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37-01
【摘要】胸腔镜外科手术是近几年广泛开展的一种手术形式,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疼痛小、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疗效可
靠、时间短、符合美容等优点。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护理
肺大泡是因肺泡内压力升高,使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最后形成巨大的囊泡状改变。
病人常因剧烈咳嗽、屏气或运动使肺内压力骤然升高导致大泡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
本院四月收治了一例肺大泡引起的自发性气胸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
1 病例
男,28岁,2011年4月以自发性气胸收入院,其两个月前也因自发性气胸收入院,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好转出院。
现患者无明显诱因胸闷、胸痛,深呼吸时疼痛加重,胸廓形态尚正常,肋间隙无明显增宽,气管偏向左侧,胸廓挤压征(—),各瓣膜未闻病理性杂音,左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右肺呼吸音减弱,胸片示右侧气胸,肺组织压缩40%。
术中取右第5肋间隙前线,肩胛线第6肋间,腋前线第三肋间小切口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术,术中顺利切除肺大泡,在第8肋间隙腋前线放置引流管,术后3天拔管,10天
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大多数病人心有顾虑,对手术疗效的怀疑和手术本身的恐惧及手术风险大小、治疗费用等疑问,我们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并把既往病例的诸多成功案例告诉病人,使他们了解电视腔镜手术的方法及治愈率,以消除他
们的顾虑。
2.2 术前护理
2.2.1 病人准备。
术前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能量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指导病人进行腹式呼吸,有效地咳嗽训练,掌握有效咳痰方法。
对于自发性气胸病人要加强唇式呼吸训练,术前对痰多粘稠病人给予抗生素和超声雾化吸入,同时禁烟禁酒,改善氧供减少分泌物。
2.2.2 手术室准备。
手术前应仔细检查器械,如设备功能是否完善、数量是否齐备、消毒是否合格,还应注意患者皮肤保护。
(1)器械准备。
摄像系统包括内镜、摄像头,摄像机、转换器、监视器、冷光源和导光纤维束。
电切割系统包括高频电刀、超声刀。
手术器械包括穿刺套管、抓钳、组织分离钳、内镜剪、吸引器头、施夹器、内镜持针器、电凝勾等。
为防止术中发生意外而转开胸,另需准备常规开胸器械以备急用。
(2)手术体位的摆放。
此手术是在全麻下行气管插管,行健侧卧位,麻醉后病人全身松弛,故全身关节处要放软及保护垫,防止拉伤或挤压伤。
(3)消毒隔离。
腔镜器械在使用及消毒过程中容易受损伤,故
手术前应仔细检查手术器械是否有划痕、破裂及未清洗干净的痕迹,并放进戊二醛薰柜进行薰蒸五小时以达到灭菌。
2.3 术中护理
2.3.1 继续心理护理。
巡回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了解术前一日的饮食与睡眠情况,进行必要的查对工作,注意保暖。
2.3.2 协助麻醉师行双腔气管插管。
器械护士提前15分钟上台整理器械并于巡回护士一同清点器械、敷料,协助医师常规皮肤消毒铺巾。
巡回护士正确连接各导管及电刀、超声刀,术中根据需要调整参数,及时记录术中用药,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
术毕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清点用物配合缝合。
2.4 术后护理: 术后三天内回访病人,观察引流管及伤口疼痛情况等,并向病人报告手术成功的消息,以安定情绪加速康复。
同时解释病人提出的护理问题,征求反馈意见,有助提高术中护理效
果。
3 体会
自发性气胸引起的肺大泡的特点是反复发作,对病人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使病人经济上承受巨大的负担。
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疤痕小,手术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术后气胸复发可能性小。
参考文献
[1]熊飞云,全科护理,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病人的护理,〔j〕,2010;8(5c);1375—1376。
[2]刘秋秋、刘益萍,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手术配合,〔m〕,2004;113。
[3]史晋红、刘新风,实用护理杂志,16例胸腔镜下肺大泡
结扎术的护理,〔j〕,1999;15(2)16—17。
[4]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2006(5)726—727;777。
作者单位: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