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特征尺度的研究

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特征尺度的研究

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特征尺度的研究
李焱,亓凰杰,谭登峰,刘走勇,扬宏,龚旗煌
北京太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00871

更小的特征尺度一直是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追求的目标.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
对经常使用的SER500树脂,人们获得了120rim的特征尺度1,通过掺入淬灭剂2,
又将特征尺度降到65rim。如果不掺入淬灭剂,用SCR500实现双光子聚台.其最小
特征尺度可以降到多少?本文通过提高扫描速度和采用二次聚合.将特征尺度降到
25rim以下。
组成聚合结构的单个体积元的尺寸,可以直观反映取光子聚合的特征尺度。但是,
当体积元太小时.它们很难在后处理的过程中保留下来,也很难铡试和表征。所以,
现在一般采用制备悬空聚合线条的方法来研究特征尺度。飞秒激光扫描线条的过程
中.在其它制各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扫描速度越快,单位距离上叠加的体积元越少,
扫描得到的线条就越细。支撑线条的两个较
大聚合结构靠得越近,允许的最快极限速度
越高,得到的线条的特征尺度越小。我们用
76MHz,120fs的激光脉冲,得到了特征尺度
小于25rim的细线(图1),这个分辨率远远
超过了以前报道的结果。这是由于在两个相
互靠近的平行聚合结构之间,没有完全聚合
的聚合物通过再次聚合.从而可以使用更小
的能量和更快的速度。图I中的功率为
35m
w,扫描迷度为600ttm/s。

圈I.高速扫描制备的聚合

通常在已经聚合的结构周围,会存在没有完全聚合的部分.这部分在后续显影等
22l
过程中会被清洗掉而不显示出来。但是.当两个聚合结构足够接近时,这些未完全聚
合的部分会由于再次光照而互相加强.通过二次聚合完成低聚物向固体高聚物的转
变。当有激光扫描这些区域时,可以采用{|t/d,的能量或轻快的速度就可以引发二次聚
合,从而得到特征尺度更小的聚合线条。即使没有额外的激光扫描这些区域。制各第
二个支撑结构时,激光焦点的边缘部分也会增强附近的结构周围的未完全聚合的部
分.将两个支撑结构中间的空隙连
接起来。由于激光能量变化和周围
抖动以及清洗过程中引起的收缩
等原因.连接区只有部分聚合物的
强度足够人而保存下来.形成柬状
结构(图2)。图2中的激光功率
为40mW。当两个支撑的矩形结
构的间距大于900hm时(Sl和S2
区),间隙很干净,没有多余的结
构。而当问距降到750hm以下(S3
区),中间出现了二次聚合产生的
聚合线束。线条的特征尺度可以达
到35nm。

图2.二次聚合产生的聚合线

我们利用二次聚合制备了纳米针尖。在两个支撑结构的相对边制各一些周期性
突起.当这些突起相互接近
时.由于二次聚合产生连接
两个突起的细线。当距离报
近时,线条比较粗,会一直
保存F来。距离逐步增加后.
这些细线靠近突起的两端
图3二次聚台产生的纳米针尖

222
较粗,而中间部分较细。在后处理中线条会从中间断开形成纳米针尖。图3是突起
相距800nm时产生的一系列纳米针尖及其放火图。
本文在两个相距较近的聚合结构之间通过提高扫描速度平¨采用二次聚合,将特征
尺度降到25nm以下,这种方法将可以川米制备高精度三维纳米聚合结构。

参考丈献:
1.S.Kawata,H.B.Sun,T.Tanaka,andK.Takada,“Finer
featuresforfunctionalmicro·
devices,”Nature


2,697--698(200I).

2.K.Takada,H.B.Sun,andS.Kawata,“Thestudyonspatialresolutionintwo—photon
induced
polymerization,”in
MicromachiningTechnology;forMicro—Optics

and

Nano—Optics,K
E.G.Johnson,G.P.Nordin,T.J.Suleskieds,Proc.SPIE
611
0,

61
1000A(2006).
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特征尺度的研究
作者:李焱, 亓凤杰, 谭登峰, 刘大勇, 杨宏, 龚旗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00871

1. 南凤华.薛华.李文娟.郑慧敏.王楠.董金龙.NAN Feng-Hua.XUE Hua.LI Wen-Juan.ZHENG Hui-Min.WANG Nan.
DONO Jin-Long 掺杂铽的对甲基苯甲酸锌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光谱实验室2009,26(4)
2. 支俊格.申进波.徐秀玲.佟斌.张博.董宇平.ZHI Jun-ge.SHEN Jin-bo.XU Xiu-ling.TONG Bin.ZHANG Bo.DONG
Yu-ping 硝基苯化合物对聚对苯撑乙炔基咔唑荧光淬灭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28(7)
3. 陈志坚.肖立新.郑远.陆稼书.龚旗煌 基于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现红外至可见光信号上转化[期刊论文]-激光
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45(2)
4. 张灯青.赵圣印.刘海雄.ZHANG Deng-Qing.ZHAO Sheng-Yin.LIU Hai-Xiong 铽配合物Tb(PMIP)3(PhCA)的合成及
阴离子识别研究[期刊论文]-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1)
5. 李焱.蒋红兵.杨宏.龚旗煌 透明材料飞秒激光三维微制备[会议论文]-2003
6. 王大威.刘婷婷.杨宏.蒋红兵.龚旗煌 介质的非均匀性对高次谐波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物理学报2002,51(9)
7. 孙晓宇.汪世龙.倪亚明.朱小平 激光光解研究废水中难降解苯酚的降解机理[期刊论文]-同济大学学报
2000,28(4)
8. 龚旗煌.王树峰.黄文涛.刘春玲.杨宏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光学非线性研究[会议论文]-2000
9. 安晓萍.赵永亮.宝金荣.李颖.王令萱.叶建萍.AN Xiao-ping.ZHAO Yong-liang.BAO Jin-rong.LI Ying.WANG
Ling-xuan.YE Jian-ping 铽及其掺杂对苯二甲酸冠醚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期刊论文]-稀土2006,27(6)
10. 孙勇.陈明清.陆天虹.Mitsuru Akashi.黄晓华.SUN Yong.CHEN Ming-qing.LU Tian-hong.Mitsuru Akashi.
HUANG Xiao-hua 铽-聚N-乙烯基乙酰胺体系中镧钆掺杂稀土配合物谱学研究[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26(4)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122066.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