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公平研究的综述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方面还是存
在着很多的差距。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现代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将会受到更加细致的
研究。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包括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教育不公平问题产生原因的研
究、教育不公平具体表现的研究、教育公平测量方法的研究、实现教育公平途径的研究
等几个方面。
[关键字]教育公平 教育制度 政府责任
当前,教育公平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各个角落,体现出近年来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
重视,虽然许多人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却对它的具体很难认清,提起教育公平只知道很
重要,但无法清晰认识,更无法提出相关的具体手段,因此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也就顺
理成章。在中国知网,以“教育公平”为题进行搜索,可以查到相关期刊论文5915篇,
可见,对教育公平的研究是比较热点的话题。现从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教育不公平问题产生原因、教育公平测量方法的研究、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几个方面进
行总结[1]。
一、 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
教育公平的内涵在学术界有比较多的研究,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内涵的定义主要从以下
几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一)教育学的角度
从教育本身角度出发,对教育公平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和学业评价的研究中[2]。
许多文章讨论教育活动本身包括课程改革、教学形式及学业评价等作为教育公平主体的
实践意义,认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不平衡会影响学校教学中待遇和学习机会的平等
性,从而对学生的学业差异产生重要影响。安晓敏从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以及学业评价
三个方面探讨了教育学视角的教育公平[3]。
(二)伦理学的角度
伦理学中,公平理解为公正、正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4]。在近代
的西方思想家那里,公平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专门用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在
当代的公平观念研究中,对我国学者影响较大的是罗尔斯(John Rawls)。他提出了公
平三原则:平等自由的原则、机会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因此,教育公平的内涵可
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第二层次是提
供相对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第三层次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
(三)经济学角度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与教育效率相关的概念。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研究的
用很主题。从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来看,教育公平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
衡,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是平等与效率[5]。
(四)法学角度
从法学角度看,教育公平就是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教育公
平主要涉及到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6]。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
此受教育权利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平等到基本平等的演变,少数人特权到普遍公民权利的
转化。
(五)社会学角度
在社会学研究者眼中,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7],这与伦理学的视角有
些相似。社会学主要从社会分层的观点,探讨社会分层与教育获得之间关系,认为阶层
差距也成为除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性别差距之外影响教育公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
此,要想改变教育不公平现状,除了进行教育改革,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彻底的社会改
革,从根源上来改变产生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本身。
二、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教育不平等的表现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育不公平的表现第一点是,即使政府提供了足够的教育资源,但并非每个公民
都有把这种教育资源转化成教育能力的能力和条件。例如残疾儿童的教育,由于先天条
件的不公平,势必导致后天教育的不公平,这是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又如,女性教育
与男性教育之间又存在着不公平,由于生理机制的影响,以及男女心理发展的不同,男
女在教育上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接受教育,是否获得良好
的教育结果,是由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起一定作用的。由此可知,教育的不公平
不仅体现在教育资源这一个重点上,更体现在其他方面。
(二)教育不公平的表现第二点是地区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即区域差异导致的教育不
公平。提起教育不公平,首先就是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大城市的教育与偏僻地区的教育
差距大的没有办法衡量,例如北京地区的教育与西南地区农村的教育相比,无论是教师
资源还是硬件条件都相差很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由于地理和文化的影响,自然会
造成不公平[8]。
三、教育不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因素,
其中制度、体制和政策因素及社会分层和文化因素对教育公平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
我国学者所关注[9]。
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制度供给不足、落后并且存在有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
其中,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自身都对教育公平起影响作用。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也有十
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加剧了教育利益的矛盾,产生了新的教育
不公平。反过来,教育同样对社会分层起作用[10]。从文化的角度看,少数民族与汉族文
化的差异,城乡文化的差异,都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
四、教育公平测量方法的研究
教育公平测量方法的研究由于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研究者相对较少。目前国内相关
研究中取得较大影响的有杨东平、周金燕所建立的教育公平评价指标体系。他们认为教
育公平指标体系的建立大致可以包含三个方面的步骤:首先,需要对教育公平的内涵、
定义作出恰当的界定,并结合现实,应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确定评价的内容:其次,确
定合适的教育公平测算方法;第三,建立指标体系的数据通道,并通过确定指标的权数
及合成方法来得到综合指数。而在教育公平评价的选择方面,基尼系数作为国际上应用
最广泛的不平等测量工具而被采用[11]。
教育公平涵义的复杂性要求在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依据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公平现
实对指标的选择进行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
五、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我国学者对于教育公平实现的途径提出了许多观点,整理总结可以集中于一下几点:第
一,关于制度的调整和安排[12],主要是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义务教育的改革等。第二,
加强政府的作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国家公共物品,教育公平需要以国家为依靠
才能实现,因此,政府的职责尤为重要。第三,树立正确的观念[13]为指导。实现教育公
平,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第四,教育者本身的问题和学校
教学的问题[14]。提到学校首先想到的是学校的教师群体和教学设备,只有这两种齐全才
可以使教育达到效果。
六、总结
教育公平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它涉及到一个人、一代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
族的前途和命运,对个人来说更是关系到终身。从鸦片战争到至今,中国一直处在漫长
的转型期,期间,教育一直是头等大事,从一九零五年的科举制的废除,到如今饱受指
责的高考制度,各种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反而随着时间的堆积,变的越来越严重。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这一竞争的基础,而教育公平又是实现教育培养人
才条件,因此,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作
为人类一代代繁衍的必须过程,在人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国家各种政策的制定都直接干系着教育公平问题,因此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只能寄希
望于其他各项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坚决执行,只有其他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后,教育公平
问题才能在一个有机的系统内得到合理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9] [10] [13]龙安邦,范蔚.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及特点[J].现代教育管理,2013,(1)
[2] [4] [6]街韬.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2009,(2)
[3] [5] [7] [11]袁敏.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8] [12] [14]万俊人.再谈教育公平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