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曲目演唱的分析

关于曲目演唱的分析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歌唱演员还是声乐爱好 者.在演唱之前对所唱曲目作一些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是十 分必要的。这不仅能帮助你更加细致、透彻地了解歌曲背 景、歌曲内容,还能帮助你在演唱过程中更好地表现和发 挥。使之淋漓尽致。如果在不了解歌曲背景、内容的情况下 仅凭自己粗糙浅薄、先入为主的主观去演绎歌曲的话,词不 达意、曲不入昧是小事,遇上一些故事性强的曲目常常还会 出现张冠李戴、表错情的笑话。 一般来说。要想做好演唱前的曲目分析.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入手: 一.时代特征 每一首歌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而歌曲往往会被所 处的时代烙上特有的印记.形成这个时代普遍而鲜明的色 彩。比如歌曲《解放区的天》,这酋歌描写的是解放区翻身的 农民不再受压迫、不再受剥削、兴高采烈积极大生产的喜悦 心情。整首歌曲洋溢着欢陕、向上的主题。类似这样的歌曲 还有很多,比如《北京颂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北京的金 山上》等等。这一系列创作于解放初期的歌曲,普遍反映了 当时的整个社会感谢党、感谢毛主席领导人民得解放、翻身 做主人的这样一种无比喜悦、无比幸福的心情。歌曲旋律简 单、朗朗上口,言辞朴素、真实。再IZ ̄I:I歌曲《走进新时代》, 这首歌曲创作于九十年代末,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 成果大量涌现,时代日趋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的时 候。这首歌曲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美 好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憧憬。这与解放时期的那 些颂扬歌曲相比.首先在歌颂的内容上有了截然不同的区 别,解放初的曹院是农民翻身的喜悦,改革开放以来的曹院 则是生活质量大幅度上升,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美满的 喜悦。与此相似的歌曲还有《春天的故事》、《祝福祖国》、《好 日子》等等。近年来创作的这些歌[Hj旋律优美、流畅,辞藻华 丽、动人 二.区域(民族)特点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五十六个民族百花齐放、色 彩艳丽,而因此中国的民歌形式各样、曲风迥异。每一个民 族,每一个地区,都有他独特的包含浓郁民族特色和丰富的 地域特点的歌曲。就是一酋《茉莉花》,都有十多种不同风格 的曲调。江南的,柔美、清雅;北方的,高亢、有力。青海的花 儿、江南的小调、苏北的劳动号子、北方的二人转、榆林的小 曲、桂林的山歌、凤阳的花鼓、老北京的京韵大鼓、内蒙的长 艺坛剧影月报 关于曲目演唱的分析 ■姚云澜 调……地域的不同,使得各个地方的民歌风格也不同。江南 水乡的多旖旎、婉转;大西北的高亢、富有穿透力;东北的简 单、实在;川湘一带的利索、俏皮……这是地方色彩浓烈的. 而民族色彩丰富也是中国民歌所特有的。新疆维吾尔族的 歌舞欢陕、热烈而短促:蒙古族的长调极具草原的辽阔气 概,多为长音,散板;云南的彝族歌曲《阿细跳月》,旋律优 美、清脆、余音绕梁…… 三.人物个性 歌曲描写的人物不同,所表达出来的个性特征也是不 同的。你不能将一个顶天立地、雄赳赳气昂昂的英雄演唱的 软面无力;也不能将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表现的五大三粗、 粗声戆气的。根据不同的人物,采用正确地演绎方式来展示 这个人物的形象。比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男仆凯鲁比 诺演唱的一酋咏叹调《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年少的男 仆凯鲁比诺情窦初开.带着对爱情懵懂的向往,既喜欢巴巴 丽娜又仿佛爱上了高贵美丽的伯爵夫人。在演唱这首歌曲 时就要特别注意年少的男仆凯鲁比诺十六、七岁}l勺年龄阶 段所特有的活泼、不稳定的懵懂的感情及对爱情的幻想和 渴望演唱时注意他的速度、强弱的对比。再比如歌剧《江姐》 中女主人公江姐的一段《红梅赞》,表现的是江姐傲然挺立, 不畏艰难的一种气概,唱的不仅要正气凛然,还要铮铮铁 骨、傲然昂首。 四.故事情节 对演唱者来说.有故事性的歌曲最容易出彩,但也是不 容易把握和演绎的,因为他对演唱者的各方面要求比较多, 声音、技巧是最基础的,还有就是演唱者本身对歌曲的理解 和再现,这一点不那么容易把握。I;L ̄I:I歌曲《孟姜女》,这是 一首由王志信根据江苏民歌《孟姜女》改编的具有一定难度 的歌曲。歌曲本身讲述的是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这样 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跟原来的江南小调不同的是,在原来 的江南民歌的基础上,作者进行了大幅度的扩充,是这首歌 曲丰沛、跌宕起伏起来,不再单调,而是“冲突『生”很强。第一 部分“正月里来是新春”以委婉的曲调讲述了:冬去春来,孟 姜女丈夫远去修筑长城,留她独守空闰:第二部分“夏夜里 银河飞流星”,夏夜里,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而孟姜女 却与丈夫天各一方,这一段结述对牛郎织女的羡慕来反衬 孟姜女对丈夫的思念;第三部分“落叶飘,秋风凉”秋风起, 菊花煮酒空相望,与其说是思念;不如说是牵挂与担忧。到 此处感隋一层一层的递进,为后面的“冲突”作逐一的铺垫。

