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泥陶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
:污泥
的准备;S2
:将污泥、钢渣和硅藻土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湿料;S3
:将混合湿料机械
造粒得到粒胚1
;S4
:将粒胚1
与硅酸钙粉磨混匀,预热烘干得到粒胚2
;S5
:将粒胚2
高温
烧结;S6
:冷却筛分得到不同规格的陶粒;S7
:陶粒性能的鉴定。本技术以污水厂污泥为
原料,辅以钢渣、硅酸钙等材料,充分搅拌混匀后经过机械造粒与高温烧结,制成具有较大
空隙结构和较强吸附性能的新型污泥陶粒,可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使用。将污泥制备为陶
粒,可以实现安全无害化处置污泥,达到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对于污泥处置
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污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
:污泥的准备;
S2
:将步骤S1
中得到的污泥、钢渣和硅藻土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湿料;
S3
:将步骤S2
中得到的混合湿料机械造粒得到粒胚1
;
S4
:将步骤S3
中得到的粒胚1
与硅酸钙粉磨混匀,预热烘干得到粒胚2
;
S5
:将步骤S4
中得到的粒胚2
高温烧结;
S6
:冷却筛分得到不同规格的陶粒;
S7
:陶粒性能的鉴定。
2.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
的具体步骤
为将污水处理厂产出的剩余原始污泥经过污泥脱水机和污泥干化机处理,将污泥含水率减少
到50
%~60
%,得到可用污泥。
3.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
的具体步骤
为将步骤S2
中得到的混合湿料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粒胚1
,粒径控制在5mm
~20mm
。
4.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
的具体步骤
为将步骤S3
中得到的粒胚1
与硅酸钙粉磨充分混合,使粒胚1
表面均匀附着硅酸钙;再放入
预热窑中进行预热烘干,烘干采用渐进式升温,温度范围为70
℃~105
℃,预热烘干渐进时
间为10
~15
分钟,在105
℃下干燥60
分钟,得到粒胚2
。
5.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
的具体步骤
为将步骤S4
中得到的粒胚2
送入焙烧窑中进行高温焙烧,采用渐进式升温模式,升温温度范
围控制在600
℃~1140
℃,高温焙烧升温时间为10
~20
分钟,在1140
℃条件下高温焙烧15
分
钟。6.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
的具体步骤
为将步骤S5
中得到的高温陶粒送入冷却筒,经冷却后的陶粒产品经过成品筛分机筛分后,
得到不同规格的成品陶粒。
7.
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体物料配比为:
以质量百分比计,污泥为50
%~60
%,硅酸钙粉末为10
%~15
%,硅藻土为3
%~5
%,钢渣
补充至100
%。
8.
利用如权利要求1
至7
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得的一种新型污泥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以
如下物料配比制得:以质量百分比计,污泥为50
%~60
%,硅酸钙粉末为10
%~15
%,硅藻
土为3
%~5
%,钢渣补充至100
%。
9.
利用如权利要求1
至7
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得的一种新型污泥陶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陶粒可用作曝气生物滤池填料。
技术说明书
一种新型污泥陶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环境应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污泥陶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污水处理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
较为严峻的污泥处理问题。由于污水厂污泥含水率高、成分复杂,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容易腐败发臭,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状况。目前国内对于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烧等
方法,虽然这些方法都能容纳大量的污泥,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如填埋会占用大量
土地资源,堆肥会导致污染物扩散从而造成二次污染,焚烧则需要消耗较多能源进行脱水干
化处理。
近些年来,污泥资源化处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污泥制备吸附剂和各种材料成为了
处理污泥的有效方式。
技术内容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本技术是针对现在国内对于污泥处理的缺陷,提供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置的方法。具体提供一
种新型污泥陶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污泥陶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S1
:污泥的准备;
S2
:将步骤S1
中得到的污泥、钢渣和硅藻土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湿料;
S3
:将步骤S2
中得到的混合湿料机械造粒得到粒胚1
;
S4
:将步骤S3
中得到的粒胚1
与硅酸钙粉磨混匀,预热烘干得到粒胚2
;
S5
:将步骤S4
中得到的粒胚2
高温烧结;
S6
:冷却筛分得到不同规格的陶粒;
S7
:陶粒性能鉴定。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S1
的具体步骤为将污水处理厂产出的剩余原始污泥经过污泥脱水机
和污泥干化机处理,将污泥含水率减少到50
%~60
%,得到可用污泥。
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S3
的具体步骤为将步骤S2
中得到的混合湿料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得
到粒胚1
,粒径控制在5mm
~20mm
。
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S4
的具体步骤为将步骤S3
中得到的粒胚1
与硅酸钙粉磨充分混合,使
粒胚1
表面均匀附着硅酸钙;再放入预热窑中进行预热烘干,烘干采用渐进式升温,温度范
围为70
℃~105
℃,预热烘干渐进时间为10
~15
分钟,在105
℃下干燥60
分钟,得到粒胚2
。
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S5
的具体步骤为将步骤S4
中得到的粒胚2
送入焙烧窑中进行高温焙
烧,采用渐进式升温模式,升温温度范围控制在600
℃~1140
℃,高温焙烧升温时间为10
~
20
分钟,在1140
℃条件下高温焙烧15
分钟。
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S6
的具体步骤为将步骤S5
中得到的高温陶粒送入冷却筒,经冷却后
的陶粒产品经过成品筛分机筛分后,得到不同规格的成品陶粒。
进一步地说,所述具体物料配比为:以质量百分比计,污泥为50
%~60
%,硅酸钙粉末为
10
%~15
%,硅藻土为3
%~5
%,钢渣补充至100
%。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新型污泥陶粒,所述陶粒以如下物料配比制得:以
质量百分比计,污泥为50
%~60
%,硅酸钙粉末为10
%~15
%,硅藻土为3
%~5
%,钢渣补
充至100
%。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新型污泥陶粒的应用,所述陶粒可用作曝气生物滤池
填料。
与现有公开的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势为:1)
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主要原料,经
过干化脱水处理,得到含水率低于60
%的干化污泥,再辅以钢渣、硅酸钙粉末、硅藻土等材
料,经过造粒、表面改性、干化与焙烧得到成型陶粒,可以大量消耗污泥,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2)
本技术制成的新型污泥陶粒经过改性后,表面粗糙度高、内部
孔隙结构丰富,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可作为生物滤池填料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所示为本技术新型污泥陶粒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效果。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
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
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如图1
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污泥陶粒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污泥的准备;
S2
:将步骤S1
中得到的污泥、钢渣和硅藻土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湿料;
S3
:将步骤S2
中得到的混合湿料机械造粒得到粒胚1
;
S4
:将步骤S3
中得到的粒胚1
与硅酸钙粉磨混匀,预热烘干得到粒胚2
;
S5
:将步骤S4
中得到的粒胚2
高温烧结;
S6
:冷却筛分得到不同规格的陶粒;
S7
:陶粒性能鉴定。
进一步地说,所述步骤S1
的具体步骤为将污水处理厂产出的剩余原始污泥经过污泥脱水机
和污泥干化机处理,将污泥含水率减少到50
%~60
%,得到可用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