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牛衣原体病的流行状况 0715

中国牛衣原体病的流行状况 0715

中国牛衣原体病的流行状况郑杰谢巧张连祥崔舰南启明朱文革朱秀芝韩莉刑佳鹏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北京昌平102209)摘要:衣原体感染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属人畜共患病,呈地方流行,常对养殖业造成很大危害及经济损失,并对人类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

牛衣原体感染的主要症状有新生犊牛衣原体性肠炎、犊牛衣原体性支气管肺炎、多发性关节炎-浆膜炎、角膜结膜炎、衣原体性流产、衣原体性乳房炎、公牛精囊炎、精液品质降低等。

自上世纪80年代确诊牛衣原体病和利用IHA等方法检测血清学抗体以来,全国部分地区都进行了研究和报道,该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中国牛衣原体病血清学抗体检测的情况做一个汇总和分析,发现牛衣原体病广泛存在于21个省市,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感染率不断攀升,为了做好牛衣原体病的预防和保障人类的健康,建议养殖户使用疫苗进行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牛衣原体;流产;血清学;IHA引言:衣原体是一种小的、细胞内专性寄生菌,可以引起多种动物的疾病;衣原体感染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该病属人畜共患病,呈地方流行,常造成很大危害及经济损失,并对人类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

衣原体可以感染18个目、29个科的190余种鸟类以及绵羊、山羊、牦牛、猪等许多哺乳动物、野生动物受到过感染。

牛衣原体感染可使母牛出现散发性流产,产死犊、弱犊,出现子宫内膜炎、长期不孕,种公牛出现包皮炎、睾丸炎、精液品质降低,犊牛发生肠炎、散发性脑炎、胸膜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及角膜结膜炎等,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牛衣原体性流产。

牛衣原体性流产主要由家畜衣原体感染牛引起的一种地方流行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对养牛业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中国牛衣原体病血清学情况汇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人就报道了牛地方流行性流产综合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也相继报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一些省区陆续报道牛感染衣原体病和利用补体结合反应、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衣原体以来,中国关于牛衣原体血清学调查越来越多,具体见表1表1 中国牛衣原体病血清学抗体检测年份省份血清阳性率检测方式靶动物作者和文献1985 湖北 8.7%(382/4386) CFT,IHA 牛(奶牛)徐彩堂[1]1986 湖北 26.8% (37/138) CFT,IHA 牛(奶牛)杨宜生[2]1988 青海 29.0%(45/155) CFT 牦牛帅永玉[3]1989 青海 26.7%(24/90) IHA 牛韩英[4]1989 湖南 8.1%(33/410) IHA 牛(奶牛)蒋武成[5]1991 陕西 28.3%(107/378) IHA 牛(奶牛)林志涌[6]1991 四川 6.5%(7/107) IHA 牛左舜君[7]1991 青海 3.53%(28/119) IHA 牛张殿柱[8]1991 青海17.73%(340/1918)IHA 牛姜天童[9]1992 湖北 8.71%(382/4386) IHA CFT 牛杨宜生[10]1993 新疆 4.9%(35/711) IHA 牛金根源[11]1993 青海 21.03%(/190) IHA 牛董才行[12]1994 青海 42.7%(236/553) IHA 牦牛袁春华[13]1996 新疆 2.1%(6/288) IHA 牦牛王桂华[14]1999–2000台北 51.3%(377/735) ELISA 牛 Wang[15] 1999–2000 台北 71.4%(45/63) ELISA 牛 Wang[15] 2000 山东 16.1%(10/62) IHA 牛(肉牛)周继章[16] 2000 河南 25.7%(9/35) IHA 牛(肉牛)周继章[16] 2000 宁夏 16.8%(16/95) IHA 牛(肉牛)周继章[16] 2000 河北 23.1%(3/13) IHA 牛(肉牛)周继章[16] 2000 陕西 42.2%(57/132) IHA 牛(肉牛)周继章[16] 2000 甘肃 10.8%(4/37) IHA 牛(肉牛)周继章[16] 2000 甘肃 20.7%(18/87) IHA 牦牛周继章[16] 2000 甘肃 25.5%(24/47) IHA 牦牛邱昌庆[17] 2000 云南 34.61%(823/2378)IHA 牛王琼秋[18] 2000 青海 15.5%(22/142) IHA 牦牛周继章[16] 2000 四川 25.6%(10/39) IHA 牦牛周继章[16] 2000 广西 20.0%(10/50) IHA 水牛邱昌庆[19] 2000 安徽 18.7%(28/150) IHA 水牛邱昌庆[19] 2000 江苏 14.0%(20/143) IHA 水牛邱昌庆[19] 2001 宁夏 24.0%(12/50) IHA 牛谢琴[20] 2002–2004 广东 49.1% (27/55) IHA 牛(奶牛)邱昌庆[21] 2002–2004 江苏 0.0%(0/20) IHA 牛(奶牛)邱昌庆[21] 2002–2004 上海 0.0%(0/49) IHA 牛(奶牛)邱昌庆[21] 2002–2004 河南 20.8%(10/48) IHA 牛(奶牛)邱昌庆[21] 2002–2004 宁夏 25.4%(177/698) IHA 牛(奶牛)邱昌庆[21] 2002–2004 甘肃 43.2%(19/44) IHA 牛(奶牛)邱昌庆[21] 2002–2004 陕西 10.3%(25/243) IHA 牛(奶牛)邱昌庆[21] 2002–2004 陕西 10.0%(1/10) IHA 牛(奶牛)邱昌庆[21] 2002–2004 内蒙古 15.7%(11/70) IHA 牛(奶牛)邱昌庆[21] 2002–2004 黑龙江 17.2%(20/116) IHA 牛(奶牛)邱昌庆[21] 2006 宁夏 9.22%(107/1161)IHA 牛邱洪流[22] 2007 宁夏 28.4%(108/380) IHA 牛(奶牛)何存利[23] 2008 宁夏 53.3%(16/30) IHA 牛(奶牛)杨东荣[24] 2009 青海 9.8%(21/214) IHA 牦牛张晓强[25]2009 青海 9.18%(/1361) IHA,ELISA 牦牛刘军红[26]2010 青海 5.13%(33/643) IHA 牦牛闵云龙[27]2010 青海 5.9%(19/321) IHA 牦牛铁富萍[28]2010 青海 2.5%(25/1,410) IHA 牛何成基[29]2011 宁夏 3.13%(39/1248)IHA 牛赵晓瑞[30]2011 四川22.68%(22/97)分离牛李翠蓉[31]2011 青海 2%(2/100) IHA 牛李兰青[32]2012 青海 2.81%(94/3351)IHA 牛孔祥颖[33]2012 青海0.8%(3/400)IHA 牛张作秀[34]2012 青海15.8%(15/95)IHA 牛王晓云[35]2012 青海8.0%(16/200)IHA 牛李世双[36]2012 青海9.37%(15/160)IHA 牛朱巧英[37]2012 安徽22.43%(120/535) IHA 牛宗贺[38]2012 宁夏24.14% IHA 牛谢琴[39]2012 青海 1.29%(/28) IHA 牛党永芝[40]2012 青海 15.00%(6/40) IHA 牛措毛加[41]2012 贵州 2.86%(24/838) IHA 牛洪尼宁[42]2013 重庆21.3%(69/324)IHA 牛霍本能[43]2013 青海 2.2%(5/232)IHA 牛祁小英[44]2013 青海11.5%(23/200)IHA 牛钟卫东[45]2013 青海17%(34/200)IHA 奶牛钟卫东[46]2013 甘肃25.08%(23/610)IHA 牦牛殷铭阳[47]2013 青海 2.8%(94/3351)IHA 牦牛孔祥颖[48]2013 青海 26.4%(60/227) IHA 牛马怡隽[49]2014 宁夏25.8%(23/224)IHA 牦牛李永琴[50]2014 海南 7.6%(91/1202) IHA 牛陈有文[51]2015 青海8.0%(16/200)IHA 牦牛马德礼[52]2015 青海 3.78%(34/900)IHA 牦牛魏有梅[53]二、衣原体病血清学情况分析通过表1汇总发现,自1985年以来,共监测了22个省(区、市)牛衣原体病的流行情况。