 I尉影月报品戏 苏位东曲词欣赏 ●叶剑(摘选) 曲词,即戏曲唱词,是我国戏曲文学所独有的一种代言 诗体,至元曲而鼎盛,成为中国文学巅峰的又一标志。 苏位东先生,以擅曲词而驰名当代剧坛。已故戏曲美学 理论家,中国戏曲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苏国荣先生评 价苏位东曲词云:“当行练达,形象生动,平自如话……尤其 是叠字的频繁运用,简直把元曲学到家了,可它又是现代生 活中的语言,妙在天然。” 著名诗人.原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王鸿先生说:“苏位东 是我省著名的剧作家和戏剧评论家,曾发表过《让戏曲剧本 回归文学殿堂》、《曲词地位说》、《曲词优劣论》、《曲词实践 论》等多篇沦文,他一贯重视曲词的文学性。其曲词有的情 真意挚、纯朴自然;有的亦庄亦谐,情趣盎然;有的俊逸清 新,对仗工整;有的笔致曲折,言浅蕴丰。造甸之奇,练意之 精,比喻之巧.遣词之美,耐人久久寻味。” 著名学者董健先生说:“说到苏位东在语言上的功夫, 真是一言难尽也。他是一位诗人,他的剧中曲词也都是诗, 他的书画中也同样跳动着诗。他的语言,是充满隋趣的诗的 语言,其最大魅力,我觉得还是出在一个大写的雅化了的 ‘俗’字上——风俗之‘俗’、民俗之‘俗’、入乡随俗之‘俗’、 以人为本之‘俗’。唐诗、宋词、元曲中那些俗文学的精粹给 他的滋养是自不待言的。他长期所待的社会基层的生活也 深深濡染了他。于是他一出口,一落笔,就是那种散发着民 间情、乡土气的圆熟的诗的语言。” 现选上几个唱段,以飨读者。 《新婚礼葬》曲词 其一。序幕伴唱 大雪纷飞. 望群山.素裹银辉。 一片片雪花儿 枝头上缀. 转瞬间绽开千树梅。 祖孙倚门楣. 寒风迎面吹。 白发人. 为续儿媳心操碎. 一心盼儿归。 人未回。心已碎. 禁不住,慈母娇儿声声催。 可知身后送行人啊, 悄悄紧跟随。 望着你远去的背影儿, 她不知啥滋味, 一阵怅惘, 袭上心扉。 竹妹啊,竹妹, 脚步儿沉沉。 犹如铅块儿坠. 心儿惴惴. 好似铜鼓儿捶。 似这般喜事儿, 你只该甜甜蜜蜜地醉, 却为何羞答答, 半蹙着秀眉?…… 百无聊赖心烦躁. 朝夕临岸听江涛。 这涛声 好似他朗朗谈笑. 这浪花 好似我话语滔滔。 琴弦断,出意料。 其二。夏楠唱段 

第四部分“大雪分飞北风急,孟姜女寻夫”雪纷飞.孟姜女手 持寒衣千里寻去夫,从秋走到年关过,独不见丈夫影。歌曲 进行到此处已濒临“爆发”的那个点,演唱者要尽力表现女 主人公那种f 里的“急”和为了寻夫不顾一切的所遭遇的 “苦”;最后一部分是全曲感情宣泄的最高点“哭倒长城八百 里,只见白骨满青山”,生生血泪声声唤,唤不见丈夫影.只 见长城白骨垒。这时候,不仅仅需要演唱者表现出“心痛”的 哭腔,要有一种悲愤在其中,将感情宣泄至极致,必须淋漓 尽致! 演唱之前做好曲目分析,对演绎好歌曲十分有帮助。这 不仅能让你更好的理解曲目,还能为二度创作提供很大的 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