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饮水与健康饮水

安全饮水与健康饮水

安全饮水与健康饮水——试论如何选择喝什么水上科委陆柱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人类和自然界都离不开水。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理念增强和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十分关注。

市场上的饮水品种繁多,除了大量供水的主要渠道自来水以外,例如纯水、软水、矿泉水、电解水、离子水、磁化水、小分子团水等。

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使广大消费者无所适从,无法选择。

那末各类饮水有什么特点?究竟应如何选择饮水?什么是安全饮水?什么是健康饮水?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开展分析和讨论,以供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饮水时参考。

Ⅰ、各种饮水的简要介绍及其特点Ⅰ—1纯水纯水系指水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后如RO反渗透膜处理,得到的不含杂质、细菌的水。

但在去除有毒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市场上有的纯净水、蒸馏水等属于这一类,有相当一部分桶装水也属于这一类;这类水早期用于工业生产中制造高纯度的药品,火力发电厂,电子或微电子厂的制造工艺,他的特点是纯净,安全,但是由于去除了水中大部分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尤其是对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儿童,长时期喝纯水是否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值得关注。

Ⅰ—2 软水软水与硬水的主要区别在于水中矿物质含量多少,软水通常是指水中CaCO3含量<50mg/L。

CaCO3含量在50~150 mg/L一般称为“轻度硬水”,150~350 mg/L称为“中度硬水”,>350 mg/L则称为“高硬水”。

硬水煮沸后会产生矿物质沉淀,硬水洗衣服会消耗较多的洗涤剂,再加上硬水有时和软水相比口感较差。

因此有的人习惯喝软水,但是如长期饮软水也可能产生副作用,那就是因为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有时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和引起提前老化。

Ⅰ—3 电解水水经过电解,从阴极可制得带正电荷的碱性离子水,而在阳极则收集到带负电荷的酸性离子水,前者碱性离子水可帮助防止身体细胞内外液过酸导致的痛风或血酸过高,而对皮肤病患者采用酸性离子水洗涤皮肤则有可能加速治愈皮肤病,帮助伤口修复。

由此可见电解水过去是用作一种医疗用水,一般应在医院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电解水因电解的水源不同,就会制得不同标准的电解水。

由于水源中本身缺乏矿物质通过电解不会增加,如水源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也不会因电解而消失,因此电解水只对一些特定的患病人群适合,并不会带来多少健康因素。

如果没有医生指导,长期饮电解水需十分谨慎。

Ⅰ—4 小分子团水图1 核磁共振(NMR)半高幅宽示意图由上表1可见,天然饮水水样,其17O-NMR半高幅宽一般都较低,在70—90HZ范围内。

Ⅰ—5 矿泉水矿泉水一般可分成“天然矿泉水”与“人工矿泉水”,凡直接从地下涌出未经过人类加工如过滤,净化的水是“天然矿泉水”,而如果采用人工抽取的地下水,经过灭菌添加矿物质等人工处理的则是“人工矿泉水”。

对于天然矿泉水国际上的标准是很严格的:1.出水口的高度,海拔50~2500公尺为泉水,>2500公尺的才是矿泉水。

2.水源方圆10公里内不能有引起水质污染的因素存在。

3.泉水必须自然涌出,经过其它岩层过滤,经分析证明含有丰富的天然矿物质。

4.须在产地直接灌装和包装,封罐最好在24小时内完成,以保持无菌,无污染。

5.水质经10年左右不断检测分析,以确定其中矿物质含量并获得国际水质协会证实其稳定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矿泉水要求的条件则是:1)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内分泌干扰物等,2)含有适量的矿物质,3)硬度适中,4)pH值为弱碱性。

我国卫生部门对矿泉水也有严格的国家标准:1.天然矿泉水除水源产地必须符合环境评估要求并就地设厂封装。

2.水源纯净不得含有重金属有害菌种、污染物。

3.水样中必须含有Zn、Li、Se、Sr、溴化物、偏硅酸、游离CO2、TDS、硫化物9项标准至少一项以上达到标准。

由于全球和我国对矿泉水有严格的标准,管理较规范,尤其是天然矿泉水以其天然、纯净、含矿物质等特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将饮天然矿泉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时尚。

由以上各类水的简介及特点的分析讨论可以得出:1.各种水有它各自的特点,而且各有所长,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

例如纯净水的纯净,矿泉水富含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磁化水能产生易被吸收的小分子团水等就是它们各自具备的一些优点,但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例如纯净水缺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电解水仅适合特定患病人群等。

2. 目前有的水只是集中了一些个别1—2项优点,但还缺乏整合成既安全又健康的饮水,因而如何将各自的优点集中起来,整合起来成为更加安全,健康的水和更加完美的优质好水是今后要求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Ⅱ.安全饮水与健康饮水Ⅱ—1.安全饮水过去长期以来认为“水只要煮沸就能喝,就是安全的水”,这一传统概念已经过时,即使对于经过处理的自来水煮沸后,也只能杀灭水中的细菌和去除部分挥发性的杂质,而不能去除水中非挥发性的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有的致癌,致畸与致突变物质,而这些物质恰恰是对人体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密切相关和影响很大的。

那么什么是安全的饮水呢?20世纪70年代,WHO制定了饮水的国际准则,规定了饮水的水质组分以及各种物质的最高允许含量以及相应的细菌,微生物等卫生标准,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人们饮水的卫生与安全。

