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讨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讨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讨研究
摘要:双语教学目前已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各高等院校逐渐加大双语教学的力度,但目前仍存在若干问题制约双语教学的开展,本文主要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了加强和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的
方法。

关键词:专业课;双语教学;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40-02
一、前言
“双语教学”这一词汇自从在高等院校流行以来,很多教师给过很多不同的解释,尤其是在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些教师认为双语教学是用母语讲课,用另一种语言主要是英语作为课件或教材的教学;还有些教师认为双语教学是同时用两种语言(母语和一门外语)讲授某一门专业课,为了增加学生的理解程度,即用外语讲了一遍后再用母语讲授一遍;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双语教学就是完全用母语外的两门外语讲授专业课,或者完全用母语外的一门外语讲授一门课程包括课件的制作以及教材的使用完全是外语形式。

而在词典里,对双语教学的解释也因不同国家而不同。

在中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用一门除汉语外的外语(多指英语)作为主要用语进行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排除使用汉语以避免学
生由于语言的落后产生思维的障碍。

目前许多高校开设双语教专业课,它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

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成为国际性综合人才的方法之一。

而近几年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表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开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需要考虑师资队伍、学生能力、教材建设、课程体系设置等综合因素,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制约着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而目前对这些因素的改革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

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娴熟的专业课知识,更要求教师要具备高超的外语语言知识,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且能将两者有机融合。

目前在高等院校能满足这样要求的教师很少,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双语教学课程的开展。

有些教师专业课水平非常高,但英语语言不行,有些教师英语语言能力强,但专业课知识不扎实,教学经验不足,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1]。

这就需要高校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如加强资金投入、多种渠道加强师资培训、举办各种研讨会等形式,也可聘请外籍教师或具有多年留学经验的教师讲授双语课程。

比如在我们学校现在每年聘请外籍教师对骨干教师进行外语培训,而且每年也会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到国外访问、学习,重在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教师专业课的培训,采取传帮带的作用,目前很多学校年轻教师作为助教,与老教师一起上课,批改作业等,以提高青年教师的
专业课水平及教学经验。

此外,还要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要培养教师把教好双语课程作为自己的责任,避免应付的心理。

三、加强教材建设和使用
目前很多高校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大部分教师使用中文教材备课,然后借助原版的外文教材进行课件制作,绝大多数老师的课件制作来自于自己的翻译,有时候缺少英语的专业性。

学生使用的教材也往往是中文教材,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能力。

双语教材的使用和建设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教材的建设和使用限制着双语教学的开展,教材是学生的第二老师,是学习的载体,尤其是对双语教学来说,其难度要大于母语教学,如果没有教材,学生只通过教师的课件和课堂笔记接受知识,这也限制学生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提高[2]。

而如果使用原版的英文教材这又与老师的授课计划不一致,也就是说原版的英文教材从教学大纲、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等方面不一定适合国内实际教学的要求。

最好的方法应该是使用教师自编的英文教材,这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目前很多高校教师也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尝试。

四、改革教学方法
专业课双语教学既不等同于外语教学也不等同于专业课教学,它是两者的有机融合,既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又要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这是双语教学的双重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
开展专业课的双语教学。

学生的英语水平决定双语教学的效果。

目前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去,大部分学生如果英语水平能达到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即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开展会顺利一些。

而目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很多学生的英语达不到基本的听说读写水平,再加上课堂上出现若干专业词汇,这就使双语教学变得极其困难,因此教师要根据所教授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难度,不能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要根据专业课程难度和学生能力在课堂上合理使用英语和母语的比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不同于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课堂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锻炼英语的语言环境,而专业课双语教学虽然也缺少不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还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它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在培养英语能力的同时,借助于外语这一媒介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3]。

如果所学的专业知识中有的难度很高,这时教师应采用母语和英语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将专业难点词汇、专业涉及到的重要原理等可以先用母语讲述清楚,在此基础上再开展英语教学。

此外,不能将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等同于专业外语,拿一段英语让学生翻译成汉语,再对汉语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这就误导了双语教学的意义。

五、强化教育观念、改善课程设置
目前多数高校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在本科生第6、7学期开展,开
展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必须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课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即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同时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不能形式化,不能为了开课而开课,要本着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进行课程设置,哪些课程需要双语教学要结合学科发展进行考虑,不能盲目设置双语课,一般情况下要在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课程中开展双语课[4]。

此外专业课双语课程的设置要有衔接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才可进行双语教学,且最好是在学生学完专业外语课程之后开展。

此外高校可通过双语教改项目的立项加大双语教学的开展力度,通过立项的方式对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探讨研究,加强双语教师的热情。

从各方面积极创造双语教学的氛围,让教师和学生从各方面感受到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从而推动双语课程的发展[5]。

还可以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双语课,双语课程的教师的薪酬可适当增大,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

六、结语
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国际性人才必要手段,在教育全球化的今天,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本学科领域国际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学生面向国际,学习和了解发达国家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和完善自己。

专业课双语教学同时具有专业性和双语性,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的发展眼光积极探索、实践和创新双语教学模式,为
培养更多的优秀双语人才作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玲,丁君君,付广春.高校双语教学改革与研究[j].科教前言,2008,(34):49-50.
[2]张敏瑞.高校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和使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73-275.
[3]向玉乔.高校双语课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现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36-137.
[4]黄宝强,唐丽娟,肖小聪.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40-41.
[5]胡炜,蒋堃.高校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0,(18):172-17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摇项目编号:gbb12110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