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言积累与运用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一、积累与运用(36分)1.默写。
(10分)(1)杜牧在《泊秦淮》中描绘朦胧水色夜景、点明时间地点的诗句是:,。
(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即景说理、直抒胸臆的诗句是:,。
(3)崔颢《黄鹤楼》的尾联“?。
”以抒情作结,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愁绪。
(4)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家国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同样表达这种情怀的千古名句是:,。
(5)《大道之行也》中讲述选拔人才,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的句子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注意“笼”的书写)(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遮”的书写)(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注意“忧”的书写)(5)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注意“睦”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6分)摘抄1: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摘抄2: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摘抄3: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
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
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1)名著:《》。
(2)梗概:这部作品处处体现着舐犊深情。
父亲很关心儿子(人名)的生活与成长,用书信与儿子主要交流了、等方面的内容,平常的语言中蕴涵着深邃的道理和厚重的文化。
(3)读书笔记:以上摘抄给我的感受是:【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的综合阅读能力。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的掌握能力。
阅读三则摘抄的内容,表述的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可以确定出自名著《傅雷家书》。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在书信中傅雷很关心儿子傅聪的生活与成长,对儿子做人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指导。
(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感悟的表达。
此题为开放题,只要表达的感悟与所给的材料内容相关即可。
摘抄的前两则内容,都表现了傅雷傅聪父子关系的亲密、和谐;第三则内容重在对儿子的教育,让他正确对待朋友。
以父子间的关系或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为中心,表述阅读的感受即可。
答案:(1)傅雷家书(2)傅聪做人生活(3)示例:傅雷与儿子之间亲密如友人般的父子关系令我感动,他不仅关心儿子的成长,教育他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方法,还理解儿子的心。
面对这样的父亲,哪个孩子不会敞开心扉,茁壮成长?【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成语积累。
(4分)青松永远是那么绿意葱笼、①_____,是世间永恒的绿色使者。
墨色的枝丫②_____,虽经磨历劫、③_____(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却依然不屈不挠地支撑着一顶顶“公”字的松毛帽子,一直保持着一种正色庄重的模样。
松下的淙淙清泉充满诗意,吟诵着《诗经》《楚辞》中的名句,“山有乔松”“如松茂也”……或浪漫或豪迈,或婉约或旷达,氤氲其间,令人④_____(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1)①②处填写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生龙活虎错综复杂B.生机盎然错综复杂C.生机盎然纵横交错D.生龙活虎纵横交错(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③④处的成语。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它一般用来形容人充满生机和活力。
所以,该成语不能形容语段中的青松;“生机盎然”意思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一般比喻花草树木充满生机。
所以,用它来形容青松比较恰当。
“错综复杂”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
它一般用来形容形势或情况。
所以,该成语不能形容语段中的枝丫。
“纵横交错”指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
也形容情况复杂。
所以,取其本义来形容枝丫是比较合适。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能力。
根据括号内的解释,③处的成语为是“遍体鳞伤”,④处的成语是“心旷神怡”。
另外,注意“鳞”和“怡”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1)C(2)遍体鳞伤心旷神怡【点评】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能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并且能正确地书写成语。
4.张爷爷写了一副对联,他想考考你。
(1)请你把对联中空缺的一个字补写出来。
上联:立德齐今古下联:藏书子孙(2)张爷爷让你把对联贴到他书房的墙面上,你要把上联贴到左边还是右边?【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书写,对联的书写要注意字数要相同,句式要相同,内容要符合主题的意思,并与上联的内容联系要密切,反映主题,因为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所以我们可围绕这一要求去对。
横批从右往左,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解答】答案:(1)示例:遗(2)右边【点评】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态文明建设如同一面广角镜,_____,_____,_____。
①照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大局观、整体观②见证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③折射出追求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理念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
解答此题,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③是首句,紧接着从观念出发①,最后从历史担当入手②.所以顺序为③①②,据此可知答案为B。
故选:B。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几则新闻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5字)①大数据观察,网聚青年力量。
调查显示,有91.9%的青年在网上拥有至少两个与工作完全不同的身份,他们活跃在网上,利用闲暇时间与兴趣专长,分享内容、传递爱心,不仅丰富自己,也为社会进步贡献了青年力量。
②发布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
美丽乡村游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时尚,他们走进乡村,用视频记录乡村生活。
美景、美食、传统建筑、刺绣、剪纸、扎染……他们制作出一系列“乡村美生活”短视频在网上播放,讲述中国乡村故事,宣传传统文化,传递文化自信。
③指尖种树木,运动捐步数。
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蚂蚁森林1号林,有着129500棵梭梭树,这是第一批“蚂蚁森林”公益应用用户用自己指尖“种”出的。
许多年轻人还会通过微信运动捐步、QQ公益捐步等,参与网络平台上的各类公益项目。
④小小点评员,大大成就感。
今年30岁在外企工作的杨冰倩,闲暇之余喜欢在网上积极参与消费点评,这样花时间精力又没有一分钱回报的事情却让她乐在其中:“写评论不仅能帮助其他消费者,还能促进店家改进服务。
”【分析】本题考查新闻信息的提取。
解答此题要在对材料内容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和重点句子去提取。
本则材料主要是写有91.9%的青年活跃在网上,利用闲暇时间与兴趣专长,分享内容、传递爱心,不仅丰富自己,也为社会进步贡献了青年力量,所以可提取为:91.9%的青年活跃在网上,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解答】答案:91.9%的青年活跃在网上,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点评】解答这类题,要在对问题的内容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
要扣住主题,围绕重点语句加以概括。
7.下面简短的书信中有一处语病、一处标点错误、一处格式错误、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①敬爱的李老师:②您好!明天就要中考了,回想您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让我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③三年来,您不辞劳苦,给我们传授学科知识,解答学习上的难题,排解思想上的动摇。
④您的一句点拨,解开了我们的疑难;一声细语,缓解了我们的焦虑;一个眼神,提醒我们要努力--老师,请您放心,我们会信心百倍、沉着冷静地应对考试。
⑤同时,我们也奉劝您多注意身体,考试结束后,我们再回母校来看您。
⑥您的全体学生【分析】本题考查应用文和病句修改、标点符号、语言得体。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积累,结合语段内容,逐句研读解答即可。
【解答】第③句中,“排解思想上的动摇”搭配不当,可把“动摇”改为“压力”。
第④句中,“提醒我们要努力”后不能用破折号,因为是内容的省略,应改为省略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根据上面图表的主要信息,得出一个结论。
(2)请你对这个结论进行简要的解释说明。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
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解答】(1)本题考查图表结论表述。
该图是我国2020年一季度经济发展数据图表,从表上可知,尽管受到新冠疫情额影响,但是我国2020年一季度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势头,总体运行稳中向好。
据此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图表解释。
从表格来看,粮食能源生产、市场主体运行、产业链运转稳步增长显然对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未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