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第1期
思第 112期 HUAGONG ZHIYE JISHU JIAOYU
院校探索
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李才(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
断,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新特点、新要 求、新问题和新矛盾,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分析, 从“五个转变”的视角讨论了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内涵;任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李才,男,硕士,研究员,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
方向:高校管理与党建。
1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 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等。这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 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 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 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 现代化,到2030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2新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抢抓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巨大成就,总量规模世界最大、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培养能力大幅提升、公平 作用日益彰显、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1]。但是,我国职业教育 仍然存在着法规体系不完善、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模式 相对陈旧、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层次结构不合理、基本制度不健全、国际化程度不 高、体量大而不强、产教合而不深、吸引力较弱等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 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 学判断。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以深人领会贯彻落实十九大对教育事业的总
04/
2018.1■I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 李才II体部署为统领,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优 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要同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 优不活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 化的总纲领、总任务、总目标[2]。3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3.1创造人才红利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现代化 的根本落脚点和归结点是人的现代化,是培养现代 职业人。进人新时代,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 力资源强国,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 变,职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办好新时 代职业教育,对于激发广大青年学习职业技能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 型劳动者大军,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 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打开“人人出彩”通向成功成 才的大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2服务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紧 密、最有效的教育类型。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 态,出现新规律、呈现新特点,其増长速度、发展 方式、发展动力、消费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职业教育要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树立“校城融合 发展”的理念,坚持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的“零距离”对接、“全方位”对接,构建科学清 晰准确的发展定位、贯穿终身的职业培训体系,为 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更多更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 人才[3]。3.3助推产业升级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劳动者能力素质 转型升级,能够将创新驱动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 力。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实现 “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 “精品制造”,关 键在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等战略的实施以 及新一轮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需要职业教育把资 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深化教育 教学改革,着力培养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助推 产业转型升级。3.4促进更好就业国以民为本,民以业为生。发展职业教育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关键举措,最 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直接服务就业特别是青年就 业。发展职业教育,重在为每个社会成员在不同发 展阶段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使人人有技能、个个 有本领,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满足人民对高 质量就业的需要,能够体面地就业和有尊严地改善 工作与生活,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3.5走向世界舞台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理念、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日益受到全球关注。我国职业 教育也要积极发挥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 重要作用,成为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国际标准的建 设者,国际资源的提供者,构建符合职业教育规 律、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标准,为世界特别是“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积累经验、探索路 径、完善模式提供帮助[4]〇4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4.1提高质量,做优做强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决定着产品质量和产 业竞争力,做优做强职业教育,对新时代经济社会 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第 一目标,把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作为基 本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社会公德,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相结 合,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 动者和人才,造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 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快推动国家教学标准的完善 和实施,更新课程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 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建立标准明晰、全程监 管、多元评价、用户反馈的质量保证和诊断与改进 体系。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职 业院校和企业人才科学有序双向流动机制,着力优 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职业技术素质。把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作为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根本 途径,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 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空间和时间的大跨度整合,把课 堂变大,把视野变远。4.2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坚持把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 向作为办学的重点和方向,找准最佳结合点,围绕
杣:jy.jUUH 2018.1 \05院校探索市场需求办学校、根据产业发展设专业、按照岗位 要求搞教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建立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发布和动态 调整机制,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课程内容与 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全面对接,服务传 统产业“挖潜开荒”,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 发展,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 展,为它们“加油助力”。职业教育要抢抓机遇、 紧密对接、主动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 展、长江经济带、东北新一轮振兴等国家战略。立 足东、中、西部地区等实际,围绕需求引领发展, 统筹优化职业教育区域和城乡布局,既要“无中生 有”、也要“有中生新”,既要“锦上添花”,也 要“雪中送炭”,更要敢于“壮士断腕”,做好 “加减乘除”法,努力形成与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 的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结构和布局。4_3创新机制,规范管理 坚持依法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机制创新,修订 完善具有现代职业教育鲜明特点的职业院校章程和 各类管理制度,提高职业院校治理能力。制定符合 新时代职业教育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院 校办学标准,将有效评价机制纳入政策制定的范 畴,推动职业教育走向依据专门制度和标准办学。 加快完善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制度、企业参与职业教 育制度体系,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和教学 指导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在提供政策咨询服 务、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 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 发挥职业院校党组织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领导核 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完善各项标准的实施和检验制 度,推动院校评价、人事管理、绩效考核等工作更 加科学优化,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发展和各项政策措 施的落地生根,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5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策略 5.1由“供给”向“需求”转变 我国经济进人新常态,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 出的需求,是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职业教育现代 化要由计划安排向市场驱动转变,推进全面深化改 革,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坚持问题导 向,形成倒逼机制,立足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影响全局的矛盾和难题,着力推动自上而下制度创 新,自下而上的经验创新,不断延伸并拓展职业教 育的功能,实现行业产业链与职业教育专业链、人 才需求链与供给链有效对接。面对中低端人才“产 能过剩”就业难和高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招工 难的情况,职业院校要有超前的眼光和科学的判 断,在专业建设、课程优化、培养方案、知识结 构、能力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度细化,向技术需求问 标准,向市场需求要质量,向发展需求谋改革,深 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在新时代科技进步曰 新月异的前列,适应并引领新装备、新技术、新材 料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实现与技术进步、生 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
育。5.2由“补短”向“共享”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发生了变化,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 盾,化发展短板为发展动力,客观上要求确立共享 发展的新理念。探索搭建职业院校、应用技术型大 学、企业、行业协会、有关科研机构、职业技能鉴 定机构等共同参与产学研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的合作平台,开创跨区域、跨业务领域、跨价值链 的合作模式,实现成员间资源交换、工作协同、共 享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合作共赢,形成“利益共同 体”“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职业教育共 同体之间要广泛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搭建有 利于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园区产业信息资 源共享的“云平台”,强化跨部门、跨领域、跨行 业之间数据“横向互通,纵向互联”的观念,消除 “数据门槛”、打破“信息孤岛”、拆除“数据烟 囱”,打通“应用壁垒”,让数据共用、信息共 享,有效整合形成职业教育数据产业体系,让数据 流动融合,释放聚合效益,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 出决策,使其成为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引擎。5.3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充分发挥政府、市场、民间、行业、企业职业 教育的作用,构建职业教育多元并举的办学体制, 推动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投资体制 多元化,吸引社会资本向职业教育集聚,鼓励向民 办教育购买培训。推出多元资本相融合的实质性的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