进入20世纪90年代WHO又从八个方面对饮水水质准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包括细菌等指标5项,无机成分19项,有机成分30项,农药指标37项,消毒剂及其副产物指标30项,可能影响饮用者可接受性物质32项,不影响健康的化学物质2项以及放射性物质2项共计157项,由此可见WHO饮水卫生应包括在饮水安全的内涵之中,确保饮水安全应体现在符合以上各种水质指标,但首先要求在细菌学指标等方面达到卫生要求,以及在去除水中的农药,内分泌干扰物,消毒剂及其副产物以及放射性等水中有毒有害物质。

我国国内的情况,直至2006年实施的饮用水国家卫生标准GB-5749-85是1985年颁布和实施的,只涵盖了35项指标。

虽然在2001年由卫生部发布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增加了农药等指标,2003年建设部发布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但与国外饮水标准仍有一定差距。

好在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即将发布实施。

其主要修改和补充是将水质检验项目由原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改了8项。

其中:1.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加至6项,增加了粪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等4项,修订了总大肠菌群。

2.饮水消毒剂由1项增加至4项,增加了氯气、氯胺、臭氧、二氧化氯等指标。

3.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原10项增加至21项,有机化合物由原5项增加至53项。

4.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加至20项。

5.放射性指标仍2项,修订了总α放射性指标。

现举几个例子说明新增的项目例1.常规检验项目中增加了铝的指标要求<0.2mg/L。

这是针对我国不少自来水厂采用的混凝剂大多为铝的化合物如Al2(SO4)3、PAC等,且水中铝含量高可能与老年痴呆症有关。

例2.常规检验项目中增加了耗氧量CODMn的指标要求<3mg/L。

主要考虑到我国水质污染中不少地区水体,有机污染物污染是主要矛盾。

因此反映水中有机物的指标必须控制。

例3.非常规检验项目中增加了微囊藻毒素LR,要求<0.001mg/L。

主要考虑到我国水体有的藻类繁殖较为普遍尤其是夏天,一旦生成微囊藻毒素毒性较大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和危害。

例4.非常规检验项目中有机农药指标如滴滴涕、666、有机磷等增加到了近20项。

主要考虑到我国农药用量大、品种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毒性大,有的可能导致癌症,有的属于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生殖健康等易造成不良影响。

Ⅱ—2.健康饮水饮水的首要关键是安全。

人体需要的首要是安全饮水,因为如果没有安全也谈不上健康,但是安全饮水并不一定就达到健康饮水的要求,也就是在安全饮水基础上,也必须同时考虑健康饮水。

其中有一定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医学博士Dr.Martin Fox提出的健康饮水的要求:①水中要含有一定的硬度,理想的是170 mg/L左右。

②饮水中要有一定量的总溶解性固体。

即理想的TDS是300 mg/L左右。

③饮水的pH值应呈弱碱性。

即饮水pH值在7.0以上。

因此综合以安全饮水与健康饮水的讨论,既安全又健康的水是否应该将两个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完美的安全健康水应符合下列条件,参照W吀???剔?????HO在《生活饮用水质准则》中提出了理想的健康饮水应具有下列七大特征:1. 饮水达到卫生与安全的水质标准。

2. 饮水中不含细菌、有毒有害物质和异味,没有污染。

3. 饮水中含有一定量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硬度适中。

4. 饮水的pH值呈弱碱性。

5. 饮水尽可能为小分子团水,水的营养生理功能强。

6.水中溶解氧适度,CO2含量适中。

7. 饮水口感甘甜爽口好喝。

Ⅲ.重视饮水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功能与作用地球上已知的矿物质与约有90多种,而人体内存在的矿物质约60种左右。

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共有16种,这些矿物质在人类生命的维系上以及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类必须的五大营养组分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中其它四种都是有机物,只有矿物质属于无机物,它本身没有热量,但具有一个重要功能——它能使酶顺畅地产生化学反应,催化体内的各种细胞正常的运作。

而没有矿物质就可能使人身体不适而产生病变,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矿物质可根据人体的需求量的多少而分成:1.常量矿物质(Macromineral)指每天需量>100mg 的如Ca、P、Na、K、Cl、Mg、S等。

2.微量矿物质(Micromineral)指每天摄取量<100mg的如Fe、Cu、Zn、Mn、Sn、Si、F等3.超微量矿物质(Ultracemineral)系指每日需量以μg计量如Se、V、Ni、Cr、I、Co、Mo等。

其上微量矿物质和超微量矿物质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当矿物质缺乏对人体健康将产生全面的不良影响如下表所示:表2 矿物质缺乏对人体的可能影响1.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2.无法吸收养分和排泄毒素3.细胞无法正常分裂,产生早衰老化现象4.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5.体内电解质和pH值无法平衡6.缺乏任一种矿物质,会影响其它矿物质的吸收7.中枢神经无法正确传导,影响精力,脑力及情绪的平衡8. 影响横纹肌收缩功能,导致动作迟缓或偏差9.影响心肌收缩功能,导致心脑血管收缩10.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引起各类疾病矿物质在我们人体内是相互作用的,所有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维持的平衡状态,它们之间可能处于协调状态,也可能处于互相对抗和排斥状态,那就是要看矿物质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干扰。

在补充矿物质时不能只考虑单一的元素,而应全盘统筹考虑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适当比例如下图所示:如上图所示,医学研究也显示,Cd会干扰Cu的吸收和利用,但Cu也能降低Cd的毒性,Zn会干扰Cu 和Ca的吸收,降低Fe的应用效能,又如大量的Ca与Mg会降低Mn的回收,过量的Mn则会干扰Fe的吸收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