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蹈作品欣赏笔记

舞蹈作品欣赏笔记

舞蹈作品欣赏笔记 第一章 舞蹈艺术基本知识 1、什么是舞蹈,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 段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及各种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 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另外,舞蹈也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2、舞蹈和其他艺术有哪些共同性,又有哪些区别, 共同的属性: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 比较与区别:主要区别就是各有其独特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 文学 美术 音乐 戏剧 电影 曲艺 杂技 舞蹈 杂技和舞蹈的共同点:人的身体是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工具,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 手段。 杂技与舞蹈的区别:表现对象和对于观众在审美作用的不同。 3、舞蹈艺术起源于什么, 1、模仿论:艺术是一种模仿的形式。 2、游戏论: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 3、图腾崇拜论: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 4、性爱论: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5、情感论: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6、劳动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7、劳动综合论: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 4、舞蹈作品的内容指的是什么, 1、题 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 2、主 题:又叫主题思想,是舞蹈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 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 3、人 物:是舞蹈作品主要描写和表现的对象。 4、情 节:是人物的生活和事件的演变发展过程。 5、环 境:一般是指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舞蹈中的情节事件发生的具体生活场景 和实践、空间的氛围。 5、舞蹈记录法 1、用文字或舞蹈术语的方法 2、用文字和图形相配合的方式来记录舞蹈 3、“舞蹈场记”的舞蹈记录法 4、电视录像 6、舞蹈表演要具备哪些基础能力, 1、要有一个具有丰富舞蹈表情能力的身体。 2、要有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掌握舞蹈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历史发展的常识。 3、要不断地加强各种艺术的修养。 4、要不断地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增加生活知识的积累和储备。 7、什么是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 是指舞蹈演员在完成舞蹈编导所规定的舞蹈动作语言的同时,要注入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内涵意蕴,使舞蹈 的形式与舞蹈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塑造出具有性格特征的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 8、怎样进行舞蹈的欣赏, 1、在进行舞蹈欣赏这种舞蹈的审美活动时,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2、对舞蹈多接触、多看,熟悉了舞蹈、了解了舞蹈,就会逐渐的提高舞蹈的欣赏水平。 9、中国当代舞蹈团体 中国舞蹈家协会 1949年成立。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1980年成立。 北京舞蹈学院 1954年成立,为北京舞蹈学校。 1978年改建,为北京舞蹈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 1953年成立。 上海歌剧舞剧院舞剧团 1956年成立。 上海舞蹈学校 1960年创办。 中央芭蕾舞团 1959年创建, 1963年改建,为中国歌剧舞剧院 芭蕾舞团,1980年定型。 上海芭蕾舞团 1979年改建。 第二章 1、舞蹈有哪些种类, 舞蹈是由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 (一) 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 1、习俗舞蹈:节庆、仪式舞蹈。 2、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 3、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 4、自娱舞蹈:是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 5、体育舞蹈: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 蹈新品种。 6、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 艺术舞蹈: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二) 艺术舞蹈: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第一类,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 1、古典舞蹈:古典舞蹈是一种有其独特的风格特征的表演性舞蹈种类,具有传统审美特征和典型性的舞蹈。 (1)继承和发展: (2)身韵的特点: 2、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一种舞蹈形式。 (1)汉族民间舞: (2)少数民族舞蹈: (3)历史发展中形成民间舞蹈的六大特性: 1.继承性 2.群众性 3.自娱性 4.即兴性 5.适应性 6.民族性、地域性 3、现代舞蹈:特点是反映社会的矛盾和人们的心理,要求不断创新,强调舞蹈家的个人风格。