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李秀萍 关键词 : 案例 案例教学法 特点 优势 案例教学法,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取得很大成功。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法律、商业、管理等领域,成为美国当今师范教育、师资培训、商业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同时也被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广泛引进,在我国尚未广泛运用开来。记得新千年之初,在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测评中就有关于案例教学的要求,但由于许多学科教学方向的教师对案例教学知之不多,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不能真正有效的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仍然局限于把案例作为传统课堂教学中 的实例来应用。为此,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就案例教学法的有关基本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就是选用本专业常见的并有一定典型性的案例,组织学员进行分析、讨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相比,其目的、特征、方法、重点、答案、主体都是不一样的。从教学目的看,如果说课堂讲授侧重传授知识,那么案例教学则着重开发智能。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如果说课堂教学侧重给学员以“鱼”,那么案例教学的目的则是教给学员“捕鱼”的 方法。从教学特征看,课堂讲授是以理论案,从理论 2
中引出个案,以理解记忆为出发点;而案例教学则是以案论理,从案例中引伸出带规律性的道理。从教学重点看,课堂讲授侧重于“是什么”,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打好知识基础;案例教学的重点则是强调“为什么”,注重对学员的思辩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教学答案看,课堂讲授的答案是一元的,甚至是唯一的,而案例教学的答案则是多元的,发散性的。从教学主体看,课堂讲授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学习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员被动的听,而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员,一堂好的案例教学课,可以使学员高度参与,充分讨论,教师只是“教练员”或者“裁判员”,对学员的讨论分析进行启发、引导,使学员获得符合教学目的的解决方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员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求。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在巩固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加深对教材中重要观点、原理、方法的理解,调动学员积极性,提高学员对问题的思辩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加深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着眼点不仅在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员获得蕴涵其中的那些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更在于培养学员的创造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理论,学员听课复习,参加考试。这种方式本身学员可能理解了所学的知识,但如何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却不是传统教学法所能做到的。案例教学法通过学员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去解决问 3
题,使学员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通过“做中学”获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类似的实践情境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实际问题。而传统教学模式下获得的往往是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 2、 案例教学法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案例教学法通过把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员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像角色教师那样去做出反应,从而也就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在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学员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不仅能够发现已学理论的不足,从而注意加以弥补,而且能增强实践操作的能力。使学员一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理论视野,增长案例分析的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着理论如何运用于实际,从而及时而有效地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案例教学法既可以向学员传授知识,又能大力发展学员的各种潜能,提高学员的素质,使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选择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向学员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教给学员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使其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学习。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正在于既注重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授,是符合现时代要求的一种比较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说: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给学员以知识,而且能开发学员的智力,提高学员吸取知识、探索知识 4
的能力。学员在整个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知识本身是无限的,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如果学员在学校不仅能学到现有的知识,而且能学习到学习知识的方法,增长智慧,就如同掌握了打开了知识宝库的钥匙,受益终生。 4、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避免了单纯灌输式教学方法的缺陷,变学习死的静止的知识为活的实践知识。打破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为互动式学习方式,能有效的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吸取知识,而忽视应用知识,学员处于被动地位,成了理论的储存器。案例教学则使学员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不仅要求学员掌握基本理论,而且对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员身临其境,处理问题,分辨是非,提出方案,最大限度的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5、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学员创造能力的培养。由于案例教学法多采用模拟、角色扮演、讨论的形式进行,从而能为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创造环境,学员有着较大的自由度、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有培植创造才能的土壤,就不愁创造能力和精神的培养。 三、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时,必须切实把握好教学环节,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认真备课,精选案例: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因此在采用案例教学时,要求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对象(学员)精心选择或设计案例。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全体, 5
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工作。它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员,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解决关键问题;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充分了解学员,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案例要为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量身定做”、“精心打造”,案例教学法所需要的案例不同于其它教学法所需要的例证,案例是教学的主线,要贯穿一堂课的始终,能起到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比如导入、讲解、讨论、对话、总结等具体教学过程都以案例为基础而展开,它是学员获得认知的载体,因此,案例的选择一般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1)案例要贴切、恰当,能全面反映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问题。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质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如果不能服务于教学目内容和教学对象,所选择的案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一点也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2)案例要新、要活,具有时代感。“新”就是要有新意、符合当前实际,有时代感;“活”就是案例要生动,具有吸引力。(3)案例要贴近生活,易于被学员理解。由于文化、经济和地域性差别会影响到学员对所选案例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就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所以在选择或设计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经济、地域等因素,尽量使用学员熟悉的案例。 2、精心组织,细心体验案例:案例可以由学员陈述、也可由教师讲述,当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现,通过学员的模拟表演来呈现,使学员有一个体验的过程,效果会更好。但如果有的案例很难用多媒体或学员的表演来呈现,而只能用陈述的手段时,教师必须对如何讲述案例要有精心的设计,要有感情地讲、注意语言的表达艺术以及采用适当的体肢语 6
言,使案例能吸引人,在学员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巧妙提问,积极讨论案例:体验案例只是教学的第一阶段,案例教学的核心是利用科学的提问,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只有通过充分讨论才能使学员交换各自的体验,对具体的案例进行思考,互相交流不同的观点,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在设计提问时做到:(1)提问要少而精,有的放矢。所提的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教学目的服务,不能杂乱无章,问题过多易使课堂讨论流于散乱,不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和学员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知识。(2)案例提问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学员认知差异性。学员认知的差异性决定了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案例问题的设计应由易而难、逐渐深入,利用不同的问题诱导学员对知识各个层次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达到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3)教师要有驾驭案例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讨论掌握上,教师要力保讨论沿预期的轨道进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导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力争使每个学员都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4、善于总结,准确点评案例: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经过学员充分的讨论,最后通过教师的讲评、总结,以实现教学目的。这个过程可以先由学员陈述讨论结果,提出有疑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员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点评,学员自由发言点评,教师抽查学员进行点评,教师自己进行点评总结。点评阶段是案例教学的最后阶段,往往是一堂课的高潮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通过学员的发言了解讨论的效果,必须要求学员案例与理论结合起来,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