除上海市外,发现全国21个省(区、市)都存在牛衣原体血清学抗体阳性的报道,其中报道最多的省份有青海、宁夏、甘肃、陕西、湖北、四川等。

血清学监测范围的不断扩大及监测结果阳性的省份不断增加,我国尚没有衣原体病疫苗的商业化使用,说明该病感染在我国牛群中普遍存在,而且以养牛业较集中的北方地区报道为多,同时也说明我国科研工作者对牛衣原体病越来越重视。

本次综述中引用的文章从1985年开始,终止于2015年。

1999-2000年在台北用ELISA方法监测牛的感染率最高达到71.4%,中国大陆地区阳性率较高的省市有宁夏(最高为53.5%,2008年),甘肃(最高为43.2%,2002-2004年),青海(最高为42.7%,1994年),陕西(最高为42.2%,2000年),湖北(最高为26.8%,1986年),四川(最高为25.6%,2000年),安徽(最高为22.43%,2012年)等。

分析发现,随着年份的增加,牛衣原体血清学阳性率有增加的趋势,具体见表2.表2 随着年份的增加部分省市阳性率增长情况省市初次报道阳性率最高年份阳性率增加湖北1985 8.7% 1986 26.8% 18.1%陕西1991 28.3% 2000 42.2% 13.9%宁夏2000 16.8% 2008 53.3% 36.5%甘肃2000 10.8% 2002-2004 43.2% 32.4%四川1991 6.5% 2000 25.6% 19.1%安徽2000 18.7% 2012 22.43% 3.73%青海1988 29.0% 1994 42.7% 13.7%从报道的数据来看,一些研究者对同一个省市的检测发现,不同地区或不同场的牛衣原体血清学阳性率差别较大,但是可以确认该省市所饲养的牛群中存在衣原体的感染。

通过以上的资料和分析可以看出,牛衣原体病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血清学阳性率出现攀升趋势。

由于衣原体病是人畜共患病,建议养殖户使用衣原体病疫苗预防和控制该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