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
第3 8卷 第 2 4期 20 12 年 8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o . 8 No 2 13 . 4
Au . 2 2 g 01
・67 ・
文章编号 :0 9 6 2 ( 0 2)4 o 6 一 2 1 0 —8 5 2 1 2 一 0 7 o
6 6 0. 5.
其 中, 为箍筋截面锈 蚀率 , 仇 定义 为 已锈蚀 面积与 原始截 面
3 结语
本 文较 为系统地 总结 了锈蚀 钢筋 混凝 土梁斜 截 面抗剪 性能 的现有研究成果 , 从试验研究 和承载能力计算 两方面对 锈蚀钢 筋 混 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剪性能进行 了分析 , 主要 成果 包括 :
1 抗剪 性能 试 验
1 1 试 验 概 况 .
自2 0 0 4年起 , 国学者 开 展 了一 系列 针对 锈蚀 钢筋 混凝 土 我 梁斜截 面抗剪 性能 的试 验 , 试验参 数 主要包 括剪 跨 比、 筋锈 蚀 钢
引起锈蚀钢筋混凝 土梁 斜截 面抗剪 承载力 降 低的 因素 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 : 1 箍 筋锈蚀减小 了斜截 面上的配箍率 , ) 这将直接导致梁 的斜
1 锈蚀 钢筋混凝土 梁 的抗 剪破 坏形 态 与普通 钢筋 混凝 土梁 )
2 锈蚀率较 高的钢筋混凝土梁 , ) 可能 发生类似 少筋梁 的剪切
破坏 , 从而导致其抗 剪延性大幅度降低 。
1 2. 裂 缝 . 2
:
O.1 ̄ o 而2fb 5 h
2
^
。
+ .7 00N
() 1
王 小 惠 , 西 拉 . 蚀 钢 筋 混 凝 土 梁 的 斜 截 面 抗 剪 承 栽 力 刘 锈
李士彬 , 张
鑫, 贾留东. 筋锈 蚀 钢筋 混凝 土梁的 抗剪 承 箍
栽力分析 [ ] 工程 力学, 1 ,8 6 :07 . J. 0 2 12 ( )6 —9
倪 国荣 , 戎冠 纶. 钢筋锈蚀 对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 J.
混 凝 土 与 水 泥 制 品 ,0 5 14 4 :— . 2 0 ,4 ( )46
变形 能力等进行 了对 比分 析 , 并取 得 了较 为丰 富的研究 成果 。本
锈蚀程度对钢 筋混凝 土梁 的斜截 面抗 剪性 能影 响较 大 。相
箍 文拟通 过对 试验和理论 两方面研究成果 的总结 , 锈蚀钢 筋混凝 关试 验表 明, 筋锈 蚀程度 对梁 斜截 面 抗剪 开裂 荷载 的影 响较 对 小, 但是 对抗 剪承载力 影响较大。根据 箍筋锈蚀 程度 以及 梁的剪 土梁 的抗剪性能做一综述 , 为锈蚀钢 筋混凝 土梁 的抗 剪承 载力评 估提供技术 依据 。 跨 比的不同,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 承载力降低程度约在 1 %一 0 3 %不等 。 0
程物探工作进行勘察 , 取得 了可靠 的结果 。
1 2 枣庄 某地 工程地 质概 况 .
该地 白下而上分别为寒武系 、 陶系、 四系 。 奥 第 寒武系 : 下部为灰岩 与页岩不等 厚互层 , 中上 部 以灰 岩为 主 ,
I 倾角 1 。~ O , 二 岩层走 向近东西 , 大致倾 向北 , O 2 。在北 郊水 源地 一带
在 此基础 上, 虑锈 蚀钢筋截面损 失与力学性能退化 的影 响, 考 建立 了锈蚀 钢筋混 凝土梁斜截 面抗剪承载 力计 算模 型 , 为抗剪 性能 的进 一步 研究奠定 了基础 。 关键词 : 锈蚀 , 钢筋混凝土梁 , 抗剪性能 , 计算模型
中图分类 号 :U 7 . T 35 1 文献标识码 : A 钢筋混 凝土梁基本 相 同。斜 裂缝首 先 出现在集 中荷 载与 支座 之
其 中, 为锈蚀钢筋 混凝土抗 剪承载 力 ; 。 为锈蚀 箍筋 的屈 服强度 ; A 为配 置在 同一 截面 内锈蚀 箍筋 各 肢全 部截 面 面积 ;
s 6 ^ 为截面有 发生 剪压破坏的锈蚀钢筋混凝 土梁 , 其裂缝 发展规 律与普 通 为混凝 土轴心抗 压强度 ; 为箍筋间距 ; 为截面宽度 ;。
因素 影 响 。 J 。 :
1 2 试验 结 果 与分析 .
