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角型轴承箱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槽工艺装备设计班级:汽车08-1*名:***学号:**************:***完成日期:2011.6.26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角型轴承箱机械加工艺规程及铣槽工艺装备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所加工的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4.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
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机床夹具设计全部内容。
(约5000-8000字)1份四、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绘制零件图。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所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21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设计方案,图纸表达,说明书撰写,答辩表现。
综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并设计工序30—粗铣两槽。
本夹具将用于X6140立式升降台铣床,采用刀具为套装式直齿三面刃铣刀,对两个小平面加工课程设计是每个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对我们所学专业的一个综合测试,也是对我们大学生做的一次具体的、重要的考验。
此设计密切结合高等学校的办学宗旨。
已检测我们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
同时在课程设计中与同学互相帮助,一起去图书馆查阅课程设计中需要得一些相关资料,共同探讨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加强了与老师的知识探讨.关键字:角型轴承箱夹具设计定位夹紧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mity assurance process,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need to design special fixtures。
And,design process60—rough two small planes This fixture will be used to X6140 vertical milling machine, using the tool to suit style blade cutter with straight teeth on three sides, two small planes on course design process is that each university must be completed before graduation, a teaching, is that we profession of a comprehensive test, but also for our students to do a specific, important test. This design closely with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mission. Have been detected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practice mastery of the knowledge and use levels. While in the course design and students help each other, go to the library access to curriculum design needs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discuss problems in course design, reflecting the cohes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strengthen discussed with the teacher's knowledge.Keywords:Angle bearing box Fixture design Locate Clamping目录1零件的工艺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及功用分析 (1)1.2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及毛胚种类和制造方法 (1)1.3主要加工表面及要求 (2)1.4拟定工艺路线 (3)1.4.1选择定位基准 (3)1.4.2工序顺序的安排 (3)1.5加工余量的确定以及毛胚尺寸的安排 (5)1.6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7)2角型轴承箱夹具设计 (7)2.1工序的工艺分析 (7)2.2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选择与设计 (7)2.2.1定位方案的选择 (7)2.2.2夹紧装置的选择与设计 (9)2.2.3定位误差的计算 (11)3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1)3.1.1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11)3.1.2夹具设计精度的设计原则 (12)3.1.3夹紧力误差 (12)3.1.4夹紧力选择 (12)4总结 (13)5参考文献 (14)1. 零件的工艺分析1.1 零件的作用及工艺分析(一) 零件的作用角形轴承箱是用夹固定在轴承的箱体,通过固定轴承来实现轴承的正常运转槽50h11与端面100h11为配合表面有较高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140h11为内圆较高的定位基准Φ180H7孔为轴承配合表面有较高的精度。
(二)零件工艺分析该零件是箱体类零件,形状不规则,加工面大,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精度要求均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参阅附图零件图- )(1)T1、T2两表面对Φ180H7孔轴线垂直度摆差不大于0.1mm及圆度,主要保证轴承能正确的安装在该箱体上,角形轴承箱利用自行的50h11的凹槽进行定位,因此要T3、T4的精度及槽的定位精度为0.4mm。
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气孔等铸造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刚度,在外力的作用下,不致于发生意外事故。
设计夹具时要注意该事项。
由Φ180h7的孔是一比较重要的孔,也是以后机床加工工序的主要定位基准,因此孔的工序是比较重要的,要在夹具设计中考虑,保证达到该孔的精度、粗糙度、与端面的垂直度的要求,主要是确定装夹基准和夹紧块位置。
1.2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及毛胚种类和制造方法(1)由老师给的任务以及零件本身的质量用途分析,角型轴承箱的制造为大批量生产。
(2)毛胚的材料在产品设计时已经确定,此零件的毛胚材料为HT150. 根据材料的工艺性能、毛胚的尺寸行状和精度要求、零件的生产纲领以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可能性基础上,选择毛胚的种类为铸件毛胚。
1.3 主要加工表面及要求1.孔径为φ180H7的孔, 在φ90孔处倒1×45°,表面粗糙度为1.6。
2.角形轴承箱的两大端面,表面粗糙度为6.3,保证两大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00h11。
3.角形轴承箱两垂直面,表面粗糙度为12.5,垂直度为0.10,保证端面到孔中心距离为148mm。
4.角形轴承箱的两个槽,表面粗糙度为6.3, 垂直度为0.10,并且要完全保证槽底面到孔中心距离为70h11,槽宽为50H11,并保证槽两个侧面的粗糙度为6.3。
5.角形轴承箱两端面上的五个孔的表面粗糙度为12.5,并且保证另一个孔的表面粗糙度为3.2,六个小孔均匀分布在φ220mm的圆周上,孔径为φ130+0。
3mm。
6.角形轴承箱两槽上的两个大孔,表面粗糙度为12.5,两孔的中心线到槽底面的距离为310 mm,孔径为φ25mm。
7.角形轴承箱的两个小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2.5,保证其到角形轴承箱垂直面的距离为58mm,并保证小面的水平距离为75mm。
1.4 拟定工艺路线1.4.1选择定位基准为使所选的定位基准能保证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顺利进行,通常应先考虑如何选择精基准来加工各个表面,然后考虑如何选择粗基准把精基准表面先加工出来。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便于装夹原则。
在本设计中我们选择底面为精基准。
1.4.2工序顺序的安排在安排工序顺序时,不仅要考虑机械加工工序,还应考虑热处理工序和辅助工序。
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先基准后其他、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
经设计分析,初步制定出加工工序:1.5加工余量的确定以及毛胚尺寸的确定角型轴承箱,零件为HT200,大批量加工,铸造毛胚。
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家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如下:1.6工序的集中与分散该零件选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锥齿轮座的加工工序。
该锥齿轮座的生产类型是大批生产,可以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
2.角形轴承箱的专用夹具设计2.1工序的工艺分析零件为角形轴承箱,材料为HT200。
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该零件工艺规程见工艺卡。
现要求设计工序号为30的铣槽的夹具。
零件的加工要求为:角形轴承箱的两个槽,表面粗糙度为 6.3, 垂直度为0.10,并保证槽底面到孔中心距离为140h11,槽宽为50H11,并保证槽两个侧面的粗糙度为6.3。
2.2定位方案及定位夹紧元件选择和设计2.2.1定位方案的选择1.根据工序加工要求,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方案如下:以底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3个自由度(X,Y方向转动、 Z方向的移动),φ180孔处的短心轴限制2个自由度(X,Y方向移动),左边的挡销限制一个自由度(Z方向的转动)。
按照基准重合以及精基准的原则,X,Z方向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以避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
2.定位元件设计本工序采用底面和短心轴作为主要定位元件。
如夹具总装图所示这样能较容易、较稳定地保证加工精度。
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与刀具的位置由夹具保证,基本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因而能较容易、教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