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报告

2010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报告

2010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 2011-03-25 08:33:58 来源: 省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时期收官之年,也是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的一年,全省

上下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大力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紧紧围绕“双一”目标(即GDP实现10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000亿元)这条主线,全力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筑牢经济发展基础,巩固社会发展成果,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全省宏观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各项经济发展目标如期实现,科技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 合 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23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2.3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5100.1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3832.6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为12.7:49.8:37.5,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63.1%和31.9%。 市场物价水平高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3.9%,仍在可控范围内,低于年初调控目标(4%)。其中,城市上涨3.6%;农村上涨4.9%。从商品类别看,呈现“四升三降一平”:食品上涨8.1%(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3.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6.5%、居住上涨5.6%、烟酒及用品上涨1.2%;衣着价格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2%、交通和通信下降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与上年持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5.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4.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2%。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5.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7%,比调控目标低0.33个百分点。 二、农 业 粮食生产登上千亿斤台阶。全年粮食总产量5013.0万吨(1002.6亿斤),首次突破千亿斤大关,比上年增长15.2%,连续七年喜获丰收,成为全国第二个超千亿斤省份。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两增两减”:水稻产量1844.0万吨,增长17.1%;玉米2324.5万吨,增长21.1%;小麦92.5万吨,下降20.5%;大豆585.0万吨,下降1.2%。 主要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全年蔬菜产量723.8万吨,增长3.2%;水果233万吨,增长6.7%;甜菜175万吨,增长59.1%;油料27.5万吨,下降2.5%;烤烟8.5万吨,增长16.3%;亚麻2.2万吨,下降50.0%。 畜牧业实现平稳发展。全年猪牛羊肉为165.7万吨,比上年增长5.8%;禽肉30.1万吨,增长4.0%;牛奶552.5万吨,增长4.5%;蛋105.3万吨,增长3.3%。水产品产量40.0万吨,增长5.0%。 绿色食品产业规模不断扩展。年末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1100个,比上年增加20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6100万亩,增长5.9%,其中A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5680万亩,增长5.9%,占总面积的93.1%。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183万户,增长7.6%。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105.4亿元,增长9.2%;实现利税35.3亿元,增长8.3%。 劳务产业取得新进展。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16.0%。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73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8%。拥有农用拖拉机134.7万台,增长4.1%;农用运输车18.5万辆,下降0.5%。全年农村用电量55.7亿千瓦小时,增长15.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88.4万公顷,增长14.0%;节水灌溉面积266.4万公顷,增长18.0%;农田受灾面积522.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3.9%;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9.1万公顷,增长2.1%。 新农村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完成通村公路硬化里程1.27万公里,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99.3%;新硬化村内街道1713公里,排水边沟3200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9.0%和16.8%。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002处,自来水入户率达60%。改造22万户、1826万平方米泥草房。完成10087个村屯绿化任务,比上年增长12.1%。建设村文化广场326个,文化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9054个。扎实推进第二批新农村建设试点,全省35个重点示范村,1008个试点村全部达标,855个非试点村自发建设,5条示范带基本成型。全省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呈现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态势。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下同)实现增加值40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938.6亿元,增长14.5%;集体企业增加值136.1亿元,增长9.5%。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664.6亿元,增长16.7%;重工业增加值3338.9亿元,增长14.9%。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3407.0亿元,增长14.8%;小型企业增加值596.5亿元,增长17.5%。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065.9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其中利润1071.6亿元,增长25.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45.4,提高52.5点。规模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77.5亿元,增长42.9%,其中利润309.0亿元,增长54.6%;地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1.5,提高39.5点。 四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8454.6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5.1%。其中,装备工业增长23.7%;石化工业增长37.4%;能源工业增长32.4%;食品工业增长48.6%。 工业产品产量增多降少。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7种工业产品中,全年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201种,占70.0%,其中有127种产品产量增幅超过20%。增幅较大的产品有:机制纸及纸板增长76.6%,水泥增长35.6%,大米增长31.3%,工业锅炉增长29.0%,橡胶轮胎外胎增长27.8%,金属切削机床增长20.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 标 计量单位 绝对值 增长(%)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12951.3 3.5 原煤 万吨 9265.5 5.7 原油 万吨 4004.9 0.1 天然气 亿立方米 30.0 -0.1 大米 万吨 782.6 31.3 成品糖 万吨 18.7 -28.4 乳制品 万吨 183.9 5.0 液体乳 万吨 116.9 5.3 啤酒 万千升 186.8 10.3 卷烟 亿支 431.0 1.2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89.4 76.6 原油加工量 万吨 1671.1 7.6 焦炭 万吨 1094.1 17.2 合成氨 万吨 74.5 -13.5 化肥 万吨 64.9 -7.8 乙烯 万吨 54.4 -6.8 化学药品原药 万吨 0.6 16.4 中成药 万吨 9.2 -48.8 化学纤维 万吨 8.2 -38.3 水泥 万吨 3507.2 35.6 生铁 万吨 555.7 12.4 钢材 万吨 566.0 11.6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0.3 -48.8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13312.9 29.0 金属切削机床 台 5267 20.5 汽车 万辆 24.8 -0.8 轮胎外胎 万条 447.1 27.8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774.5 7.7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 3.0 2.2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9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1%。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指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896.1万平方米,增长43.1%,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80.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12.6亿元,比上

年增长35.5%。其中,城镇投资6292.7亿元,增长34.0%。在城镇投资中,民间投资3035.3亿元,增长52.4%;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093.6亿元,增长19.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63.8亿元,增长49.3%。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完成投资2077.1亿元,增长37.6%,占城镇工业投资的75.9%。亿元以上建设项目1157个,比上年增加266个,完成投资2878.3亿元,增长33.8%。全年城镇建成投产项目7604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4.8%。各类房屋竣工面积7450.7万平方米,竣工率42.7%。新增固定资产4655.7亿元,增长23.2%,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8.3%。 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43.1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商品房销售面积2718.1万平方米,增长3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380.7万平方米,增长36.0%;商品房销售额1010.1亿元,增长54.8%,其中住宅销售额830.4亿元,增长54.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1.0亿元,比上年

增长19.0%。按地域分,城镇零售额3547.7亿元,增长19.0%,其中城区2828.1亿元,增长19.5%;农村(县以下)零售额453.3亿元,增长18.8%。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97.1亿元,增长21.4%;零售业零售额3012亿元,增长18.6%;住宿业零售额41.7亿元,增长18.6%;餐饮业零售额450.7亿元,增长19.1%。 热销商品大幅增长。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24类产品中,其零售额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2倍,五金、电料类63.3%,文化办公用品58.3%,家具类增长42.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0.1%,日用品类39.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3.1%,金银珠宝类增长31.3%,汽车类增长28.8%,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7.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3%。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5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1%。其

中,出口162.8亿美元,增长61.5%;进口92.2亿美元,增长50.0%。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178.1亿美元,增长73.7%;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50.2亿美元,增长44.3%;加工贸易进出口7.3亿美元,下降13.7%。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进出口50.5亿美元,增长16.3%;私营企业进出口192.4亿美元,增长75.8%;三资企业进出口11.1亿美元,增长42.0%。从国(地区)别看,对俄罗斯进出口74.7亿美元,增长34.0%;对东盟进出口27.1亿美元,增长97.5%;对欧盟进出口23.7亿美元,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