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代对西南边疆的经营

汉代对西南边疆的经营

年月第卷第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环仪摇

汉代对西南边疆的经营

高张掖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荣

甘肃张掖

关键词汉代西南夷边疆政策以其故俗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汉代经营西南边疆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汉代在西南边疆地区实行“以其故俗治的政策适应中央集权制统治的需要符合

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有

利于汉朝统治扶序的穗定和西南边疆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汉代边疆战略重点始终在北方和西北对西南边疆的经营规模和力度仍然是很有限的边远山区尤其如此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一一

“因因

两汉时期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巩固和发展对边疆地区的经营也进一步加收稿期一一作者简介高荣一男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汉代边疆政治历史中

国边疆历史地理研究

一一强由于边疆地区民族成分复杂自然环境各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因而汉朝在边疆地区也实行了灵活变通的经营政策不仅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也为以后历代王朝的边疆管理与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

汉朝西南边疆的拓

本文西南边疆的地域范围是指史记汉书所记的“西南夷地区即今云贵两省

及川西陇南一带早在先秦时期这一地区就与中原内地有较多联系秦时就曾修筑了从今四川宜宾到云南曲靖的五尺道”并设置郡县进行管理但秦朝仅历二世而亡其在该地的统治亦迅速瓦解

汉朝建国初期因历经战乱社会经济萧条残破政治上许多功臣大将心怀不满居功

自傲大有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之势为此汉高祖在采取措施恢复经济的同时又致力于铲除异姓诸侯王从其登基称帝到病死的年多时间里接连不断地对异姓诸侯王用兵除有意保留了实力较弱又与南越国相邻的长沙王以外其余个异姓诸侯王均被一一铲

除在这种形势下西汉王朝自然无暇也无力经营边疆地区史记律书云“高祖有夭下三边外畔大国之王虽称藩辅臣节未尽会高祖厌苦军事亦有萧张之谋故僵武

一休息羁糜不备至于西南地区则尚未纳入西汉版图故史记》有“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徽①之说华阳国志蜀志》也称刘邦虽

王有巴蜀南中不宾也及至惠帝高后文景之世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国力增强但北方匈奴侵扰日甚一日朝廷内部先是外戚势力与功臣元老集团斗争激烈继而地方同姓诸侯与中央政府矛盾日益尖锐因此西汉王朝除继续与匈奴和亲对北方和西北边疆地区实行移民实边入粟拜爵等防御措施外对西南地区仍然弃而未顾

汉武帝即位后经过汉初以来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空前强盛加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仅使诸侯国失去了与中央抗衡的政治经济基础还沉重打出了地方豪强势力从而为汉朝大规模经营边疆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汉朝对西南边疆的经营就始于此时由于匈奴势力强大且直接威胁汉朝西北边疆甚至京师的安全因此汉朝边疆战略的重点仍然集中于北方和西北汉武帝两次经营西南夷或因攻伐南越或为沟通身毒大夏都是直接或间接为北夷匈奴服务的第一次经营西南夷始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年当时奉使南越的汉番阳令唐蒙闻知自群柯江顺流而下可直抵番禺今广州遂上书汉武帝认为汉朝从长沙豫章南

下“水道多绝难行如从样柯江浮船而下可出其不意实“制粤一奇也”汉武帝遂以唐蒙为郎中将出使夜郎夜郎及其旁小邑皆归附汉朝汉乃以其地属键为郡后蜀人司马相如又“言西夷工队榨可置郡汉武帝即于元光五年前年以相如为郎中将往谕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②至此汉朝统治始及于西南夷地区由于西

南夷

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史记西南夷列传②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西南夷传附汉多因贪汉增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①故在汉朝设郡置县后西南夷屡次反叛加之通西南夷道工程浩大人财物力耗费甚巨为专力事匈奴汉武帝诏令“罢西夷独

置南夷两县一都尉稍令键为自葆就

元狩元年前年出使西域归来的张赛上言在大夏时曾见到从身毒运去的蜀布和邓竹杖从蜀经身毒到大夏道便近有利无害汉武帝遂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

多批使者出使西南夷以通身毒前后历时年多均为昆明所阻由于当时汉朝新

得河西已取得反击匈奴的决定性胜利为进一步沟通西域扫清了道路因此汉武帝将边疆经营重点完全置于朔方以西至敦煌的西北地区于是设郡置县修城筑塞屯垦戍守开渠移民等工程一时并起对阻梗汉使的昆明置而毋论对广大的西南地区也未采取大规

