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解答题1.1 电路如题图1.1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O两端的电压UAO。

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解:分析:二极管在外加正偏电压时是导通,外加反偏电压时截止。

正偏时硅管的导通压降为0.6~0.8V 。

锗管的导通压降为0.2~0.3V 。

理想情况分析时正向导通压降为零,相当于短路;反偏时由于反向电流很小,理想情况下认为截止电阻无穷大,相当于开路。

分析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的基本方法为“开路法”,即:先假设二极管所在支路断开,然后计算二极管的阳极(P 端)与阴极(N 端)的电位差。

若该电位差大于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该二极管处于正偏而导通,其二端的电压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如果该电位差小于导通压降,该二极管处于反偏而截止。

如果电路中存在两个以上的二极管,由于每个二极管的开路时的电位差不等,以正向电压较大者优先导通,其二端电压为二极管导通压降,然后再用上述“开路法”法判断其余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一般情况下,对于电路中有多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判断为:对于阴极(N 端)连在一起的电路,只有阳极(P 端)电位最高的处于导通状态;对于阳极(P 端)连在一起的二极管,只有阴极(N 端)电位最低的可能导通。

图(a )中,当假设二极管的VD 开路时,其阳极(P 端)电位P U 为-6V ,阴极(N 端)电位N U 为-12V 。

VD 处于正偏而导通,实际压降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

理想情况为零,相当于短路。

所以V U AO 6-=;图(b )中,断开VD 时,阳极电位V U P 15-=,阴极的电位V U N12-=,∵ N PUU < ∴ VD 处于反偏而截止∴ VU AO 12-=; 图(c ),断开VD1,VD2时∵ V U P 01= V U N 121-= 11N P U U > V U P 152-= V U N 122-= 22N P U U<∴ VD1处于正偏导通,VD2处于反偏而截止V U AO 0=;或,∵ VD1,VD2的阴极连在一起∴ 阳极电位高的VD1就先导通,则A 点的电位V U AO 0=,而 A N P U UV U =<-=2215∴ VD2处于反偏而截止 图(d ),断开VD1、VD2,∵ V U P 121-= V U N 01= 11N P U U < V U P 122-= VU N 62-= 22N P U U <;∴ VD1、VD2均处于反偏而截止。

题1.2 试判断题图1.2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为什么?解:分析:在本题的分析中应注意二个问题:(1) 电位都是对固定的参考点之间的压差,参考点就是通常所称的接地点; (2) 求电位时注意各电压的方向。

图(a ),设图中电阻25K 与5K 的连接点为C , 则,当假设VD 开路时,VU A 1151014010=⨯+=VU U U BC C B 5.315.2102182152555=+=⨯++⨯+=+= ∵ A P U U = B NU U =N P U U <∴ VD 处于反偏而截止 图(b ),同样设图中电阻25K 与5K 的连接点为C ,假设VD 断开,则: VU A 1151014010=⨯+=VU U U BC C B 5.115.2102182152555=-=⨯+-⨯+=-=∵ B A U U <∴ VD 处于反偏而截止; 图(c ),设图中25K 与5K 的连接点为C ,假设VD 断开,则:VU A 1151014010=⨯+=V U U U BC C B 5.025.2202182152555=-=⨯+-⨯+=+=∵ B A U U >∴ VD 处于正偏导通状态题1.3 己知在题图1.3中,)(sin 10V t u I ω=,Ω=k R L 1,试对应地画出二极管的电流、电压以及输出电压的波形,并在波形图上标出幅值。

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电流可以忽略。

解:分析:二极管在外加正偏电压时导通,外加反偏电压时截止。

如果忽略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及反向漏电流,则二极管相当于一个理想的开关。

即:正偏时相当于开关“闭合”,截止时相当于开关“断开”。

t u i ωsin 10=(1). 在u i 正半周,二极管正偏而导通,u D =0u O =t u i ωsin 10=(V)i D =tR u L Oωsin 10=(mA)(2). 在u i 负半周,二极管反偏而截止,i D =0 u O =0u D =t u i ωsin 10-=-(V)题 1.4 电路如题图 1.4所示,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UZ=8V ,限流电阻R=Ωk 3,设)(sin 15V t u I ω=,试画出o u 的波形。

解:分析:稳压管的工作是利用二极管在反偏电压较高使二极管击穿时,在一定的工作电流限制下,二极管两端的的电压几乎不变。

其电压值即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 。

而稳压管如果外加正向偏压时,仍处于导通状态。

设稳压管具有理想特性,即反偏电压只有达到稳压电压时,稳压管击穿。

正偏时导通压降为零,则t u i ωsin 15=(V)Uz=8V当≥i u Uz 时,稳压管击穿而处于稳定状态,u O =Uz ;而0<i u <8V 时,稳压管处于反偏而截止,u O =i u ; 当0≤i u 时,稳压管将处于正偏而导通,u O =0。

