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设计与选型

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设计与选型

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设计与选型

作为膜电极的重要组成部件,气体扩散层的设计与选型需根据电堆水管理特性、极板尺寸、单体目标厚度等因素因地制宜。

气体扩散层(GDL)是一类疏水多孔介质材料,位置介于流场板和催化层,担

当水气输运、热量传递、电子传导的载体,并在装配和运行过程中提供结构支

撑。GDL通常由大孔基底层(Macroporoussubstrate:MPS)和微孔层(Microporous

layer:MPL)组成。其中,基底层通常由碳纤维各向异性堆叠组成,直接与流场板

接触;微孔层由碳基粉末和憎水剂混合而成,直接与催化层接触。

气体扩散层关键特性气体扩散层通常由多孔、非编织性和大孔结构的碳基材组成,基材经PTFE

疏水处理后,并涂覆有单层或多层微孔层(MPL)。一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

气体扩散层材料应具有反应气扩散、产物水扩散传输、导电、导热和机械支撑等

关键特性。

反应气扩散气体扩散层的首要任务是传送反应气氢气和氧气,确保足够的反应物质快速和均匀扩散至催化层。因此,气体扩散层的孔径在一定范围内应足够大,且孔隙需具备足够的疏水特性以避免燃料电池的产物水阻塞孔道。产物水扩散与

传输

一方面,气体扩散层需有效将液态水自催化层移至流场板(或极板),以避免

液态水阻塞反应物扩散通道引起传质极化增加。另一方面,排水特性需进行最佳

设计。排水能力过强,将导致质子膜过度干燥产生“脱水”现象,质子传导率下

降。

导电

气体扩散层材料导电能力高有助于降低电子传导过程中的欧姆损失。但调整气体扩散层的其他物理特性会影响到材料的导电特性,如:增加气体扩散层的孔隙率及PTFE含量时,通常导电率将下降。一般,碳基材料的导电特性可依据碳材料的热处理温度进行改善。导热

典型PEMFC单体温度分布

膜电极反应产生的热量需自气体扩散层传导至极板,同时需保持膜电极温度分布均匀。热量的局部累积将对电池的电极反应、质子膜欧姆损失、水挥发与冷凝产生直接影响。机械支撑在膜电极组件中,气体扩散层扮演着支撑CCM角色,即保护催化层和质子膜

作用。此外,气体扩散层的存在避免了流场板高强度面压对CCM的损伤、电池装

配过程中CCM浸入流场板引起的干扰传质和强度破坏等问题。

微孔层微孔层是一层由碳粉和PTFE组成的微孔隙结构。微孔层厚度和孔隙度对燃料电池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微孔层厚度直接影响产物水的传输速率、气体扩散层导电特性(接触电阻)以及机械强度(如微孔层表面粗糙度)。以下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比较实验,方便使用者对微孔层设计和选型有基本的认知。产物水传输速率在微孔层载量比较实验中,保持碳颗粒大小和PTFE含量相同,在相同碳纸

基材上涂覆载量分别为10、30和60g/m2微孔层。实验使用50cm2单电池夹具(阳

极为双蛇形流道,阴极为三蛇形流道),电池温度70℃,反应气背压12psig,

反应气化学计量比为2,分别测试干工况(<30%RH)和湿工况(>70%RH)电池性

能。

实验数据可以看到,增加微孔层载量对电池干工况下性能提升有益。由于较

厚微孔层可避免质子膜脱水干燥,且接触电阻较小,因此欧姆损失较小。但当微

孔层厚度较厚,可以看到在大电密放电区域(1.2A/cm2)发现极化曲线开始出现

了明显的传质限制现象。

不同载量微孔层干工况下性能对比

相反,湿工况下薄微孔层具有最优性能表现。因此,在设计和选型气体扩散

层时,水管理的平衡是个重要课题,既需足够的水分保持质子膜湿润,也要避

免水分积聚阻碍气体传输。

不同载量微孔层湿工况下性能对比接触电阻

实验中采用传输线法(TransmissionLineMethod)进行气体扩散层接触电阻研究,测试中将铜板放置在气体扩散层不同位置上测量其电阻。选用不同载量微孔层8、15、30、50g/m2进行测试,发现当微孔层载量为30g/m2,接触电阻已出现大幅下降。表示当微孔层载量提升时,气体扩散层表面较平坦。一般,当微孔层载量≤15g/m2时,接触电阻较大,欧姆阻抗较高。

MPL载量和接触电阻关系表面粗糙度改变微孔层载量从8至30g/m2,可发现微孔层表面粗糙度随之下降,这个结果和接触电阻相似。下图展示了不同载量微孔层对碳纤维基材的覆盖状态。在新一代车用电堆设计开发中,使用薄型化的气体扩散层是主流趋势,微孔层对碳纤维基材的覆盖状态也成为材料开发者关注的议题。如果微孔层载量减少至不足以完全覆盖基材纤维,则有可能发生纤维刺破质子膜现象。

MPL载量和表面粗糙度关系AvCarbGDSMB-30

AvCarbGDSMB-30产品是专为车载电堆开发的气体扩散层材料。通常,燃料电

池乘用车载电堆具备高功率(>80kW),大电密(>2.5A/cm2)等特性,因此MB-30产

品从优化水热管理能力出发对结构进行专门设计和调整,精准控制微孔层的孔

隙率与孔径大小,使其适用于大功率FCV车载应用。这款产品自2010年发布后,

已成功应用于各类车型超过十年以上时间,产品寿命(耐久性)经过了实际长时间

验证。

MB-30特别适用于阴极高加湿工况(>70%RH),并搭配使用车载电堆的窄型流

道板(单流道槽宽<1.2mm)。MB-30也可被应用在阳极,但因排水功能较强,在某

些工况条件下可能造成质子传导膜过度脱水现象。若发现此状况发生,建议可以

使用GDS3260作为阳极气体扩散层。经实际测试,使用阳极GDS3260/阴极MB-30

组合在2.5A/cm2电密下可输出超过0.5V电池性能。

极化曲线(阳AvCarbGDS3260/阴AvCarbMB-30)在部分主机厂测试中看到,在使用MB-30气体扩散层条件下,电堆可在超过

6A/cm2极限电流下操作,实际运行中也通过了超过35,000小时的连续运行验证,

展现其高耐久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