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杂志2011年l0月第18卷第1O 0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 ̄ueS,October 20l1,Vo1.18,No.10 ・1067・ 2血涂片观察 2.1外观:一张合格的血涂片要求呈舌状,有明显的头、体、 尾分布,四周完整并留有空隙,厚薄适宜、分布均匀、无空泡, 染色呈淡琥珀色。血片太薄,50%的白细胞集中于片尾或边 缘;涂片太厚,细胞重叠缩小不利于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染色 合格的血涂片是保证对疾病正确诊断的前提条件。染色不当 可致血细胞鉴别困难,导致错误结论。 2.2镜检: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阅片操作方法,在 低倍镜下观察血细胞的分布及染色情况,选取血片体、尾交界 处红细胞分布均匀的部位,粗略估计白细胞相对数多少,沿片 周及片尾观察有无体积较大的异常细胞,再换油镜仔细观察 细胞的形态、结构、胞质中颗粒及核质发育情况,一般观察计 数100个自细胞,同时观察红细胞、血小板的分布和形态,有 无幼稚细胞并做好记录,异常细胞常分布在血涂片尾及边缘, 应注意观察。若白细胞总数>20.0x106 rnL应计数200个以上 白细胞,若F]细胞总数<2.0x106 mL应多观察几张血涂片以减 少分类误差…。 3细胞形态的观察与分析 3.1 向细胞的观察与分析: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白细胞并估 计其相对数,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白细胞约为500/1,高倍镜 下每视野可见2-6个白细胞 ,据此可初略估计白细胞的相 对数,用油镜对白细胞进行分类,根据细胞的大小、形状、胞 质中颗粒特异性及胞核形状的不同,将白细胞分为嗜中性 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 胞5类并记录其比例。同时注意白细胞胞质的改变,如核 左移,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胞质中颗粒增多增粗、空泡变 性),粒细胞的巨幼样变,有无幼稚粒细胞、异形淋巴细胞及寄 生虫等。 3.2红细胞形态的观察与分析:各种病因可作用于红细胞不 同的发育阶段,引起红细胞相应的病理变化,导致红细胞形态 的改变。观察50个油镜视野 ,注意红细胞大小的均一性、染 色的深浅、形态的异形性(球形、椭圆形、靶形、口形、镰形、棘 形、涓滴形及红细胞碎片等),胞质中包含体(碱性点彩、豪周 小体,卡波环等)及红细胞排列情况。红细胞形态的观察再结 合血细胞分析仪的结果分析,对贫血类型的判断和确诊可提 供正确的诊断依据。如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以小为主,中央 浅染区明显扩大,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提示缺铁性贫 血;如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为主,出现巨大红细胞或卵圆形 红细胞,同时见多叶核(5叶以上)中性粒细胞,属大细胞性贫 血,多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如血涂片见大量异形红细胞和有 核红细胞,多提示溶血性贫血;大量泪滴形红细胞增多提示骨 髓纤维化;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提示多发性骨髓瘤。对遗传 性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镜下可见大量球 形红细胞);遗传椭圆红细胞增多症(镜检可见大量椭圆形和 少量卵圆形红细胞);遗传性镰形红细胞增多症(镜检有大量 镰形红细胞)等。 3.3血小板的形态观察:血小板体积较小,呈星状、椭圆形或 不规则形,胞质染浅蓝色或淡红色,中央有细小紫红色颗粒, 正常情况下涂片中可见3~5个成群分布,如为抗凝血多成单 个散在分布,应多观察几个油镜视野,一般每200个红细胞可 见5~20个血小板,注意血小板分布情况、体积大小、形态、胞 质中颗粒分布及聚集性。多次化验血小板数异常增高或减低 均应做血涂片观察,通过血涂片染色镜检可以确证是真性还 是假性减少或增多,以排除人为因素造成的血小板计数误差, 还应注意与疟原虫小滋养体区别。 4讨 论 医院检验科必须重视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近年来,全 自动血球仪在各级医院的普及运用,检验人员常依赖仪器而 忽视血涂片镜检,造成对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漏检而延误治 疗。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对T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的上 作态度,对仪器检验结果异常和与临床表现不符合的,必须做 血涂片镜检。 参考文献 【l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版.南京:东南大 学出版社,1997:5, I2]朱晓辉,马洪玉,朱忠勇.应用血液学分析仪后显微镜复柃标 准建议.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3(10):296—298. 李小平,伍启应,邱志琦.血涂片复审准则在血细胞分析仪中 的适用性评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5(5):432. (收稿日期:20l1—06—08)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肺结核检测中的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030001) 武春梅庞飞 杜叶平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 全身多个器官,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35岁的人群是肺结 核病的高发人群。为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 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采用化学发光法对43例小细胞肺癌 患者样本、56例肺结核病患者样本以及49例健康人血清样 本中的NS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样本为我院收集的临床及病理学确诊的 小细胞肺癌患者43例,肺结核疾病患者56例,健康对照组为 健康体检人员49名。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均为空腹抽取静脉 血分离血清,一20℃保存。 1.2测试仪器及试剂:索林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以及与之配套 的试剂,仪器型号Li i。。n。 1.3
