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积累与运用练习题----纭纭一部分:综合性学习考题训练30分1.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名著阅读。
(3分)(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2.请你参加下面的实践活动,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学校征集体现办学理念、学校特色以及切合学生实际的校训(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初三(1)班同学经过认真准备,召开“校训交流主题班会”。
①假如你是初三(1)班的班长,请说一段简短精要的开场白。
(2分)②作为班组一员,请把你收集或拟写的校训写在下面,与同学交流。
要求不少于两个词语,不得照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
(2分)-------------------------------------------------------------------------------------------------------------------------------------------------------------------------------------------------------------③你若是初三(1)班的班主任,活动结束时,请你作简要总结。
(3分)3.某中学要举行一次“讲卫生、讲公德、做文明中学生“的宣传活动。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公益广告。
3分4.综合性学习考查:初中阶段我们参与了多个与文学艺术有关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其中一定有你印象颇深的一次。
请根据回忆,回答下列问题:2+2+3共7分(1)写出你记忆最深的一次活动的名称(2)它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在哪?(3)如果重新开展这次活动,你觉得如何改进?写出你的设想5.(6分)同学们在“我爱文学”的专题活动中,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了文学书刊进行了广泛的阅读。
现在语文老师请你策划一次有关“我爱语文”的班级交流、评价活动,那么,(1)你拟采用的活动主题是(2分)(2)请你拟写出活动方案4分注意:活动目的明确,活动步骤清楚,可操作性强,语言表达好给满分;活动目的较明确,有活动步骤,方案可行,语言表达较清楚给一半分;只要设计了方案,给基础分6.请你回忆一下学校开展的一次“献爱心”活动,回答下列问题2分+2分(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所在班级或小组的活动内容(2)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参加活动的体会:二部分:制卡题30分题型概说这种题要求学生根据相关内容完成对资料卡片的填补制作,大致有四种类型:一、广采博录,制读书卡1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
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
下面请你做二、鉴赏介绍,制推荐卡(6分)23抄写下列名言并作简要分析。
共7分,后两个各2分,前面的各一分名言: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名人名言卡分类--------- 编号---------摘录:出处:评析:三,发表议论,制评论卡阅读《我爱恋的榕树》,回答问题我爱恋的榕树,不知道使多少陌生人为它兴叹过,倾倒过。
真是太壮阔了。
只要你接近它,就会感到它的全身,都充满着一种最动人的东西,这就是生命。
善于思辩的哲学家说,美就是充满生命的人和物。
我相信,因为榕树,我才相信。
几乎是整个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我都在观赏这种洋溢着生命的大树。
我喜欢这种绿色世界在无风中的平静、雍容、丰盛、满足,像沉默的大山一样岿然而立。
我更喜欢它在风中的时刻。
榕树的每一片绿叶,都像风帆那样善于捕捉最弱的微风。
因此,当轻风吹拂的时候,它的叶子就会颤动起来,刹那间,树上好像千百万绿色的蝴蝶,在一开一翕地扇着翅膀,共同编织着生命的织锦。
更使我陶醉的是雄风吹动的时刻。
此时的榕树,瞬息间从沉默的大山变成汹涌的大海,波浪在树梢上澎湃着,时时发出拍打蓝天的沙沙的响声。
有一位很重感情的北方朋友告诉我,他第一次见到南国土地上的高大榕树时,几乎吓呆了。
榕树那企图笼罩大地的浓阴,那企图吞没白云的树冠,那企图饮尽地下全部水分的根群,那陡立而又弯曲多节的巨枝所构筑的殿廊、山脉、峡谷和道路,一起在放射着生命的光波与音波。
这种柔和而强大的波浪,把他的心灵摇撼得很久很久。
在撼动中,他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另·种强大的生命所照明,所溶解,所征服。
他觉得自己完全被这种强大的生命所俘虏,并且被剥夺了身上的渺小、卑琐、颓唐与消沉。
在树下,澄清的空气中,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升腾起来了,仿佛也变成了一只扇动着翅膀的绿蝶,也在这个充满生命的葱茏世界中快乐地翔舞。
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更了解榕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
小时候我迷恋过一棵倔强的小榕树。
它就在几乎没有泥土的地方发展它的生命。
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屋后的一块浑圆形的岩石上进行。
大约三年时光,我一直追随着它的足迹,注视着它那平衡而坚实的脚步。
我不知道它是在岩缝的哪一处破芽而出,只看着它从缝穴里长出来的最初的嫩枝。
这株嫩枝在岩石的悬崖上,沉着地、缓慢地跋涉,攀登,开拓着本没有路的路,本没有前方的前方。
当它发现岩石身上的小坑洼处,有一点薄薄的尘土,就果断地在那里扎下了根,扎下一个营寨,然后又向前伸延,迈进,不倦地继续寻找着前方险峻的路,险峻的希望。
