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UPU并联机构运动学性能分析

3-UPU并联机构运动学性能分析

第8卷第2期 2017年6月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Journal of Engineering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Vo1.8,No.2 

Jun.,2017 DOI:10.13524/j.2095-008x.2017.02.031 

3-UPU并联机构运动学性能分析 武国顺,陈 良 ,魏永庚,毕永利 (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为提高并联机构的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准确性,以3一UPU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 行运动学性能分析,利用矢量法推导出机构的正、逆解公式。通过微分法推导出机构雅克比矩 阵,同时建立机构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二次求导建立机构输入加速度与 输出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速度与加速度的仿真计算,并绘制出并联机构输 入速度(加速度)与输出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与ADAMS软件虚拟仿真结果进行对比, 从而验证3.UPU并联机构数学模型与三维实体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3.UPU并联机构;运动学性能分析;正解公式;逆解公式 中图分类号:TH11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8X(2017)02-0093-04 

Kinemat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3-UPU parallel mechanism WU Guo—Shun.CHEN Liang (School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 ,WEI Yong—Geng,BI Yong—Li 

Heilongf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design efficiency and design accuracy of parallel mechanism,the 3一UPU parallel mechanism iS used as research object to analyze its kinematic performance.and the forward and inverse equations of mechanism are deduced by vector method.The Jacobi matrix of the mechanism iS deduced by differential method. and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speed and output speed of mechanism is establish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 acceleration and the output acceleration is established by quadratic derivative.Then the simulation of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Matlab softwa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speed(acceleration)and output speed(acceleration)of parallel mechanism is plot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 of ADAMS software.which 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of 3.UPU parallel mechanism mathematical model and 3 D solid mode1. Key words:3一UPU parallel mechanism;kinematic performance analysis;forward equation;inverse equation 

与传统串联机构相比较,并联机构具有承载能力大、刚度好、误差不累积、精度高等优点。3自由度 并联机构 是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中极为重要的一类,比6自由度并联机构结构简单。速度、加速度分析 是并联机构运动性能分析 。 的基础。本文通过Matlab软件和ADAMS软件联合仿真,对3-UPU并联机构 进行速度和加速度 的运动学分析。 

收稿日期:2017-01-03;修订日期:2017-03-10 基金项目: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SKLRS-2013-MS-04) 作者简介:NN JJN(1989.),男,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电系统控制技术,E-mail:954039418@qq.corn; 通讯作者:陈 良(197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并联机构、动力学,E-mail:1245012555@qq・corn。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第8卷 1 3-UPU并联机构结构描述 3.UPU并联机构 由动平台、定平台、主动杆和从动杆 组成(图1),动平台通过3个支链与定平台相连。动平台与定 平台始终保持平动,并通过3个支链将两个平台连接形成闭环 结构。本机构中机构总构件数为8,运动副总数为9,故机构 的自由度 数为3。 

2 3一UPU并联机构运动学正逆解 3一UPU并联机构坐标系见图2。其中AA A:A。与AB B B 均为等边三角形,0一 。Lz 为定平台的固定坐标系,P— X z 为动平台的运动坐标系。 AA, -i轴 与】,6方向相同,其 正方向都是沿着A A:,坐标轴Z。和Z 垂直于△A A A ,坐标轴 X 和X 均由“右手定则”确定。机构动平台中心与动坐标系原 

动平台上3个顶点B ,B2,B 在运动坐标系P—X6 z6 

=[ ],Bz=l - r/2]j,B。=[一- r/2 2] 

定平台上3个顶点A ,A:,A,在固定坐标系0一 。 z Eil,a2=l尺- R/2 1 = 2] 

一 =RP +z: +r = n^+£ 

l = ・ = 一2e-g ̄ ̄ +c2 

li=P+c 一 cy+c (2) 

, =(1;+1;一21 )/6c {Y=(1;一l;)/2,3-c 【 =± _二 = 

图1 3-UPU并联机构模型 Fig.1 3-UPU parallel mechanism model 

图2 3-UPU并联机构 Fig.2 3-UPU parallel mechanism 

图3机构支链向量 l Fig.3 Institutions branched chain vector 

(4) 2期 武I玉I顺.等.3一ul IJ并联机构运动学 能分析 3 3-UPU并联机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埘于3 UPU并联机构其输入运动是3个 动杆卡『1埘于从动杆的移动,输…运动为动半俞的移动、 J 角罕为已知各 动杆的驱动速度和加速度,求解动平台的速度和加速度。逆解 已知动平 的速度和JJfI 速度求解符驱动杆的输入速度和加速度 式(1)、 (2)、式(3)同时对时问£求导后,整理可得: 

中 为 联机构驱动杆速度组合向量;” 为并联机构动平台II1心点的运动速度向量;J为Jf 联机构的雅 兜比矩 .. 式(1)、式(2)、式(3)同时对时问,二次求导后,整理呵得运动平台fl,9 ̄tl速度: 

(・、/3 々 

C、/3 1 

4 3一UPU并联机构运动学仿真 预设J}联机构3个 动仟的初始运动速度为0,、』,3个驱动杆分别按照lOsin(,rrt),20sil1(盯f),30sil1 (Tr1)的加速度运动时,利川Marlab软f,I=,根据正解式(4),对并联机构的速度分析,计算…0~l s驱动 杆的速度( ,、 、V3),运动平台巾心点的速度( 、 、 ), 冈4 根据 并联机构的加速度分析,计算出0~l s 动杆加速度(A 、A!、A ).运动半俞『fl心 ,5,/Jtl速度 

( I _41、 5. 

O // 

图4 3-UPU并联机构速度仿真 Fig.4 3-UPU parallel mechanism speed simulation 图5 3-UPU并联机构加速度仿真 

Fig.5 3-UPU parallel mechanism acceleration simulation 

在ADAMS/View软件下,机构fl',jN动初始状态与Matlab软件叶t设置的卡H同 存lJ}联机构虚拟样机的 驱动杆添加』Jl】速度驱动 3个驱动朴的驱动速度函数分别为:10 sin(订£),20 sin(1T£),30 sin(耵f) 对虚 拟佯机没置仿 运行时间为0~1 s,步数为100步进行仿真 .然后进入A1)AMS/PostPro{ ㈨r模式,得到 运动平俞rf1心点的速度、加速度与时I1_|J的关系『”1线, 罔6和 7 、 

= . H 1●●●●●●J . . . —...... ............L ]●●●●●●●●●J / / 2 2 ● / / 

一 + y 

) 2 2 e / / 一 C r + + 

( 

—.............,............ .......L = 

Z —Z ~Z , , 3 

; 

+ + + 

1一 ,一 ,‘ 、;、●, . . . / / , 一 一 一 1— 2 ,一 、i .y 1^ .y 

/L, ,●\ 一 一 一 1一 , ,‘ 、●,、; . ,L/L,..、 一 一 一 ,一 ,一 1‘ \i ● , 3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