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笠翁对韵 教案

笠翁对韵 教案

《笠翁对韵:一东》教学设计
作品解析:
《笠翁对韵》主体课文——“一东”的第一小节,由十组对仗、八个韵脚组成。

十组对仗分别是一字对“天对地”、“雨对风”,二字对“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日下对天中”,三字对“雷隐隐,雾蒙蒙”,五字对“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七字对“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一字对“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这些对仗所涉及的内容包含了天文、地理、方位、心理感受、季节、人物、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信息量丰富。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如:“曜”、“飒”、“戍”、“朔”等字。

2.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3. 能初步了解对仗的概念,抓住“字数相同”和对仗的词语“类别相似”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能初步了解对仗的概念,抓住这类国学经典的朗读特点,同时让学生初步具有自学这类文章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对韵的形式他们比较熟悉,在北师版语文书中有“对韵歌”,因此,在朗读的节奏上孩子们容易掌握。

加之押韵的词句朗读时琅琅上口,所以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样的内容。

关于内容的理解方面,孩子们基本能通过猜、看、查字典等方式进行初步的了解,只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他们就能较正确的理解和记忆了。

因此,背诵起来也比较容易。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对韵歌”,齐读。

2.引入:现在,我再给大家介绍一本与《声律启蒙》齐名的,专讲“对韵歌”的书。

这本书是由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李渔所著,因李渔号“笠翁”,所以这本书取名《笠翁对韵》,齐读书名。

3.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笠翁对韵》中的“一东”这篇国学经典的第一部分。

二、学习课文
1.小声读课文3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

(出示课文)
2.检查:开火车,请一个小组的孩子每个人读一行。

发现字音不正确的情况立即纠正(教师提示、小老师教)
3.齐读全文,读准字音。

4.为了读得更有趣,节奏感更强,老师给你们金钥匙(出示有小斜线的课文),这些斜线就代表停顿,请你把它标注在你的单子上,然后试着读一下吧!个别读,齐读。

(引导学生读出停顿)
5.为什么读得这么琅琅上口?(出示PPT,韵脚标红)观察句末的红字,你发现了什么?——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揭示知识点——这就是“押韵”。

还有押韵eng。

真是会发现的孩子,老师奖励你们再读一遍课文吧,注意,读准这些押韵的字,同时不要忘了停顿,读出节奏。

6.再观察课文,找出反复出现的一个字——“对”。

看“对”字前后的字,字数有什么特点?——相等。

(板书:字数相等)
老师要告诉你们,像“天对地,雨对风”这样一个字的对子,叫“一字对”,读一读一字对吧。

找出“二字对”,读一读。

像这样,没有“对”字,但字数相同的也是对子,你还能找出几字对?(学生自主找出“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并读一读)
分组赛读:请四人组齐读。

看清楚,读准确。

孩子们读得真好。

7.现在就让我们细细地去品读课文,理解它的意思吧。

逐句理解(PPT出示语句),找出对应的字词“类别相似”的特点,讲解“对仗”。

如:“赤日”、“苍穹”,都跟天有关,“山花”、“海树”都与植物有关。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结合语句中包含的传说和故事讲解。

(针对“七字对”断句的难点和“参”、“曜”、“斗”读音较难,增加朗读次数,达到通顺、流利。


8.小结:通过我们的观察和思考,我们知道了“对韵”的两个个基本特点:押韵和对仗。

齐读全文。

9.我们已经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接下来就来挑战背诵吧!(PPT出示“挑战一:我会背”)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10.根据我们掌握的“对韵”的两个知识,你敢继续挑战自己来对对子吗?(PPT 出示“挑战二:我会对”),在纸单上连线、汇报。

孩子们真厉害,其实你们刚才连出来的就是《一东》的第二部分,读一读吧。

11.总结
孩子们,学到这里,我们初步了解了对韵有两个特点,分别是“押韵”和“对仗”。

其实在《笠翁对韵》中还有很多韵文值得我们去潜心品味,去感受对韵和对仗的神奇!下来之后,同学们可以用我们今天课堂上的方法去品读《笠翁对韵》这本书,也欢迎同学们来找我讨论,好吗?
板书设计:
《笠翁对韵》一东
押韵:ong
对仗:字数相同、类型相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