更使我惊讶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
柔韧的丝朝下生长,直至亲吻到地面上的小草。
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气根。
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的生命线。
突破、挣扎、发展、挺进,这是一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这是一支铁流似的生命凯旋曲。
正是这支无声、无畏的歌,把巍峨的韧性,第一次灌进了我的贫穷而干旱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襁褓中的人生。
4.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
请你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摘录两处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并作简要的点评。
(友情提醒:点评,可谈语句的表达效果,可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5分)四、信息提取,制“科学知识卡”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
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
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5按照要求从文中提取信息,完成下面这张学习卡的制作 6分2。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
当你拿措钥匙开不开锁的时候,就甭提有多着急了。
但是钥匙和锁配不上,再着急也没用。
在人体内部所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也像一把把锁一样,需要有一把把相应的钥匙来打开。
不然的话,反应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
那么,到哪里去找钥匙呢?这一把把“钥匙”就是酶!也就是说,一种酶一般只对一种生物化学反应起作用。
科学上把酶的这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特性叫做专一性。
例如淀粉酶只对淀粉起作用,使淀粉很快地分解成麦芽糖;脂肪酶只对脂肪起作用,使脂肪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有很多种,相应的蛋白酶也就有很多种。
例如,人胃肠中的蛋白酶能加速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为氨基酸,而寄生在肠道中的蛔虫也含蛋白质,胃肠里的蛋白酶对蛔虫就丝毫不起作用,这就是锁和钥匙不配对。
如果让蛔虫遇到从木瓜树果实中提炼出来的木瓜蛋白酶,蛔虫体内的蛋白质会被它分解得支离破碎,这就是锁和钥匙配对了。
说来也有趣,每一种酶的表面都有自己特殊的形状,这些形状与它们所催化的物质的形状恰好咬合,就像锁和钥匙配对一样,参加化学变化的物质和酶一经配好对,钥匙插入锁孔,一扭动,“咔嚓”一声,生命之锁就打开了!人体中有多少种“锁”,需要配多少种“钥匙”,细胞核中蛋白质制造厂的总工程师早巳胸有成竹。
当需要某种钥匙的时候,总工程师就下达密码指令,细胞质就按指令生产。
其实,酶在反应中只是催促反应的快速进行,自身并不消耗掉。
这样是不是每种酶只生产一次就够用了呢?不是的。
就像钥匙有时会丢失或折断一样,酶也会受到破坏。
不过,这不要紧,蛋白质制造厂会随时生产出新的酶来补充的。
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酶,就没有生命。
6.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完成有关酶的科学知识卡片。
(3分)三部分:新闻概括题40分(概括新闻一般指给一篇简短的新闻加标题或概括成一句话,这是近内来中考1题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出题者的意图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这类试题,答题的结构可简称为:谁+做什么或事物+什么样,总之,应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1、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4分)据新华社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透露,“神舟”六号将于2005年发射,并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目前各项研究进展顺利。
王永志说,现在初步考虑,“神舟”六号准备上两个人,飞行5到7天,继续考验飞船的实际能力。
他还透露,“神舟”六号还将是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和“神舟”五号基本一致。
而与“神舟”五号最大的不同是,两位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在太空中进行对地观测等多种空间科学实验。
同时,“神舟”六号还将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的搭载实验,这些实验也将首次由两位航天员完成。
2、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
(4分)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
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3.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按要求答题。
(7分)南方网讯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