模经营措施直到元鼎五年前年南越反叛汉征南夷兵击南越遭且兰君拒绝并聚众反叛杀汉使者及键为太守汉朝才回军诛杀了反叛的且兰邓君和榨侯于是冉珑

皆震恐请臣置吏汉分别在且兰地置样柯郡以邓都为越离郡榨都为沈黎郡冉陇为文山郡广汉西自马为武都郡元封二年前年汉又发兵击灭了数侵犯使者吏卒

的劳深史记》作劳漫靡莫滇王举国降汉汉于其地置益州郡③至此汉朝在西南夷地区共设置了键为祥柯等郡使西南边疆大部分地区都纳人了西汉统治范围此

后西南夷虽屡有反叛但汉朝基本上维持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后因王莽推行民族歧视政策贬钩盯王为侯三边蛮夷悉扰尽反④汉武帝以来对西南夷的统治遂告结束

东汉建立后益州样柯越禽等郡先后归附建武二十七年公元年哀牢王贤

栗等率种人余投附汉朝光武封贤栗等为郡长自是岁来朝贡⑤永平十二年公

元年哀牢王柳貌以万多口内属汉明帝于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并与益州西部都

尉所领县合为永昌郡于是整个西南夷地区全部归入汉朝版图班国东都赋盛称其

事云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莫不陆普水傈奔走而来宾遂绥哀牢开永昌春王三朝会同汉京”后汉书西南夷传赞亦称“稗建永昌同编亿兆足见其意义深远

汉朝对西南边疆的管理

西南夷所居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或魅结耕田有

邑聚

君长以十数”或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无君长”⑥或有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或寡畜生又无蚕桑或土地平原有稻田或土地刚卤不生谷粟麻寂唯以麦为资而宜畜牧”⑦为了对这些地区进行有效统治汉朝因地制宜采取了灵活变

的统

治政策史称汉连兵三岁诛羌灭南越番禺以西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

①《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西南夷传》

③《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西南夷传》

③汉书西南夷传》④汉书西南夷传》⑤《后汉书西南夷列传⑥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西南夷传》

⑦《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毋赋税①以其故俗治正是汉代边疆管理政策的核心即在归附汉朝接受汉朝统治的前提下保持各部落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组织不变承认各部落首领和各级酋豪在本地区本部落内享有的地位和特权并利用他们管理部落民众为此汉朝统治者在包括西

南夷在内的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实行了郡县属国并行的双轨制统治方式即在将内地郡县制推行于边疆地区的同时还根据当地特点实行属国制属国即因其故俗”治②颜师古认为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日属国③属汉朝指其为汉朝统治下的地方政权因其故俗则表明其统治方式与内地有别不过西汉时的属国仅限于西北东汉时又在西南东北地区设置属国属国分郡离远县置之如郡差小用本郡名后稍有分县治民比郡④其地位与郡相当长官称属国都尉秩比千石其下有长史皿侯千人等均由中央任命东汉在西南边疆地区设有三属国键为属国广汉属国和蜀郡属国。汉朝中央政府根据各归附部落的人口多少力量强弱和影响大小等分别对其

首领和各级酋豪授予王侯君长等称号和印缓并赋予他们掌治其民的权力如汉武帝

就对虽为“小邑但始首善”后又“离西夷举国降”汉的滇王赐以王印使其复长其民”⑤夜郎王死后又封其三子为侯⑥史载西南夷大豪受汉朝封号者就有

夜郎王滇

王钩叮王工吓毅王夜郎侯漏卧侯破虏傍邑侯奉通邑君等光武二十七年公元年还封哀牢首领贤栗等为君长至于加赐印缓钱帛的“小豪”小君长则更多这些王侯君长地位世袭与一般郡县长吏有别西南地区的郡属国县长吏多由朝廷任命

内郡或他郡有治行威名或熟悉蛮夷情况者为之但也有“夷人首领任职太守县令者如建武十四年公元年越钱邓人长贵汉书西南夷传作任贵遣使上三年计夭子即援越揭太守印缓⑦汉武帝时夜郎王归汉“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⑧等均为

其例这实际上是承认他们在当地既有的地位和权力汉朝政府通过这种双轨制统治方式既将西南边疆地区纳入其封建统治的轨道又不损害当地酋豪的既得利益对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统一局面和稳定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开发边疆都具有积极意义以其故俗治反映到经济政策上就是毋赋税即根据各地实际对边疆少数民族

地区免征或少征赋税如汉明帝时永昌太守郑纯与哀牢夷人约邑豪岁输布贯头衣二领盐一解以为常赋⑨既为常赋说明并非完全免赋同时也意味着赋额在较长时

①《史记平

准书》

②史记骡骑列传汉书霍去病传

③《汉书武帝

汉注

④后汉书百官志五⑤《汉书西南夷传⑥《后汉书西南夷列传⑦《后汉书西南夷列传⑧汉书西南夷传》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