求中英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2、努力以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克 服语言障碍。英文授课过程中,语言的障碍是 不言而喻的。为了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一问题, 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量加强师生互动,营造 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首先,教师应适时地提示 学生目前所讲授的内容在课本的位置,以便学 生及时参阅教材,帮助理解;其次,多运用简单 提问的形式将问题引向深入,并给予学生思考 的时间和空间,问题的答案应简单明了,如 “是”或“不是”,“增加”或“减少”等。这样,尽量 减少课堂上因听力问题产生的“掉队’’现象,同 时也帮助前面已经“掉队”的学生重新跟上;再 次,应允许学生及时提出尚未听懂或仍存异议 的问题,争取更透彻地分析和说明,努力避免 给学生留下模糊甚至错误的“第一印象”;最 后,如果可能,应鼓励课堂上的即兴交流,让学 生在努力“开口说”的过程中实现用英语思维 的突破,这无论是对理解专业知识,还是提高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而言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 教学 许多有过双语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都发 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文讲授的内 容,板书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板书的内容也 越来越多,这样一来,不仅费时费力,还导致了 学生上课时忙于记录板书反而影响听课的情 况。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 课件。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在课前将需 要板书的内容做好,上课时只需要操控有关内 容出现的时间、次序及位置即可,而板书只是 作为辅助性的手段即兴出现。学生也可以从大 规模的笔记中解脱出来,上课时专心听讲,只 需对自己的心得略作记录,而课后再将老师的 课件拷贝,仔细研究。这样,还可以节省宝贵的 上课时间,缓和由于“双语”教学而导致的课时 不足的矛盾,可谓是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靖.高校双语教学“专业一语言一信息素 养”三维目标体系的建构.现代教育科学, 2Ol1.1. [2】厉秀仁.关于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辽宁教 育研究,2003.3. [3】谈多娇.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教 育研究,2010.1 0. [4】施万胜,舒友菊,万珊.应用型本科院校双 语教学改革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1 0.2 6.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8月号上(总第4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