操作方法:按照该仪器及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其正常 旦 技蓥查 oll 箍 鲞第l 塑 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Oc,tobcr 201 1,Vo1.18,No.10 参考值为<16.3 ng/mL,分别计算各自的阳性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百分率表示,分析采用 z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两两比 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小细胞肺癌、肺结核、健康对照组NSE检测结果比较:小 细胞肺癌43例,NSE(96+76)ng/mL;肺结核56例,NSE (16+6)ng/mI ;健康人49名,NSE(7±3)ng/mL。小细胞肺癌 组NSE检测值明显高于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 肺结核组检测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肺结核 病组检测均值接近于临界值1 63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 论 长期以来,NSE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被人们所关注,NSE 是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种 二聚体同工酶,特 异位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质中。因其存在于神经内分 泌细胞中,使血NSE出现明显异常,在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 预后判断中起到重要作用,NSE水平高低与肿瘤大小、治疗 反应及疾病转归密切相关。Pinson等Itl报道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73%的NSE异常,日.有转移病灶的患者其浓度H月显岛十无转 移病灶者,而良性肺病患者仅有4%阳性,G0vanella等 对此 也有相应的报道。本研究采用化学发光法榆测NSE的水平, /bfltt胞肺癌患者组与肺结核患者组检测浓度值 异 有统计 学意义,在临床L可以作为鉴 ̄g@rti癌及肺结卡戋病的指标 同时 结果显示,肺结核病患者组其血清浓度明显高下健康人水 , 且肺结核患者血清NSE浓度与临界值接近,经统计分析筹肄 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血清NSE水半的高低[1『以对肺结核 疾病的诊断起到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Pinsnn P,Jo0s G,Watripont P,et a1.SeHlln ncurOll specific enolase as a tumor marker in the diagnosis anti f0llllw up of small cel1 lung cancer.Respiration,1997,64:102—107. [21 Govanella L,Piantanida R,Ceriani L,et a1.]ilimunoassay of neuron—specific enolae(NSE)and seFunl fi-agtilerlts of cytokcra|in 19(CYFRA 21.1)as tumor markers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biologic ̄d hypothesis lnl Bi, Markcrs, 1997,12(1):22—26. (收稿日期:201 I一06—22) 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结果分析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gg(045000) 王淑春 乙型肝炎是由乙 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乙类传染病,也 是目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我国为乙 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区,健康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一般为10%~15%m,目前检测乙型肝炎表面 抗原的方法主要有金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电化 学发光法(ECIJA)等。金标法因其操作简便快捷,广泛应用于 单份急查标本的初筛检测;ELISA开展广泛,应用较早,其灵 敏度和准确度与金标法相比均有很大提高,且重复性好,但受 钩状效应等 素影响,HBsAg有漏检现象,主要用于大批标 本的HBsAg初筛检测;ECI IA作为新一代免疫标记测定技 术,具有自动、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 弥补了ELISA受钩状效应影响的缺陷,正逐步应用于临J未检 验。现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差异性。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收集2011年1月至4月来我院住院及¨诊 患者1 630例,其中男性790例,女性840例。抽取静脉血3 mL,标本静置后离心取血清。 1.2试剂和仪器:金标法快速测试条由浙汀杭州艾康生物技 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01 1377/2.5),ELISA采用Biocell 2010酶标仪,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批 号:201009011),电化学发光法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Elecys 2010电化学发光仪及其相应HBsAg配套试剂,批号为 157757。包括定标液、质控液及消耗品,定性及定量质控血清 均购自中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3方法:金标法严格按.I!f!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HbsAg金 标试纸条加样后15~20 min观察结果,30 min 观的反应 线视为无效。ELISA采用双抗体夹心 原 检洲人血清 的 HBsAg,严格按照说明 恬进行操作。ECI IA测 Ht3sAg的含 量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ecsvs自动将标本产牛的光电信号 j HBsAg定标液得出的Cut—off值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资料的 检验,以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El ISA阳性:金标法阳性205例,『;』j性39例,合汁244 例;ELISA阴性:E 金标法阳性7例,阴性1 379例,合计1 386 例( =20.891,P<O.O01)。 ECLIA阳性:金标法阳性209例,l{Ij. 84例,合计293 例;ECLIA阴性:金标法阳性3例,I5J{性l 334例,合汁1 337 例0(2=73.563,P<O.001)。 ECLIA阳性:ELISA阳性240例, 52例,合计293 例;ECI IA阴性:E1 ISA阳性4例,l;月性1 333例,合汁1 337 例0(2=40.421,P<0.001)。 金标法,ELISA法和ECI IA法检测结果所示,会标法l5f{ 性检出率为13.0%,ELISA法阳性检 率为l5.0%,EC【 IA法 阳性检出率为18.0%(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可见,ECI IA法优于ELISA法,E1 ISA法优于会标法 . 3讨 论 金标法即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不需要特殊没备,
愉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