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合资源 整体联动 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

整合资源 整体联动 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

整合资源 整体联动 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
近年来,为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嘉善县委专门
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打造城乡一体发
展先行之地”的目标,认真制定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意见,
通过抓责任分解、强督促检查、重目标考核,着力予以推进,努
力构建城乡基层党建“五大统筹体系”。
一、着眼于分类推进和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城乡互补的组织
设置体系
适应城乡一体化、经济区域化和资源集聚化的新趋势,着力
构建覆盖广泛、功能互补的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一是优化组织设置。按照“有利于实现全面覆盖、有利于加
强组织建设、有利于加强党员管理、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的原
则,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置动态延伸和
全方位覆盖。专门制定产业链党组织工作规则,全面推进专业合
作社、产业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等产业链党组织组建工作。
二是建设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各镇分别选择辖区党组织数量
较多的村、社区、工业功能区等作为区域化党建实施单位,以村
党组织、社区党组织、重点企业党组织或工业功能区党组织为核
心,组建区域化党建联合体,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制
定区域化党建工作计划,做到“活动联办、党员共育、资源共享”,
充分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推进区域党建优势互补、开放互动、
协调发展。
三是推进农村新社区党建工作。针对部分村在城市化进程和
“两分两换”工作推进中出现的亦农亦居新情况,积极探索农村
新社区党建工作。按照“有服务场所、有服务人员、有服务制度、
有服务台账”的要求,加强农村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
党员志愿者队伍和责任区制度,进一步强化区域资源整合,不断
拓宽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
二、着眼于一体推进和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城乡互动的党员
队伍建设体系
针对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频繁的特点,加强城乡党组织之间的
工作联系和支持配合,创新教育管理手段,强化党员队伍先进性
建设。
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学习培训机制。根据各领域党员队
伍实际,分别建立县、镇、村(社区)三级远程教育网站,并在
村、社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党员群体中设立“远教夜
校”、“远教街校”、“远教职校”、“远教干校”和“远教党
校”,实现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认真制定全县党员培训整体规
划,明确城乡党员培训的目标任务与具体措施,分类开展党员教
育培训工作。
二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创业服务机制。加强各领域党员服
务中心、党群服务站建设,深入推进党员创业扶助工程,努力为
城乡党员创业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
三是建立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针对新居民党
员不断增多的现状,依托各镇新居民事务所,建立12个“新居
民党员之家”和88个服务点,专门制定新居民党员信息采集办
法、新居民党员管理工作规则和发展新居民入党工作意见,建立
全县新居民党员信息库,在新居民党员中广泛开展“党旗在心中,
创业在嘉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新居民党员立足岗位创业绩、
志愿服务作奉献、建言献策促发展,形成了流动党员两地“共管”
新机制。
三、着眼于协调推进和畅通渠道,建立健全城乡互联的党员
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坚持把了解、反映群众诉求作为城乡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
的重要前提,不断畅通民意沟通渠道,深化城乡党员联系服务群
众工作。
一是构建干部服务群众“三个五”网络。全面实行县级机关
干部服务基层“五个联”、镇干部为民服务“五承办”和村干部
联系群众“五个一”制度。每个县级部门分别联镇、联村、联社
区、联企和联农户;每名镇机关干部坚持做到“夜访群众及时承
办、联系农户经常承办、结对帮扶重点承办、现场办公定期承办、
驻村一周集中承办”;各村全面建立以“一卡一会一日一访一箱”
(便民服务联系卡、民主听证会、村民议事日、夜访农户、村民
意见箱或电子邮箱)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联系群众制度,进
一步优化干部为民服务机制,密切干部与群众的联系。
二是实施“科学发展先锋行动”。在全县党员中全面推行先
锋行为承诺制度,组织每名党员围绕本职工作和服务群众,制定
具体的争当“科学发展先锋”目标与措施,并向社会公开承诺,
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开展政策理论宣传、献计献策、生态环境保护、
技术研发创新等活动。如针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深入开展“与企
业同甘共苦,为发展献计出力”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争
当“克难攻坚先锋”。
三是推行基层民主“五化”建设。在全县各镇、村、社区、
企业中积极推行以管理机制公约化、民主议事规范化、重大事务
公决化、事项公开全程化、群众监督网络化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
主“五化”建设新机制。积极实行村务公约、居务公约和村务公
决、居务公决等制度,建立党员议事会、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
会等民主议事制度,深化党务、村务(居务、厂务)公开规范化
建设,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民主监督网络,着力推进各领域基
层民主建设。
四、着眼于整体推进和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城乡互助的基层
党组织合作体系
积极探索在党建工作中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现形式和城
乡党建互帮互助机制,实现城乡党组织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一是全面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双百共建”活动。县城乡统
筹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印发“双百共建”活动实施意见,
组织83个县级部门党组织,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形
式,与118个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做到村村有结对共建对象。结
对双方结合各自职能和优势,明确结对共建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签订结对共建协议,结对共建时间首轮为三年,着重开展好干部
双向挂职、工作实时交流、党员活动联办、困难群众帮扶、文化
宣传教育、创业发展互助等共建活动,促进城乡党建融合发展、
优势互补。
二是加大城乡党组织帮扶力度。不断深化机关部门联挂镇
村、共建社区等制度,积极开展“政企携手渡难关”、城乡联动
破难攻坚等活动。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村企,助推两创促发展”
活动,专门成立20个“两创”指导组,与20个经济强村、经济
相对薄弱村和产业特色村进行驻村蹲点指导。确定每月第二周为
全县“无会服务周”,组织县级机关干部到农村、企业等基层一
线开展各类服务。
三是充分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全面实施“强村计划”,不断
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每年安排200亩土地指标,用于村
级建设有固定收益的项目,县镇财政和金融部门每年安排不少于
1500万元的扶持资金,重点扶持37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创收
项目。对村集体在办理用地手续、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
有关行政性规费县留成部分进行减免。
五、着眼于持续推进和科学配置,建立健全城乡互育的基层
干部培养使用体系
努力打破城乡、行业、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的界限,加强城
乡基层干部的选拔培养,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干部资源
统一整合、统一调配、综合使用、优化配置。
一是统筹城乡干部资源。注重把优秀干部选配到农村工作一
线,重视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党政机关工
作。不断坚持和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制度,做到每
村一名农村工作指导员,每镇一名科技特派员,帮助镇村解决发
展中遇到的难题。
二是统筹基层干部选拔培养。积极推行基层党组织“公推直
选”、“无候选人直选”等民主选举方式,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
道。全面推进“班长工程”建设,不断加强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重
点的村干部队伍建设,采取“实践基地带培学、导师帮带结对学、
专项论坛启发学、结对共建互动学、典型引导借鉴学”等“五学”
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择7个示范村作
为全县村干部实践培训基地,每年安排村主要干部到基地村进行
挂职锻炼,成立全县村干部讲座中心,组建村干部报告团,建立
村干部导师帮带制,分批选派村干部到省委党校、浙江林学院、
江苏华西村进行集中培训。加强村干部学历教育,全县村干部大
专及以上比例达34.9%。
三是统筹城乡人才队伍建设。200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一
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全覆盖,专门制定培养管理办法,建立
完善大学生村(社区)干部队伍培养、使用、管理和激励关怀等
有效机制,广泛开展“服务基层、创业创新、科学发展实践行”
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推进基层组织“创业创新”中的
作用。认真制定工作规划,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实用人才队伍
建设,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