题1.5 在题图1.5中,已知电源电压V V 10=,Ω=200R ,Ω=k R L 1,稳压管的V U Z 6=,试求∶①稳压管中的电流=Z I ?②当电源电压V升高到12V时,Z I 将变为多少? ③当V仍为10V,但L R 改为Ωk 2时,Z I 将变为多少?解:分析:由稳压管的特性可知,在稳压管处于反向击穿时,流过的电流可以有较大的变化,而其两端电压几乎不变。

(1). ∵V U U Z O 6==∴ 6mA 16===L R R R U I L∵ V U U U Z R 4610=-=-=∴ mAk R U I R R 200.24=== ∴mAI I I L R R Z 14620=-=-=(2). 当U 升高至12V 时, ∵V U U Z O 6==不变,∴ 6mA16===L R R R U I LV U U U Z R 6612=-=-=∴ mA k R U I R R 300.26===∴mAI I I LR R Z 24630=-=-=(3). 当Ω=K R L 2时,3mA 26===L R R R U I L∵ V U 10=∴ mA k R U U I Z R 202.0610=-=-=∴mAI I I LR R Z 17320=-=-=题1.6 测得工作在放大电路中几个半导体三极管三个电极电位1U 、2U 、3U 分别为下列各组数值,试判断它们是NPN型还是PNP型?是硅管还是锗管?并确定e 、b 、c 。

① V U 5.31=,V U 8.22=,V U 123=; ② V U 31=,V U 8.22=,V U 123=; ③ V U 61=,V U 3.112=,V U 123=; ④ V U 61=,V U 8.112=,V U 123=解:分析:工作在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应满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条件。

且有PN 节正偏特性可知,其正偏结电压不会太大。

硅管的5.0=BE U ~V 0.7,锗管的1.0=BE U ~V 0.3。

所以首先找出电位差在0.1~0.3V 或0.5~0.7V 的两个电极,则其中必定一个为发射极,一个为基极,另一个电位相差较大的必定为集电极。

由PN 结反偏特性可知,若集电极电位最高,则该管必定为NPN 型三极管;若集电极电位最低,则该管必定为PNP 型三极管。

若为NPN 型三极管,则发射极电位必定为最低电位;若为PNP 型三极管,则发射极电位必定为最高电位。

由此即可确定发射极。

电位值处于中间的一个电极必定为基极。

由此可知:(1). ,5.31V U = V U 8.22=, V U 123=,结论:硅NPN 型三极管(V U U U 7.08.25.32112=-=-=)b U →1, e U →2,c U →3(2).,31VU=VU8.22=, VU123=,结论:锗NPN型三极管(VUUU2.08.232112=-=-=)b U→1,eU→2,cU→3(3).,61VU=VU3.112=,VU123=结论:硅PNP型三极管(VUUU7.0123.113223-=-=-=)c U→1,bU→2,eU→3(4).,61VU=VU8.112=,VU123=结论:锗PNP型三极管(VUUU2.0128.113223-=-=-=)c U→1,bU→2,eU→3题1.7 测得某电路中几个三极管的各极电位如题图1.7所示,试判断各三极管分别工作在放大区、截止区还是饱和区。

解:分析:根据不同的偏置特征,三机管将工作在不同的区域: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饱和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或者零偏;截止区:发射结反偏或偏压小于开启电压,集电结反偏。

如以NPN型三极管为例,其偏压方式与工作状态的关系如图所示:对图(a),NPN型三极管∵7.0>=VUBE,3.457.0<-=-=BCU∴工作在放大区;图(b),NPN管,10122<-=-=VUBE,01212=-=BC U ,∴ 工作在截止区图(c ),NPN 管,07.0)6(3.5>=---=V U BE , 03.503.5<-=--=BC U∴ 工作在放大区;图(d ),NPN 管,075.01075.10>=-=V U BE ,045.03.1075.10>=-=BC U∴ 工作在饱和区;图(e ),PNP 管,03.003.0>=-=V U BE , 03.5)5(3.0>=--=BC U∴ 工作在截止区图(f ),PNP 管,,03.057.4<-=-=V U BE 07.47.4=-=BC U∴ 工作在饱和区图(g ),PNP 管,03.0)1(3.1<-=---=V U BE ,07.8)10(3.1>=---=BC U∴ 工作在放大区;图(h ),PNP 管, 03.0127.11<-=-=V U BE07.387.11>=-=BC U∴ 工作在放大区;题1.8 已知题图1.8 (a)—(f)中各三极管的β均为50,V U BE 7.0=,试分别估算各电路中三极管的C I 和CE U ,判断它们各自工作在哪个区(放大区,截止区或饱和区),并将各管子的工作点分别画在题图1.8(g)的输出特性曲线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