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课时 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课时 实现社会和谐

第三课时实现社会和谐
一、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2、教学难点: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改善民生。

二、学生分析
和谐社会本身概念就比较宽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生对我国社会尚存
在的不和谐的现象有所感知,教师需加以引导,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
消极情绪,因此,在罗列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同时,教师应该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明确我
国正在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消除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
全体社会成员不懈奋斗。

这也是贯穿本节课的主线。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知和谐社会,掌握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了解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综合设计思路(教学过程)
一、你说我说,一起了解和谐社会
1、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
让学生说说古今中外的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设想,包括世外桃源、大同社会、理想国,让学生感知历史上人们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

2、走进和谐社会
【名词解释】
和谐——“和”原本是一种乐器,写作“龢”。

“谐”与“和”同义,指音乐的和谐协调。

这两
个字都是指音乐或语言的调和。

全国政协委员张贤亮曾对“和谐”二字用拆字法作过这样的解释:“和”是人人有饭吃,“谐”是人人都能说话。

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一个多元的社会,一个合作和宽容的社会,一个
民主和善治的社会,一个秩序和法治的社会,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诚信的社会,一个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探究活动】——畅所欲言:“你身边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教师可以抛砖引玉,举例说明
教师引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问题:
1、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
2、就业、社保、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3、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
4、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
要求还不适应;
5、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6、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
☐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
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
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小组合作活动:你说我说,我们一起来描绘和谐社会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根据和谐社会的要求描绘未来的和谐社会,展示形式可以以绘画、小品、作文等多种形式。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国家角度)
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关爱最为重要。

从这个意思上说,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突出民生,始终将改善民生放在首位。

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1)就业——民生之本。

问题现状: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指出:“在十一五期,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约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岗位需求只能新增40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000万左右。


国家政策:2007年0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

它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重要法律。

为我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

(2)教育——民生之基。

问题现状: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中国中等及高等教育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30年以上”。

国家政策:在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
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基础上,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3)分配——民生之源。

问题现状:出示我国贫富差距现状。

材料:根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大陆五十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五千万农民年纯收入,三百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九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

此外,人民银行统计发现,中国银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 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差距悬殊.分配民生之源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公认的用于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1978年:0.18;
1994年:0.37;
1996年:0.424;
1998年:0.456;
2000年:0.431;2002年:0.458。

2007年:0.48
2008年:0.65
行体系总计八千九百四十亿元存款中的百分之八十,集中由百分之二十存户持有,这虽显示中国有钱人愈来愈多,但贫富不均现象却也显著加重。

国家政策: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出台《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
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完成调研,着手制定收入分配改革的相关政策,其中部分意见将汇总在十二五规划中。

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该规划将交由两会代表表决。

各地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3)就医——民生之急。

问题现状:见右图。

国家政策:自2009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推动下,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各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应对一道世界性也是世纪性的难题;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百姓的健康。

(4)社保——民生之依。

问题现状: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到1.49亿,占总人口11.3%,按10%的国际通行标准,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截止2006年底,我国养老金空账已达9000亿,而养老金账户节余只有4800亿。

国家政策: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

这意味着我国农民在60岁后将能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

师总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
出艰辛努力:当前,
①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②要积极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③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二、小组合作活动:你做我做,我们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就医
民生之急
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不到20%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到20%
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卫生资源的80%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享有卫生资源的
20%
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
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

这意味着我国农民在60岁后将能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

新月是九年级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贫困,从小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帮助,现在新月家生活越来越好,新月有感于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很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一份力量,但感觉到无处下手,请同学们帮忙出谋划策,为她制定一份行动计划,帮助她。

(建议行动计划要切实可行,有具体指导意义,切忌空谈,要从多角度考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