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政府信任中存在的问题及诚信政府建设

我国政府信任中存在的问题及诚信政府建设

目录摘要 (2)ABSTRACT (2)引言 (2)1.政府信任及其相关概念 (3)1.1政府信任的概念 (3)1.2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关系 (3)1.3政府信任的作用 (3)1.3.1政府信任能够维护政治稳定 (4)1.3.2政府信任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4)1.3.3政府信任能够提高行政效率 (5)2.我国政府信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2.1我国政府信任的现状 (5)2.2我国政府信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6)2.2.1民众对政府官员的信任存有疑虑 (6)2.2.2政府官员对民众信任不充分 (7)2.2.3地方政府信任度较低 (7)2.2.4公众对政府服务的不满,产生了政治疏远感 (8)3.诚信政府建设的策略 (8)3.1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9)3.2提高公务员自身素质 (9)3.3健全政治体制,加强对行政系统的监督 (10)3.4完善政府信用体系,促进行政伦理法制化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我国政府信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诚信政府建设周延(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当前,政府信任危机具有全球性、多发性,西方学术界对于政府信任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政府再造工程推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同样面临着政府信任缺失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信任的相关概念,接着,对我国政府信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政府信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反思并在反思。

最后,探索了建设诚信政府的途径。

关键词:政府信任;存在问题;诚信政府Discussion on Problems Existing in Government Trust And TheConstruction of An Honest GovernmentZhouyan(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Abstract: At present, the government trust crisis is global, multiple, western academia trust in governmentresearch has become the current government reengineering promote the process of a major research topic,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of China also faces the problem of loss of confidence in government.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the trust in government, then, to our country government trust are analyzed, th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rust problems i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reflection. Finally,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honest government way.Key words: government trust problems construction honest government引言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急功近利、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传播,信任危机己经在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及其它领域中普遍存在,有的甚至达到难以置信的地步。

其中对于社会生活影响最深、危害最大的,则是掌握着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的部门所形成的社会信任危机即政府信任。

从2003年的非典事件使政府信任问题凸显,到2007年的“周老虎”事件,再到2009年的“躲猫猫”事件、上海钓鱼执法事件,2011年的广东乌坎事件,社会公众、网络舆论的质疑一次次叩问着我们的神经。

无疑,在诸多信任中,作为整个社会信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信任,对于社会而言是最重要的信任,社会信任的形成、稳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来推动和发展。

民众是否信任政府会影响政府的施政能力与效果,而政府能否赢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处理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本论文希望在对政府信任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在转型期存在的政府信任缺失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认识政府信任缺失的现状并提出改善措施,以实现政府信任关系中民众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1. 政府信任及其相关概念1.1 政府信任的概念信任在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有关政府信任的研究源于20世纪中期,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的时期,各国政府和学者开始关注政府信任,政府信任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以及学者们研究视角的差别,对于政府信任这一概念的界定也是不同的。

笔者根据查阅资料,对政府信任的主要界定进行了归纳。

将学者关于政府信任内涵的界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即政府信任主要是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而另一类则认为政府信任是政府与民众之间双向的互动信任。

笔者较认同后者,即政府信任既包括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也应包括政府对民众的信任,政府信任是政府与民众在变化的环境中的一种合作互动关系。

唯有政府与民众双方互信,方可实现合作型治理,达成双赢。

1.2 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关系政府信任是公众期待政府办事情时候能够代表公共利益。

在这种关系中,公众是信任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的综合,而信任的课题包括政府的工作人员,政府的政策和政府机构。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实质上是对自身利益代表的信任,改善政府和公众的信任关系是现代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

公众对政府的主管评价与政府对公众心理预期的满足程度构成了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关系,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关系对应于三种社会治理模式下的政府信任关系,即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的习俗型政府信任关系、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的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的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

1.3 政府信任的作用1.3.1 政府信任能够维护政治稳定“民无信不立",政府信任在其本质体现的是政府的合法性。

当民众对政府的行为感到不满,并且不再相信政府时,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就可能会因为缺少民众的支持而受到侵蚀。

政府信任水平的衰微,不但会使民众对政府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而且还会对整个的政治体制的合法性产生怀疑,进而形成政治冷漠和政治失语,严重的更会出现非法抗争、政治暴力等危及政治稳定的情况。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直接关系着政府的成就大小,甚至关系着政府的前途命运。

1.3.2 政府信任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其道德基础最重要的就是信誉或信任。

当政府信任度高时,民众会积极支持政府制定的各种经济政策、法规并保证这些政策法规的执行,反之则会形成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政府的公共政策能否被民众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众是否信任政府以及信任程度如何。

1.3.3政府信任能够提高政府绩效社会成员的普遍信任是公共政策贯彻实施的心理和感情基础,否则,政府的公共政策在制定、执行中就会遇到诸多问题。

没有普遍信任,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会因不同利益群体间的不断博弈而无限拖延,甚至陷入流产。

即使公共政策能够得以执行,也会因缺乏信任而受到阻碍,这就需要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成本。

当政府获得民众认可的时候,则会获得更多的支持,无论是政策的制定、执行还是终结的阻力都将会减少。

民众对政府信任提高的同时,政府的绩效也就会提高。

2. 我国政府信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我国政府信任的现状。

2008年11月,国家统计局进行了社会各阶层思想动态调查,该调查以了解社会各阶层对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形势、发展政策的评价为重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民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举办大事、应对难事具有很高的满意度,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但是我国同时应当认识到一系列的社会现象,诸如权力寻租腐败、贫富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等等正削弱着政府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渐渐侵蚀着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

信任的一大特性在于其脆弱性,个体事件对整体而言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一个谬误就可以使信任全然无效,根据它们的符号值,相当小的错误和表达不当,都可以揭开某人或某事的“真面目”,经常带有冷酷无情的严格。

一些个案如山西疫苗事件、钓鱼执法事件、凤凰少女跳楼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胡斌飙车案、乐清事件……,原是普通的案件,却演化成影响广泛的社会案例。

民众在这一连串的个案中的表现说明了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政府官员的言论及司法机关的公正以及保障民众生活秩序的国家暴力机器的信任存有疑虑。

在网络和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不管政府拿出怎样翔实的证据来佐证官方的调查结果,民众的疑虑似乎表现为一种反应:将信将疑。

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已经从原来的“全信”转变成“疑信”,“无论政府怎么做都怀有疑问”,这些现象一方面体现了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但从另一方面看,之所以造成这种“不相信”的结果,政府也有很大的责任。

2.2我国政府信任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政府信任状况总的来讲是好的,但从政府信任现状中的一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信任状况仍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政府信任既包含民众对政府部门整体的信任,也包含对政府官员个体的信任,当前我国民众对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的信任度还是较高的,但由于少数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直接影响了民众对于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信任。

政府信任的缺失会造成很多消极的影响,势必会影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稳定。

具体来讲,我国政府信任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民众对政府官员的信任存有疑虑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谋取个人利益乃至部门利益,与民争利,变公共利益为特权利益,违法行政,有令不行,朝令夕改的事情时常发生。

一些政府官员在经济活动中不恰当介入,以公共利益为借口,公然违约,并且常常干预经济主体的具体行为。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处理社会事务特别是公众与政府部门利益冲突事务时不公正、不公开、不公平,甚至解决公共事务乏力;部分官员欺上瞒下,一方面用虚假数据和手段突出政绩,另一方面隐瞒过失,对下则广泛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甚至不管老百姓疾苦;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腐败堕落等等现象,使政府工作人员在公众的眼罩呈现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双重人格,以上种种现象让公众产生了强烈的政治无规范感,造成公众对于政府公务人员的不满,损害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