1 2 1 破 坏 形 态 . . 特 点 [5: 21 -
1 混凝土截 面损伤和钢筋截面损失 , ) 以及上述 两种材料力学 从 试验可知 ,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 的抗剪破 坏形态 主要有 以下 性能退化 ; ) 2 钢筋与 混凝 土之 间的粘结 性能 退化 , 二者 难 以协 同
r 10 . 町 5% ≤
惠云玲 , 李
荣, 志忠. 凝土 基本 构件锈 蚀前 后性 能研 林 混
究 [ ] 工业建筑 ,9 72 ( ) 2 ・2 J. 19 ,6 6 :23 . 徐善 华 , 牛获涛. 锈蚀钢 筋混凝 土简支梁斜 截 面抗 剪性能研
122+1 . 5 —1 . 7 % .叼 10 r 6, >
要: 以章丘和枣庄两地的工程地质勘察为例 , 运用高密度 电法探测其 垂直 性断裂构造 , 获得 了断层走 向, 并证实 了这种方 法的
可靠性 和有效性 , 为高密度 电法在地 质勘察 中的推 广应 用提供 了保障 。
关键词 : 高密度 电法 , 断裂构造 , 工程地质
中图 分 类 号 :U 5 T 47 文献 标 识 码 : A
于普通 钢筋 混凝 土梁 , 即锈蚀钢筋混凝 土梁 的刚度 低于普 通钢筋
混凝土 梁。这 与锈蚀 钢筋混凝 土梁 在受力前 即存在 锈胀裂缝 , 并 且锈蚀后钢筋 与混凝 土之间的粘结 性能退化有关。
图 1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试验示意图
2 抗 剪 承载能 力计 算
锈蚀钢筋混凝土 梁 的斜 截面 抗剪 承载力 主要 受 以下两方 面
工作 。
为考虑上述 因素 的影响 , 并从 工程 应用 角度 出发 , 内外 学 国 基本 一致。剪跨 比是 决定 锈蚀 钢筋 混凝 土梁抗 剪破 坏形 态 的主 者在现 行计算 理论 的基 础上 提出 了如 下集 中荷载作 用下锈蚀 钢 要参 数。剪跨 比不 同时 , 锈蚀 钢筋 混凝 土梁 可能 发生 斜压 、 剪压 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 和斜 拉破 坏 。
筋对 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 降低 了斜截 面混凝土 的骨料 咬合作用 。 3 锈胀裂缝导致梁截 面四周 的保 护层部分 混凝土过 早剥落 , )
从 而减小了混凝土的抗剪截面面积。 1 2. 挠度 . 4 试 验结 果表明 , 同荷载作用下锈蚀 钢筋混凝 土梁 的挠度 大 相
所示的跨 中两 点加载法 , 点的具体位置根据剪跨 比确 定。 加载
面积 的比值 , 即 =( 。一 ) A 。 A A / 。
( 2 )
究[ ] 建筑结构 学报 ,0 42 ( ) 9 —0 . J. 20 区段锈 蚀 的钢 筋混凝 土 梁抗
剪承载力试验研 究 [ ] 混凝土 与水泥 制品 ,0 0 16 6 : J. 2 1 ,7 ( )
强风化砂岩 ( ; C) ⑥层 中风化砂岩 ( ; C) ⑦层砂质泥岩 ( ) ⑧层砂 粘 土 、 C; 粉土互层 , 含姜 石 、 砾石 , 中部夹厚约 1i 3m粉 细或 中粗 n~
效高度 ; A为剪跨 比; N为轴 向压力 ; J B为考 虑钢筋 锈蚀引起 混凝 土抗剪 强度 降低 的影响系数 , 经试验结果分析 可知 :
0 引言
在章 丘某地进行工程地 质勘察 时 , 划分 地层 时发现地层 变化
质泥岩 ( ) ⑨层砂质泥岩 ( ; 层全风化砂岩 ( ) ⑥ 层强 风化 C; C)⑩ C; 砂岩 ( ) ⑩层 中风化砂岩 ( 。 c; C)
较乱 , 无法准确判定 地层层 位 , 在枣 庄第 四系覆 盖区根 据原 有 的 地质构 造图找水勘探 时 , 发现断 层位 置与实 际不符 , 为此开 展工
! ] ] ] ]
1 工 程地 质概 况
分布 , 岩层出露位 置低 , 该 岩溶裂隙发育 。
1 1 章 丘 某地 工程 地 质概 况 . 奥 陶系 : 统为 中 细 晶 白云质 灰 岩 、 下 白云 岩 , 含燧 石 结 核 条 ①层黄土( : )②层粉质粘土( : ; Q ; QJ )③层粉质粘土混 带 , + 中统为灰岩夹泥灰岩 。 姜石(p ; 。 QI ) ③. + 层粉质粘土( p ; QJ ④层全风化砂岩( )⑤层 + ) C; 第 四系 : 冲洪积层 , 度 2 厚 0 m左 右 , 布广 泛 , 分 为粘 土 、 质 粉
锈 蚀 钢 筋 混 凝 土 梁 抗 剪 性 能 研 究
效 H 勿
( 南 交 通 大 学 土木 工程 学 院 , 川 成 都 西 四 6 15 176)
摘
要 : 于试 验结果的总结 与分 析 , 基 对锈蚀钢筋混 凝土梁的斜截面 抗剪承载 力、 破坏形 态 、 形能 力等 进行 了较为 系统地研 究。 变
1 锈蚀钢筋混凝 土梁抗 剪破 坏形 态与剪 跨 比直 接相关 。箍 ) 筋 的锈蚀程度对梁斜截面抗剪 开裂荷载 的影 响较小 , 但是对 梁斜
截面抗剪承载力 影响较 大 。锈蚀 钢筋 混凝 土梁 的挠度 明显大 于 普通钢筋混凝 土梁 。 2 总结 了现有研究成 果 , 建议采 用文献 [ ] ) 并 7 提出的 锈蚀钢 筋混凝 土梁斜截 面抗 剪承载力计算模 型。 参考文献 :
曾志兴 , 宋小雷.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静承载力性能试验 [ ] J. 华侨 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2 1 ,2 1 :29 . ,0 1 3 ( ) 9 -5 熊进刚 , 霍艳 华. 锈蚀钢筋混凝土 简支梁斜 截面 受剪性能试 验研 究[ ] 四川建筑科 学研 究,0 9 3 ( ) 1 —3 J. 20 ,5 3 :01 .
收稿 日期 :0 2 0 .1 2 1 —52 作者简介 : 聂 (9 1 , , 19 .) 男 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