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腔镜下肺泡切除术

胸腔镜下肺泡切除术


• 术前护理措施: • 1、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雾化吸入治疗稀释痰液。 • 2、叩击病人背部,协助有效咳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尽量避 免爆发性咳嗽、剧烈咳嗽或用力屏气,因咳嗽或用力屏气时肺内 压力增高致肺大泡破裂。 • 3、患者无力咳嗽时可给予机械辅助吸痰。
• 一般护理: • 1、患者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 • 2、给与高热量半流质饮食,鼓励少量多餐,多饮水,多吃水果。 高蛋白高热量饮。术前禁食。 • 3、加强口腔护理。 •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禁烟。 • 心理护理:焦虑恐惧
胸腔镜下肺泡切除术
中医院外二科
定义
• 肺大泡指多继发肺炎或脓肿等,因炎性病变,造成小气管腔部分 阻塞,产生阀门作用,空气易进难排,肺泡内压力增高,致肺泡 间隔逐渐破裂,从而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
• 肺大泡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肺部疾病,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是唯一的治疗措施。
• 常见的并发症: • 自发性气胸 ---• 继发感染
• 每日更换胸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胸瓶时,用2把止血钳 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漏气或引流液反流。 •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定时巡视患者,观察胸管有无脱落。 • •
• 营养支持:
• 做好饮食指导,及时合理安排患者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维 生素,满足机体代谢与创伤修复的需要,一般术后清醒6小时可 以进餐,先从流质——半流——普食逐渐过渡。
• 4、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术后留置单胸管或上下 双胸管,对于留置双胸管患者,上胸管应接负压引流水封瓶,保 持胸腔闭式引流的密闭性,下胸管接闭式引流袋。持引流管通畅, 注意引流管内水柱波动情况,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滑 脱,定时挤压引流管,以免管口堵塞。更换体位时注意防止引流 管的牵拉,滑脱。密切观察引流量并记录。
• 3、保持引流管通畅水封瓶内水柱随吸气下降,呼气上升,胸腔 内气体多时,压力高,管内连续有大量气体逸出,,胸腔内气体 少时,压力小,气泡排出少或咳嗽时才会有气体排出,表示引流 管通畅,每小时挤压引流管,避免检查引流管有无脱节,保持通 畅。 •
• 术后护理: • 1、常规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为2---4升/分,观察病人呼吸的频 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吸氧管的通畅。 • 2、每2——4小时协助翻身拍背,必要时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 以免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 3、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给予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同 时观察有无气胸、气促、气管移位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医生并协助处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康复指导: • 。手术后还要注意: • 1,首先要戒烟酒,注意休息,适当的运动 • 2、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果是做的胸腔镜微创手术,一般已经 可以恢复正常工作,排除重体力劳动。 • 3、平时注意补充营养,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不挑食, 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 • 4,、一般气胸出院后3到6个月不要做牵拉动作,廓胸运动,以 防诱发气胸。 • 5、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 自发性气胸的定义:
• 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 气肿泡自发破裂,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 肺大泡是一种局限性肺气肿。常见症状:
• 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引起,只是在肺大疱 形成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肺大疱继发感染,可引起咳嗽、 咳痰、寒战和发热,严重时出现发绀。
• 肺大泡破裂紧急救治的配合护理
• 肺大泡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病人中,多为急性病程,胸闷、气急、 呼吸困难、紫绀、胸痛。 • 1、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多为缺氧状态,呼吸急促、紫绀等,护士 立即给患者吸氧4——5升/分,取半卧位。 • 2、护士立即做好胸腔闭式引流准备。配合医生完成操作,连接 好引流瓶及引流管并放置于安全位置,快速排出胸膜腔内气体, 以缓解症状,做好适时手术的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