主要美学观点 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形式主义倾向;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4、新创作舞蹈: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 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 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第二类:根据舞蹈的构成形式的特点来区分。 1、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 2、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 3、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 4、群舞:凡四个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 5、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 6、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 7、歌舞剧:是一种以唱歌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现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8、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第三类,根据舞蹈的表达方式的特点来划分。 1、 抒情性舞蹈:其主要艺术特征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人 物——舞蹈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来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 2、叙事性舞蹈:其主要艺术特征是通过舞蹈中不同人物的行动所构成的情节事件来塑造人物, 表现作品的主题内容。 3、戏剧性舞蹈:舞剧 第三章 足尖上的精灵 —— 芭蕾 1、什么是芭蕾 是指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戏剧形式,通称芭蕾或古典芭蕾。 2、芭蕾的诞生与发展 1、芭蕾的萌发:芭蕾的萌发于12,14世纪的意大利。 《奥尔费》 2、西方芭蕾的确立:1581年在法国巴黎演出了《王后的喜剧芭蕾》第一次把舞蹈、音乐、歌唱和朗诵融为一体,创造了内容贯穿的演剧性芭蕾,标志了西方芭蕾的真正确立。 3、芭蕾的发展:a录用一批真才实学的艺术家 b创办“皇家舞蹈研究院” 《关不住的女儿》 4、芭蕾新时代的到来:进入18世纪以后,芭蕾真正为女性敞开了大门,从而向世人展示了芭蕾新时代的到来。 5、欧洲芭蕾的中心: 19世纪下半叶开始,俄国逐渐成为欧洲芭蕾的中心,并在芭蕾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a彼季帕(1818,1910):古典芭蕾之父 b 柴可夫斯基(1840,1893): 3、芭蕾经历的五个历史时期 1、早期芭蕾:这个时期芭蕾从意大利发展到法兰西,从业余性的自娱活动发展成专业性的表演艺术,芭蕾演 出的剧场化和培养专业芭蕾演员学校的诞生,终于使芭蕾正是从此告别了自娱艺术阶段。 《 关不住的女儿 》1789年首演于法国外省城市波尔多大剧院。 2、浪漫主义芭蕾: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发端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巴黎。 在浪漫主义时期的芭蕾剧目中,足尖舞的出现不仅确立了女演员在芭蕾舞中的中心地位, 同时构成了芭蕾特有的,不可或缺的艺术标志. 浪漫主义芭蕾被称为“白色艺术”的浪漫主义芭蕾,是芭蕾舞发展史中的“黄金时代”。 《 仙 女 》被誉为“浪漫芭蕾的处女作”。 《 吉 赛 尔 》第二幕中的双人舞,被列为国际比赛的规定节目。 《 葛蓓莉娅 》被誉为“浪漫芭蕾时期的喜剧代表作”。 3、古典芭蕾: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俄国逐渐成为欧洲芭蕾的中心,并在芭蕾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芭蕾《天 鹅湖》成为不朽的经典,俄罗斯芭蕾也就成为天鹅的故乡。 柴可夫斯基:是第一位把交响音乐的创作思维、方法注入芭蕾音乐创作中的作曲家,从而改变了音乐在舞剧种 的地位和作用。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三部舞剧音乐《天鹅湖》、《睡美人》、 《胡桃夹子》,是舞剧 音乐史上的一座伟大的里程碑,极大的推动了芭蕾艺术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 天 鹅 湖 》取材于莫采伊斯的童话故事《天鹅池》 《 睡 美 人 》取材于夏尔?佩罗的童话《沉睡森林的美人》 《 胡桃夹子 》取材于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鼠王》 4、现代芭蕾:1909年在浪漫芭蕾之都——巴黎,俄罗斯芭蕾一些不满于保守现状的人们为芭蕾发展史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纪元——现代芭蕾时期。 《 天鹅之死 》 《 火 鸟 》 《 春 之 祭 》 5、当代芭蕾: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当代”时期。 《 进化之夜 》 《 梦幻舞蹈 》 《被遗忘的土地》 4、第一个在足尖上跳舞的芭蕾明星 塔莉奥妮(1804,1884)被誉为19世纪浪漫主义芭蕾最伟大的女芭蕾舞蹈家,也是整个芭蕾史上最负盛名的舞蹈家之一。曾主演过: 《贞节的修女》、《西西里人》、《仙女》等。 5、芭蕾等于足尖舞吗, a在整个芭蕾近五百年的历史上,“脚尖舞”的历史却不到二百年~ b“脚尖舞”基本上都是芭蕾女舞者们的看家本领,绝大多数的男舞者是从不穿脚尖鞋作舞的。 c在芭蕾舞剧中,还有一种舞蹈叫“性格舞”,或“代表性”舞蹈。这些舞者是不穿脚尖鞋的。 6、“性格舞”与“双人舞”的模式 a所谓“性格舞”模式,就是根据芭蕾舞剧的内容与形式需要,再创作并表演的一连串各类异国情调的民间舞。 b所谓“双人舞”模式,指的是按照 A B A 三段体的模式创作和表演的男女双人舞。 A代表男女合舞,B代表男女分别独舞 7、芭蕾的审美原则与审美标准 a我们将芭蕾的美学概括为“开、绷、直、立”四大原则,而这四大原则自1700年同脚和手的五个位置以及若干固定舞姿一道形成以来,一直延用至今,成为各个时期芭蕾编舞家们的审美标准。 b 作为审美标准的“轻、准、稳、美”则是在 “开绷直立”的基础上对舞者更高的要求,它需要舞者具有高超的技术素质和艺术修养,也是舞者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才能达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