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及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选择
1、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C
A消除剥削现象 B实现社会公正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公平占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
2、我国在过渡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B
A.没收 B.和平赎买 C.合作化 D.直接购买
3、体现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经济形式是B
A.集体经济 B.国有经济 C.民营经济 D.外商经济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B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 B.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社会主义经济是指 A
A.公有制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资经济
6、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 B
A. 是否符合公有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 B.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 是否适合上层建筑的要求 D.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要求
7、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是 CD
A.公有制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资经济
8、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B
A.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本质 B.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C.公有资产的归谁所有 D.剩余产品的归谁所有
9、我国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是 B
A.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 B.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C.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 D.三资经济
10、股份合作经济的性质是 B
A. 国有经济的一种形式 B. 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
C. 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D.外资经济的一种形式
11、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D
A. 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 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2、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有 A
A. 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B. 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
C. 存入银行的利息收入 D.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按股收入
13、 除按劳分配以外的收入有: ABCD
A.经营收入 B.资产收益 C.资本收入 D.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
1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E按劳分配
15、许多社会形态中都存在,但一直没有成为某一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C
A公有制经济 B集体所有制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1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AB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2 C所有行业、所有地区公有资产占绝对优势 D集体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7、下列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解正确的是ABC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
B.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过程,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
C.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D.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BCD
A.合作制 B.股份制 C.股份合作制 D.承包制和租赁制
19、下列经济成分中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有 ABCD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
20、我国现阶段存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有 BC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商独资经济 D.集体所有制经济
2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按劳分配的特点ABCD
A. 按劳分配是分配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
B. 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
C. 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
D.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实现
2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 ABCD
A.资本 B.劳动力 C.管理经验 D.技术信息
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D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 B. 特指经过发达资本主义刚进入的社会主义阶段、
C.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 D.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24、按劳分配主要是分配社会总产品中的B
A. c B. v C. m D. w
25、除按劳分配外,按要素贡献分配主要是分配社会总产品中的C
A. c B. v C. m D. w
三、判断
1、经济制度的更迭是上层建筑一定适应经济基础这一规律的反映。×
2、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3、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
4、我国对个体私有制的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现的。√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6、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则。×
7、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分配制度。×
8、目前,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9、社会主义公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1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经营管理组织形式。√
11、股份合作制即带有合作制的特点,又有着股份制的特点√
12、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劳动者之间在劳动报酬上的差别,即事实上的不平等。√
13、工资、奖金和津贴本质都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
14、个体经济一直是一种依附于特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经济形式的所有制类型。√
15、私营经济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16、“三资”企业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 3 17、现阶段,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8、公有和非公有生产要素都要参与收入分配。√
19、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分配应有别于普通的按劳分配,也按技术和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0、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是互为前提的。√
21、股份合作制是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2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主体是社会。×
2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4、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指公有制经济。×
25、劳动者取得收入多少受市场因素和价值实现程度的影响。√
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形式。×
27、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必然受到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影响。√
四、简答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崭新的社会制度?
2、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什么?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8、为什么初级阶段要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9、为什么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10、初级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里?
12、如何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13、如何维护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4、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
15、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16、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是什么
18、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含义
19、为什么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20、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必要性
21、按要素贡献分配的实现形式有哪些?
22、收入分配中先富和后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3、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原则是什么?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25、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因素体现哪些方面?
26、现阶段如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五、论述
1、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目标?
2、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影响个人收入差距的因素,提出你对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看法。
3、如何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竞争力? 4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习题
一、判断
1、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都是资源配置的形式和手段。√
2、市场调节的实质就是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3、市场调节的实质就是价值规律调节。√
4、市场经济中既有市场调节又有计划调节。√
5、市场经济中既有市场体制又有计划体制。×
6、现代市场经济就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7、市场调节的优势在于宏观层次,计划调节的优势在于微观层次。×
8、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都起作用。√
9、计划经济体制是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起等同作用的经济。×
10、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供求机制。×
11、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看不见手的调节”是指计划调节。×
12、居民是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
13、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与市场运行过程构成微观经济运行。√
14、政府的经济活动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相结合构成宏观经济运行。√
15、微观经济主体既是价格的制定者,又是价格的接受者。√
16、居民和企业一样,都是市场的需求方和供给方。√
17、市场机制的构成分一般市场机制和特殊市场机制。√
18、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也是社会体制的组成部分。√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20、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中最重要的是行政手段。×
21、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被称为“最终收入”。 ×
22、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
23、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看是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总和。√
24、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渠道只有通过国家预算。×
2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二、选择
1、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配置资源的基本经济机制有AB
A.计划机制 B.市场机制 C.利率机制 D.工资机制
2、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是A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风险机制
3、构成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要素是ABCD
A.规范化的市场主体 B.现代的市场体系
C.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D.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4、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的特征包括:ABCD
A.统一 B.完整 C.开放 D.有序
5、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A
A.企业 B.居民 C.政府 D.中介组织
6、按交易对象,市场体系的构成部分是AD
A.商品市场 B.买方市场 C.卖方市场 D.要素市场
7、按交易空间,市场体系的构成部分是ABCD
A.地方性市场 B.区域市场 C.全国性市场 D.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