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缺水情况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有20个。
在最缺水的国家中,马耳他年人均可用水量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程度位居缺水国家之首。
以联合国的假设为基础的人口预测来看,到2050年,利比亚将位居缺水国家之首(它在1995年是第四大缺水国),年人均可用水量仅有31立方米。
届时,人口增长速度不那么快的马耳他将变成第四大缺水国,全国人均可用水量将为68立方米。
新加坡和波斯湾各国列世界最缺水前10名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和地区,在水源方面却是最匮乏的。
《联合国世界水源开发报告》说,最缺水的10个国家和地区,是新加坡和油产丰富的波斯湾国家。
至于水源最丰富的地方,主要是北方人烟稀少或热带的贫穷国家和地区。
水源最丰富的十大国家和地区及可循环水资源(单位为每人每年/立方米)的排名,依次如下:格陵兰(1076万7857)、阿拉斯加(156万3168)、法属圭亚那(81万2121)、冰岛(60万9319)、圭亚那(31万6689)、苏里南(29万2566)、刚果民主共和国(27万5679)、巴布亚新几内亚(16万6563)、加蓬(13万3333)和所罗门群岛(10万)。
最缺水的10个国家和地区,从第171至180的排名如下:新加坡(149)、马耳他(129)、沙地阿拉伯(118)、利比亚(113)、马尔代夫(103)、卡塔尔(94)、巴哈马(66)、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8)卡萨地带(52),以及科威特(10)。
最佳答案-由提问者2006-10-23 13:34:44选出--土地干涸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加速发展之中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世界上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
再过30年缺水国将达40~52个,缺水人口将增加8倍多,达28亿至33亿。
淡水严重缺少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基本生存。
在邻接撒哈拉沙漠南部干旱的国家,因为缺水,农田荒废,几千万人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每年约有20万人饿死。
目前发展中国家至少3/4的农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常年不能获得安全卫生的饮用水,17亿人没有足够的饮用水。
有的国家已经靠买水过日子。
德国从瑞士买水,美国从加拿大买水,阿尔及利亚也从其它国家进口水。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2000万立方米。
精明的日本只要化100多吨水就可换得1吨石油。
在世界现有总水量中,海水约占97%,淡水储量只占2.53%。
在地球的淡水中,深层地下水、两极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积雪和永久性冻土底共占淡水总量的97.01%以上;而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湖泊、河流、浅层地下水等淡水量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2.99%,约为104.6万亿立方米。
鉴于深层地下水、两极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积雪等大量淡水目前尚难开发利用,不少国家或地区出现了淡水资源不足和告急。
早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每年的淡水消耗量就达到31万亿吨左右。
据联合国1986年公布的数据:世界四个最大用水国分别是:美国,苏联,印度和中国。
它们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左右,灌溉土地面积占全球的70%,用水量占全球用水量的45%以上。
美国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是四国中最高的,几乎是苏联的2倍,中国和印度的5倍多。
在四个国家中。
美国的工业及发电用水量也是最高的,约占用水总量的54%,苏联占45%,中国占5%,而印度仅占3%。
就灌溉用水来说,印度则为四国之首,它占用水总量的96%,中国占93%,苏联占51%,美国只占33%。
然而,这四个最大的用水国都面临着淡水量日趋匮乏的严重问题。
--《科技之光》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的47/193号决议设立了世界水日。
这是提醒公众重视水资源问题的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可以意识到:向人们提供纯净饮用水的切实努力和世界范围内对于水问题的认识提高,能够帮助我们在水资源问题上,做得更出色。
在2003年12月23日的58/217号决议中,大会宣布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开始,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
每年的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
2005年3月22日是第13个世界水日,主题为"生命之水"。
这一主题是联合国2003年在其第58届大会上确定的。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并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
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
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饮用。
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
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
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同时,水污染也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并危害人类的健康。
联合国的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水危机状况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关专家呼吁,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加强淡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并通过磋商谈判解决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
1981年至1990年,世界首个国际水行动十年计划得以实施。
其间,全世界共有10亿多人获得水供应,近7.7亿人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2003年,联合国第58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主题是"生命之水",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实施。
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的目标是敦促各国更加关注与水相关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合作,以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和《21世纪议程》中与水相关的目标。
联合国大会呼吁联合国各相关机构、专门机构、地区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共同协调行动,利用现有资源和自愿捐款,在十年行动中体现"生命之水"的含义。
宣传口号1、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2、保障饮水安全是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3、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4、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5、浪费和污染水是人类对水资源的最大侵害6、保护河流生态,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7、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8、大力加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9、依法加强饮水水源地保护10、依法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11、推进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水12、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3、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4、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5、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5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
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全国废污水排放量由1980年的315亿吨增加到2002年的631亿吨。
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为缓解严峻的水形势:一是节水优先。
这主要体现在控制需求,创建节水型社会。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发展项目,建立"有多少水办多少事"的理念,杜绝水资源浪费。
同时需要采用良好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积极发展节水的工业、农业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发现并杜绝水的漏泄,包括用水器具及输水管网中的漏泄。
二是治污为本。
这要求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战略应尽快实行调整,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
钱易认为,我国目前还有大量的工业企业仍然是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工业废水处理并不理想,即便实现了达标排放,还是有大量的污染物排入了江河湖泊中,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了河流湖泊自身的环境容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还要增长,污染物也会随着增加。
如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物排放的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会有较大幅度的削减,工业生产也可以做到增产不增污。
三是多渠道开源。
这主要指开发非传统水资源。
钱易指出,为了提高供水能力,过去主要着眼于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即当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当发现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和地表水逐渐枯竭后又想到远距离调水。
远距离调水除了需要十分昂贵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外,还有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困难,同时生态影响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又一重要问题。
现在世界各国纷纷转向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
非传统水资源包括:雨水、再生的污废水、海水、空中水资源。
据介绍,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城市废水利用几乎没有。
而以色列的城市废水利用达到90%,美国的洛杉矶也是利用处理过的城市废水浇灌绿地。
城市废水的再利用不仅减少了污染,还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另外,随着技术进步,海水淡化成本趋低,并且海水可以直接用作工业冷却用水和冲洗用水。
香港很多公用卫生场所的冲洗就是采用海水为了缓解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18章有关水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原则,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17次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自1996年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依次为:我国国家建设部也决定每年6月份的第二周作为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目的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关于《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从而增强人们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